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六届进博会新闻中心副主任时煌军
——独家专访第六届进博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党委副书记史黄军
作者 李鹏朴凡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作为疫情后首个全面恢复线下进博会,它将呈现怎样的“新面貌”? 继续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中国和世界有何深刻意义? 中新社《聚焦中国面对面》邀请第六届进博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党委副书记石黄军进行解读。
采访实录摘录如下:
中新社记者:第六届进博会已恢复线下活动。 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点?
史黄军:本届进博会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国际社会参展的期待和意愿非常强烈。 可以说,“进博圈”越来越大。
11月4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一切准备就绪,等待揭幕。中新社记者 杨克佳 摄
据统计,参加第六届进博会的嘉宾有154个国家和地区,有来自128个国家的3400多家企业。 今年的企业展会质量更高,展示水平也更高。 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创历史新高。
今年企业展会上有很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据初步统计,约有400个产品,其中不少是全球首发、亚洲首发。 同时,为支持中小企业参展,今年还扩大了创新孵化面积。 创新孵化区展示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新项目,这也是新亮点之一。
本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有来自政界、产学研界的300余位主讲嘉宾。 本届虹桥论坛的主题是“携手共进、开放共赢未来”,开放主题更加鲜明。 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等业界知名人士,就当今经济、贸易和国际经济热点问题进行阐述和发表观点。 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搭建交流平台。 这也是国际公共产品的另一个意义。
今年进博会国展全面恢复线下活动,共有69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还有3个国际组织、5个主宾国。 其中尤为重要的亮点之一是设立了六届进博会中规模最大的中国馆,展示近年来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生活的最新成就。
此外,120余项配套活动也是一大亮点,主要包括政策解读、投资促进、贸易对接、研究发布等。 今年,全国31个省区市将展出本国最好的文化展品。
我们希望大家今年参观展会时,能感受到进博会是一个有趣的展会,看到与普通老百姓、普通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东西。 因此,我们在选择参加进博会的展品时,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展示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中新社记者:今年进博会筹备过程中,哪些事情让您印象深刻?
史黄军: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众所周知,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倡议者。 今年9月7日,我和同事前往哈萨克斯坦,参观了纳扎尔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活动在耶夫大学举行。
当时,哈萨克斯坦当地的一些朋友也来参加了研讨会。 他们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很好。 他们听说进博会对企业帮助很大。 他们想参加,但不确定是否能参加。 我们帮助他们加快各种流程。 不久前,听说这家公司进博会,我很高兴。 这也是我们创造的一个小小的“世博速度”。
同时,这些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多年来“进博会的粘性”越来越强。 我们看到很多小企业随着进博会逐渐发展壮大,一直有200多家企业跟随。 进博会的发展囊括了众多世界500强知名企业。 这使得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发展的机遇,这也是进博会有望看到的效果。
中新社记者:进博会是世界好东西汇聚的大舞台。 是否可以理解,进博会最大的看点就是中国不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您认为中国市场和中国机遇有多重要?
史黄军:我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贸易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盛行,国际经济复苏压力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显得更加重要。 这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方面确实给了世界各国企业和产品在中国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市场是蓝海,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在家就能看到、享受、使用世界好东西,也为中国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提供了极大便利。 更重要的是,进博会可以提振信心,让世界看到中国有稳定的预期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每年,进博会都如期举办。 据统计,前五届进博会已有20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引入中国。 通过这种人流、物流、商品流,可以更好地传达“世界需要共同努力”。 多年来,中国市场的开放逐步从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性开放到管理标准的制度性开放。
今年进博会的支持政策由19项扩大到20项。 比如,药品、保健品可以通过进博会的支持政策,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医保目录,使企业能够通过绿色通道打开中国市场。 这是中国发展的红利,进博会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窗口平台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
11月4日,位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进博会新闻中心正式启用,志愿者在新闻中心为记者服务。中新社记者 盛嘉鹏 摄
中新社记者:2018年以来,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进博会连续成功举办。 为什么进博会如此重要?
石黄军:确实,正如你所说,前三年疫情防控期间,进博会没有改变办展模式,更没有暂停。 这本身就是中国开放信心的体现。 进博会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新鲜事。 它源于中国,属于世界,造福人类。 对于世界而言,进博会让众多国家的企业找到了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和方式。
据统计,前五届进博会共实现进口货物意向交易额3500亿美元。 这是真正的命令。
对于中国来说,进博会也让全球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快速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产业升级、服务业升级提供重要帮助。 因此,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进博会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第六届进博会筹备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众多参展企业和团体的期待。 随着每一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也越来越深入。 因为这是全球唯一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进博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商品和服务,更在于文化和思想的交流。 进博会设有虹桥论坛和文化配套活动,众多国际友人与世界各地优秀文化在这里碰撞。 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开放的决心。 我们将始终坚持全球贸易多边主义,真正开放市场,共建共享,推动世界更加美好。
中新社记者:您刚才提到,全球企业通过进博会享受到了中国的发展红利。 事实上,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也从进博会中受益匪浅。 进博会也成为中国建设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它是了解模式的窗口吗?
石皇君:是的。 五年来,进博会不仅惠及中国市场,也惠及世界各国企业。 更重要的是,它确实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
多年来,进博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展品向商品转变、展商向投资者转变,就是深化“引进来”服务的双循环。 进博会具有“双海外”(参展商和展品)的特点。 第三、四、五届我们开始逐步探索,让参展商更好地服务国内经济发展。
今年在筹备第六届进博会过程中,举办了进博会参展企业赴当地参观两个系列活动。 共有300多家企业参与了这一系列活动,带动了众多相关投资项目。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地方的招商活动。 有一家公司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 在招商活动上,我被当地的投资政策和当地的投资环境所吸引,很快就有了初步意向。 不久前,同事告诉我,这家公司即将开业,准备在今年第六届进博会上签约。
11月4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一切准备就绪,等待揭幕。中新社记者 杨克佳 摄
中新社记者: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际上是脱胎于“一带一路”倡议的。 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与进博会的互补关系?
史黄军:进博会确实是因“一带一路”而诞生的。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想,过去六年,进口博览会和“一带一路”倡议相互补充。 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 国展共有69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64个,占绝大多数。
从企业展览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展览面积增长30%。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共建国家的高度认可,我们通过贸易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进博会吉祥物“进宝”应该说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 它戴着两条围巾,黄色代表“一带”,蓝色代表“一路”。 我们在进博会上要表达的理念是开放、共赢、与世界共同发展。 几年来,我一直工作在进博会筹备第一线,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开放理念和开放意识受到世界的关注。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奉行贸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而中国恰恰高举贸易多边主义旗帜,让大家共建、共享、发展。 中国言出必行,行得通。 在未来进博会的长远发展中,我们一定会继续高举开放的旗帜。
中新社记者:进博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创举。 在一些国家搞“小院高墙”保护主义之际,中国仍然坚持对外开放。 坚持举办进口博览会,这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史黄军:五届进博会在国际采购、招商引资、开放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在进博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个理念就是开放。 高水平开放是中国坚定不移的主张,也是进博会的具体实践。
开放促进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开放促进创新。 进博会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国家展览、企业展览、虹桥论坛、文化配套活动等方面。 我们坚信,世界可以通过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事实上,我们在全球多个国家举办进博会推介活动时,原来的会议室预订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参会人数。 大家看到,中国不仅仅是在举办一个活动,而是在给世界注入一剂强心剂。 我们看到,中国坚定不移推动互利共赢,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前五届进博会3500亿美元的意向采购订单,在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也是一剂强心剂。 因此,今后我们要把开放理念注入到进博会筹办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 同时,我们将通过进博会的筹备工作,向世界所有参与者传递中国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 我想这种诚意一定会得到回报,一定会受到各方欢迎。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