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馆”国家会议中心:蓄势待发只等客来
中新社记者 刘亮
金秋十月,天气晴朗,清爽宜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举行。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国家会议中心已进入最后冲刺,场内场外气氛热烈。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15日,论坛新闻中心进入试运营时间。
记者上午来到现场看到,国家会议中心外的马路中央竖起了“红色中国结”主题雕塑,马路两旁悬挂着论坛标语和旗帜。 会场门口,工作人员已经开始迎接各界人士。
10月15日,北京,工作人员在国家会议中心外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景观布置前拍照。 当日,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试运行。中新社记者 田宇浩 摄
走进场馆,仿古瓷器制作、木刻水印、景泰蓝制作、京剧脸谱制作、传统京味旗袍制作、同仁堂中医文化……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展示站映入眼帘纷纷,吸引游人驻足。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够向海内外人们展示更多彩色京剧脸谱的亮点,让更多的人加深对彩色京剧脸谱的了解”。 彩色京剧脸谱的代表性传承人林洪奎告诉记者。
色彩缤纷的京剧脸谱摊位上,有多个空白脸谱等待上色。 红色代表忠诚,蓝色代表勇敢……林洪奎说,传统脸谱颜色中,不同的脸谱颜色有不同的含义。 为了增加项目的乐趣,客人不需要遵守现有的规则。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颜色,给空白脸谱上色,画出自己心中的脸谱。
10月15日,北京,新闻中心餐厅一角。 当日,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试运行。中新社记者 田宇浩 摄
推、拉、揉、破、扔……在同仁堂中药文化展位上,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中药手工香兰丸的制作过程,不仅观赏性强,还可以让观众了解香兰水丸的制作方法。 将精细研磨的药粉制成规格一致的丸剂,有利于向客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除了文化项目外,展厅还在多个沉浸式科技项目上“发力”,增加来宾的互动体验。
在人工智能绘画动漫体验区,体验者只需在现场触摸屏前随意绘制线条和轮廓,智能引擎就会生成一幅意境非凡的山水画,让观众体验到尖端科技与传统绘画的融合。 体验区的智能引擎还可以构建虚拟人物并生成动画短片参观打卡度假村,让体验者沉浸在古都风情和现代生活之中。
10月15日,北京,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介绍人工智能绘画体验项目。 当日,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试运行。中新社记者 田宇浩 摄
“观众体验完以上项目后,可以扫描二维码下载山水画卷和动画短片,分享到社交网络上,或者现场打印出来留作纪念。” 论坛新闻中心科技文化互动展示技术总监周红说。
这些只是一些“黑科技”。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8K超高清沉浸式互动体验区以高沉浸、高互动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展现了“京城风采、都市魅力”的城市特色。古都,时代风范”。 360度虚拟拍摄体验区让观众沉浸在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等标志性场景中,更好地体验北京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
绕展馆一圈,可以看到“一带一路”主题元素也被巧妙地放置在多个建筑装饰的细节中。
论坛新闻中心大门两侧设有两块主题灯光展板。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看到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沙漠中行走的骆驼、一带一路国家标志性建筑等等,有意义的图案细节都在。 餐厅中央的餐桌上,代表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的数字“10”与祈福殿等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元素巧妙融合收获。
下午,各国媒体记者纷纷来到会场“探馆”。 俄罗斯第一电视台记者纳塔利娅·柳布林斯卡亚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论坛将有很多国家参加,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为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国际社会的发展形势提供了重要的讨论平台。 谈到近年来“一带一路”发展,她表示,各国间道路基础设施显着改善,交通更加便捷,人员往来和商务往来更加密切。
10月15日,北京,中新社记者在新闻中心采访。 当日,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试运行。中新社记者 田宇浩 摄
“即将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无疑将引起关注。” 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演讲》记者鲁斯兰·肯贾耶夫下午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多张北京街头风景图片,表示北京正以好天气迎接论坛的到来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希望参加本次论坛的各方能够就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达成更多共识,更好地推动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未来发展。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