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

考古   文化   北魏   文物   佛教  
财经网 2023-10-23财经热点
邺城佛造像是东西文明交流、南北民族融合的有力佐证,其造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堪称“承上启下”,既继承北魏以来的传统,又开启隋唐以后的新局。……

丝绸之路绵延数千年,连接东西方,以工具载路,交融文化。 两千多年来,沿着丝绸之路古老的驼铃航线和商船航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交融交融,留下了无数见证东西方交流互鉴的遗迹。沿着它分散。 值此“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新社《东西问》今日推出“丝路评鉴”系列,探寻丝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足迹来自文物收藏。

中新网邯郸10月22日电:为什么说北魏谭副雕像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见证者?

——独家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叶城考古队队长何立群

中新社记者 牛琳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

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是“三国故里、六朝古都”。 历史上诞生了许多著名的高僧和佛教领袖。 2012年,这里发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大的佛像埋葬坑。 一次性出土的佛像数量、质量、材质均居中国第一,为世界罕见。

这些佛像堪称“中国佛教造像史的半壁江山”。 修复后的部分现收藏于叶城考古博物馆。 谭氏雕像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相关造像风格如何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又如何见证了“中国佛都”的文化融合? 中新网《东西问》近日独家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叶城考古队队长何立群,揭秘沿线文明交流往事丝绸之路。

访谈实录总结如下:

中新社记者:叶城佛像是如何发现的? 为什么会被埋在邺城地下呢?

何立群:临漳古称“冶”。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 邺城虽是乱世建都,但却是建都规划的发祥地、建安文学的发祥地、佛教传播的复兴之地、多元文化的碰撞地。 在政治制度、城市建设、文学艺术、宗教传播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据文献记载,叶城是佛教东传的重镇之一。 邺夏佛教始兴于十六国时期,北朝时期达到鼎盛。 后赵时期,西域高僧佛图成在中原北部弘扬佛教,深受后赵皇室的尊重。 公元534年,东魏迁都邺城,洛阳城的僧尼全部迁至邺城。 北齐时期,邺夏佛教盛行并达到鼎盛。

2012年春节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的叶城考古队抢救并发掘了一处埋藏的古墓。临漳县叶城遗址东部坑遗址佛像。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

何立群在叶城遗址东郭区佛像埋坑遗址进行现场发掘。叶城考古队供图

墓坑位于临漳县西文乡北五庄北部,漳河南堤北侧河滩内。 坑口位于流沙层下方。 它是一个不规则的方形土坑,专门用于埋葬佛像。 边长约3.3米。 深约1.5米。 此地点位于已知的东魏北齐都城邺城遗址东墙以东约3公里处,推测在东魏北齐邺城外城墙内。

此次发掘正值春节,历时16天。 共出土佛像2895件(件),出土佛像残片约3000件。 经过整理研究发现,出土的造像大部分是用白石制成的,也有少数是用青石或其他石头制成的。 有铭文的造像约300尊,主要为东魏、北齐时期的造像,也有少量北魏、唐时期的造像。

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

叶城遗址东郭区佛像埋葬坑发掘现场。叶城考古队供图

公元四世纪十六国后赵时期,邺城佛教十分发达。 公元6世纪中叶的东魏、北齐时期达到鼎盛,成为中原北部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 同时,从现有证据来看,邺城遗址出土的佛像普遍经历了北周武帝的“立德之难”,后来被修复并继续在隋代使用。 。 然而,在唐代的一次政治运动之后,这些雕像又被损坏,然后埋葬在这里,直到一千多年后才被重新发现。

由于对出土佛像表面进行封色、用黄金加固、将碎片拼接起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这些佛像的修复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中新社记者:这些精美的佛像为何能被称为“中国佛教造像史的半壁江山”? 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什么?

何立群:叶城佛像的发现是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具有重大的学术、艺术和历史价值。

这批造像数量达到2895尊(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前出土佛像数量最多的一次。 该墓坑地层清晰,造像年代特征显着,为探索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法劫和佛像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尤其是出土的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代表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一个高峰。 多为背屏造像,也有个别圆佛、菩萨像。 主要题材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弥勒、释迦、禅定太子、观世音菩萨、双菩萨等造像,大多有保存完好的彩绘、鎏金痕迹,充分展现了叶城作为佛教中心的历史地位以及北朝后期中原北部的佛教艺术。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

叶城遗址东郭区佛像埋葬坑出土佛头。叶城考古队供图

这批造像横跨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 铭文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时期。 时代相连,造像特征明显。 以邺城为中心的中原北部佛教造像的类型和题材,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佛教造像提供了可靠的标本,对于研究北朝佛教造像的发展演变史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北方。

中新网记者:作为邺城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北魏谭副像是怎样的文物? 为什么它有这么高的地位?

何立群:“谭甫造释迦牟尼像”残高1.28米,主像高77.7厘米。 青石砌成,为一佛二菩萨屏风造像,全身彩绘鎏金。 它由数十块碎片组成,是叶城地区出土最早的北魏造像之一,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尊。

主佛释迦牟尼身穿齐肩袈裟,立于莲花座上。 侍者菩萨立于莲花座上,由壮士和护法狮子支撑,具有鲜明的异国特色。 雕像背面的雕刻也非常精致。 下部有铭文,字体为典型的魏碑风格,记载了造像的背景和祈求国家和人民平安昌盛的祈愿。 线条的上半部分刻有沙克提大帝、梵天王、难陀和瓦难陀龙王、吉乐天等守护神。还有许多供养者的图像,包括雕像制作者的父母、副谭、谭副官的妻儿等。 身着世俗服饰的施主,身着鲜卑服饰,交领、窄袖、垂裙,头戴皂帽。 可以推测,这尊雕像是北魏孝文帝实施太和变法前后雕刻的,仿效南朝全面推行汉化改革。

结合主像体形、袈裟式样、雕刻技法、背屏菩萨、飞天、弥勒讲经形象、施主服饰、装饰图案等因素,进行比较5世纪中叶北魏石窟、墓葬出土的资料,可以证实雕刻年代。 应该是公元5世纪下半叶北魏黄兴年间至太和年间。

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

叶城遗址东郭区出土北魏谭副像。叶城考古队供图

谭甫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色彩绚丽,形象题材多样,誓言铭文丰富,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 它们是研究北魏中后期佛教崇拜观念、形象风格、造型艺术乃至古代建筑和装饰的重要资料。 探讨公元5世纪中后期中原北部地区佛教造像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

北魏檀像背屏及后立面。叶城考古队供图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北魏的檀像有犍陀罗的遗风? 北魏与当时的犍陀罗艺术有何联系?

何立群:古代犍陀罗王国现在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一部分。 它曾经是古印度十六个王国之一。 犍陀罗地区是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交通站之一。 犍陀罗造像风格自十六国以来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大陆。 北魏时期在中原北部地区广泛流传。 北魏后期开凿的云冈石窟昙曜五窟和平城鹿野园石窟的造像,都具有浓厚的犍陀罗造像因素。 谭副像主人体质强健,肩膀细腰,身穿覆肩袈裟,右手佩戴无畏印。 与云冈第20窟左壁立佛的体态、袈裟式样如出一辙,具有明显的特征。 犍陀罗艺术的特点。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

云冈第20窟主造像及左壁立佛杜飞宝摄

谭甫的造像内容丰富、题材丰富。 佛像主人谭福,法前县(今山东聊城)人。 属时相州阳平郡,邺夏人。 主雕像的风格继承了古代河北地区的传统。 弥勒佛和护法神具有浓郁的西域和河西佛教元素。 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和印度古代宝塔、殿堂的特点,供养者的服饰体现了北方鲜卑游牧民族的特色。

可见,谭甫造像的整体风格是北魏统一中原北部地区,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后出现的,融东西方于一体的造像风格。文化因素。 主尊犍陀罗特色、菩萨的河西地域风格、弥勒菩萨兜率天宫法图的龟兹文化因素等,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这些造像既有犍陀罗的遗风,又有传入中国北方后本土化创新的痕迹。 它们充分体现了公元五世纪中后期东西方文明交流、南北民族融合、多种文化碰撞的特点。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叶城的佛像是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繁荣的见证?

何立群:叶城地处南北交通大动脉。 历史上,它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特别是东汉以来,越来越多的匈奴、鲜卑、阶、氐、羌等少数民族迁徙到邺城。 他们形成了叶城汉族与少数民族大规模、深远的互动。 伟大的融合。 邺城成为当时文化碰撞和民族融合的交汇点,也是公元3世纪至6世纪中原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叶城的佛像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南北民族融合的有力证据。 他们的雕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承前启后”。 它既继承了北魏以来的传统,又开辟了隋唐以后的新局面。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

叶城遗址东郭区出土北魏坐佛三尊。叶城考古队供图

邺城北魏中后期造像,是平城佛教迅速发展,公元5世纪中叶云冈模式形成后,东西方文化因素融合而形成的造像风格。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效仿南朝,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南朝士大夫服饰中“袈裟袈裟”式的佛袍和“精骨清像”式的服饰十分流行。 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 一个典型的例子。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

叶城遗址东郭区出土北魏张雄制作的观世音像。叶城考古队供图

公元550年,北齐建立后,由于统治阶级对鲜卑、西胡的政治倾向,邺城的造像改变了从北魏到东魏盛行的汉化传统,大量印度笈多王朝流行的齐肩、右分款式出现。 袈裟,这种款式因服装轻柔,裙摆薄而透明,雕褶少或无,被称为“草衣楚水”。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

叶城遗址东郭区出土北齐新式坐佛。叶城考古队供图

可见,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路线、一条贸易路线,更是一条文化交流路线。 它已成为文化交流交融、交汇的代名词。 随着丝绸之路的延伸和繁荣,中世纪的叶城不仅在政治制度、首都规划、文化艺术、建筑雕塑等方面与西域有着广泛的交流,而且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东边的日本和朝鲜半岛。 间接影响。 (超过)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__东西问·丝路鉴宝丨何利群:为何说北魏谭副造像是东西文化交融见证?

何立群,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窟寺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员。 兼任叶城考古队队长、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长期负责叶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曾参与和主持延安市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南水北调北朝墓葬等考古发掘工作。项目、南营十六国窑址、曹村北朝窑址、北武庄佛像埋葬坑、核桃园包括北齐大庄岩寺发掘、延安市恭城区遗址等。

曾任美国代顿自然历史博物馆、德国海德堡大学、海德堡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东北学院大学、香港珠海学院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为汉唐都城考古、宗教考古、东亚艺术史。 主要成果有《北朝至隋唐时期佛寺考古研究》《叶城造像的发展阶段及《五庄北佛像埋坑的叶城模型》》《形象研究》叶城遗址出土的北魏昙造像及其解读》、《东亚早期佛教寺院的布局与演变》、《叶城北五庄出土的佛教造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