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西南宁学青会运动员村:满足万余人住宿需求
作者 黄令艳于静
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团委)即将开幕。 中新社记者4日探访广西南宁市共青团运动员村。 这个集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非竞赛场馆,是学生和青少年朋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的精神家园。
青协运动员村毗邻赛事主会场广西体育中心。 占地338亩,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 已建成运动员公寓楼30栋,可同时满足10000余人的住宿需求。
运动员在运动员村训练。于静 摄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 运动员村餐厅宽敞明亮,可容纳3850人同时就餐。 共提供8大菜系973道美食。 采用辅助式和自助式的形式。 每天6至24小时营业,连续18小时供餐,保证不能因比赛而准时用餐。 始终为返回用餐的运动队提供热餐。 餐厅里的每道菜都会标注热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等信息。
香港体操运动员正在吃饭。于静 摄
餐厅露天摊区提供柠檬鸭等广西传统工艺菜肴,展现当地特色。 来自山东济南的网球运动员张瑞恩告诉记者,他前一天晚上刚到达运动员村,就去餐厅品尝了一些广西当地的米粉小吃,味道非常好。
此外,运动员村餐厅还设有生日专区。 工作人员根据预订提供生日蛋糕、长寿面等,并为运动员们唱生日快乐歌以示庆祝。 据介绍,生日蛋糕通常用水果装饰,不添加奶油。 这是因为装修过程对卫生环境要求较高,也是与运动员健康饮食有关。
餐厅菜单丰富。于静 摄
本届青团运动员村还设有休闲商业区,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 其中,非遗体验区吸引了众多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间隙参与剪纸、雍剧脸谱画、“米点画”、布艺绣球、编织香包等手工项目。
运动员体验“一粒米变成一幅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令艳 摄
“这太难了!” 几位举重运动员正聚精会神地体验广西传统民间艺术——“滇米造画”,用“粮”原料将本届团委吉祥物海豚的图案一一粘贴起来。 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一般都是下午在运动员村训练,上午的空闲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通过体验非遗项目,他们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还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工作人员在公寓房间内展示洗漱包。 于静 摄
运动员村住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丽玲表示,随着青团开幕的临近,运动员村逐渐出现入住高峰。 为此,工作人员检查物资库存,准备供应食物和饮用水; 同时做好公寓房间的日常清洁工作,及时维护各种设施,尽力为运动员提供优质的住宿环境。
运动员村的广西传统绣球元素。于静 摄
首届共青团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 开幕式将于11月5日晚在南宁举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