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左手是专业,右手是传播

财经网 2023-10-24财经热点
应急科普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准确、及时的应急科普是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谁是应急科普队伍的主力?如何做好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近日……

左手专业,右手沟通

俗话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专家认为,要想做好应急科普工作,就必须动员起科学家群体。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国际传播协会院士何淑仪表示:“在当今的数字世界中,公众可以获得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其中可能包括伪科学信息公众不能像科学家那样依赖专业知识,评价信息的可信度只能依靠表面的线索和信息。科学家有义务帮助公众扫除伪科学的‘陷阱’,树立专业意识。”

哪些科学家需要参与应急科普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指出,自然科学家懂公共卫生知识,社会科学家懂信息传播知识。 他们共同组成了科普人员的主力队伍。

“过去,应急科普工作主要是由自然科学家来进行,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描述公共卫生知识,导致应急科普信息无法‘破圈’,专业知识也无法传播。”传达给公众。” 陈俊石表示,因此,从心理学、营销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社会科学家也需要参与到应急科普工作中,策划公众喜闻乐见的应急科普传播方案,让更多的人接受到。并了解公共卫生知识。

专家表示,自然科学家除了与其他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合作外,还应积极参加应急科普培训,提高科学素养和传播能力。

“以医疗系统为例,医学、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人员要主动提高沟通能力,成为“左手专业,右手沟通”的高素质人才,以更好的专业知识站在应急科普工作的最前沿。”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石林玲说。

近年来,我国大力建设健康科普人才队伍,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20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建立了全国健康科普专家库,包括健康教育、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30多个学科的专家。 2022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宣布,上海将建立市级健康科学专家库,包括38个学科领域的专家。

“突发公共事件科普是一项长期工作,人才是关键。”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智库负责人陈守双表示,2021年,腾讯将联合国家卫健委干部培训中心(党校)、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等单位规划实施“公共卫生人才提升工程”,实施“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专项”、“新时代疾控能力提升专项”、“国际培训专项”等人才培养项目临床中青年骨干医师名录”。 “该项目迄今已累计培训疾控卫生人才20万人,系统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普人员队伍建设。”陈守双说。

应急科普要实现“去确定化”

应急科普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表示,当前,公众的科学素养和高门槛的专业知识存在较大差距,伪科学信息很容易“乘虚而入”。 ”并造成公众认知混乱。 此外,科学家在进行应急科普时过于注重表达的专业化,频繁使用高级专业术语,导致公众无法理解或产生误解。

科学家该如何开展应急科普工作? 石林岭表示,专业人士和机构的沉默会造成信息真空,导致谣言和伪科学信息泛滥。 因此,科学家们必须抓住“时间窗口”尽快科普、辟谣。

彭澜借助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的“黄金4小时”概念来解释“时间窗口”。 她认为,互联网的兴起缩短了信息呈现和传播的时间。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家需要在4小时内发布专业信息并正确引导舆论,否则就会耽误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应急科普声音方面,彭澜认为,科学家需要将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宣传思维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的对话思维,将“以工作为中心”的报道视角转变为“以工作为中心”的报道视角。以工作为导向”的报告视角。 “以人为本”的表达视角,在保持理性与感性并行的同时,试图加入年轻化、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打破学术界与大众的隔阂。

在措辞方面,爱尔兰都柏林国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帕特里克·沃尔建议,科学家应注意“去术语化”、“用语言说话”。在向公众进行科普时,尽可能使用专业性的术语。 将术语转化为公众熟悉的词语,帮助公众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同时保证公众能听懂、懂。 “在西方学术界,科学家在发表科普文章之前,首先会衡量文章的可读性指数——反映文章理解难易程度的量化指标。只有明确大多数公众都能理解后,科学家才会发表它。文章,”帕特里克沃尔说。

新形式新技术赋能应急科普工作

“游戏可以重来,而你只有一次生命。你会是下一个吗?” 点击“年度野生蘑菇测毒大赛”微信小游戏,从几张印有不同野生蘑菇的图片中选择无毒的一张。 蘑菇,一旦选错了,就会弹出这个提示。

该游戏近日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毒物控制研究所、吉首大学联合制作。 这也是陈君石参与的“社会科学循证精准科普”研究的一部分。

陈军石表示,食品安全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为提高食品安全应急科普水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探索了“以受众为中心,过四关的精准科普路径模式”。

第一级“目标级”明确了传达科学信息和改变公众行为的目标。 “以毒蘑菇科普为例,近年来,因食用野生毒蘑菇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已屡见不鲜,这是因为传统的科普目标——劝说公众不要食用野生蘑菇——过于宽泛、难度较大。我们调查发现,公众普遍存在‘乐观偏见’心态,高估了自己辨别毒蘑菇的能力。” 陈军石说,“我们把广泛的目标分解为更精准的目标——提高公众识别野生毒蘑菇的能力,设计了一个小游戏,采用半教育半娱乐的游戏形式,让科普过程变得轻松简单。”而且很有趣。”

第二个层面“设计层面”,设计精准科普产品,通过多维度调查分析获得受众洞察,设计科普产品。 第三个层次“执行层”,是通过政策干预、媒体干预、产品干预、亲友口碑四类干预措施,有效触达目标受众。 第四个层次“效果评估层”,是通过进行科普效果评估,提高科普策略的质量。

看待科普“四个层面”,陈君石强调,科技在应急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设计层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助于增加受众分析的数据来源。 该技术通过捕捉和分析网络大数据,可以快速、深入地洞察受众的关注点、情感态度、需求、障碍、误解、影响因素等,有效提高公众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应对能力。 在“落实门”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即时查询聊天机器人,可以快速响应公众的食品安全问题。 “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科普的反应速度、广度和有效性。” 陈君实说道。

帕特里克·沃尔表示,除了上述用途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和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舆情,总结公共卫生事件和公众主要关心的问题,让应急科普工作更有针对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0月24日第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