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

学者   当代   近年   论坛   中华  
财经网 2023-11-27财经热点
针对当代汉学的发展现状,我更愿意用“中国学”这个概念,它涵盖了传统“汉学”概念与当代中国的内容,更为完整。……

——独家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义

作者 陶思远

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

11月24日,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的世界汉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数百年来,汉学、汉学是中国与世界广泛交流的成果。 从坎坷之路到波澜壮阔,汉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最终汇成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交流史。 汉学如今发展得如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用“中国研究”来取代传统的“汉学”概念。 为什么? 世界汉学大会·上海论坛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超义接受中新社《东西方问答》专访,阐述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视角下的汉学和汉学发展现状

访谈实录总结如下:

中新社记者:今天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离不开世界各地汉学家和汉学爱好者的努力。 但也有人指出,目前全球汉语学习者和汉学学习者数量呈下降趋势。 您如何看待当前汉学的发展?

张朝毅: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遇到一定障碍。 疫情结束后恢复人员往来也需要时间。 学习外语和文化的人数发生调整是很正常的。 我给你举一个相反的例子。 大约10年前,一些小语种突然成为热门专业,国内开设这些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呈指数级增长。 但从实际应用来看,各行业对小语种的需求普遍有限,因此近年来呈现出“节奏缓慢”的趋势。 汉语和汉学也是如此。 并不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不再向往中国、不再向往汉学,而是“激增”之后出现了一个“自然的高原”。 不是“人数突然下降”,而是“恢复正常”。 从长远来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需要加强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因此,熟悉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还是有必要的。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掌握汉语而找到高薪、高价值工作的案例不胜枚举。

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

2019年4月,驻南非中资企业招聘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 此次招聘会主要针对南非回国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获得者。王曦 摄

汉学发展到今天,主要的变化不是人数的多少。 早期的汉学更多的是传教士汉学。 他们对中国的观察大多是“好奇”的。 他们发现东方有这样一个国家,那里没有上帝,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他们向西方翻译介绍了中国的《明心宝剑》和儒家经典,促进了中西早期的文化交流。 但其根本目的,正如法国汉学家蒂埃里·梅纳德所说:“是向新传教士传授汉语”、“从西方灵性的角度阅读儒家经典”。

19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家开始真正关注中国,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思想。 尽管当时的中国在工业发展方面落后于世界主流,但汉学研究却从此开始蓬勃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是早期汉学重心的转变。

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

2023年11月24日,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的世界汉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开幕。张恒伟 摄

今天汉学的发展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我们不能只关注国际学者的汉学研究。 目前,国内汉学研究也十分热门。 近年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转型的趋势。 跨文化研究是比较热门的方向之一。 因此,一大批具有外语学习背景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汉学。 他们有很多通过微小的观察切口,通过外国人数百年来的眼睛反思中国,非常有趣,间接推动了“世界中国研究”的诞生。

第二,从目前国际汉学的发展来看,有些人仍然固守传统,以百家争鸣、传统思想为基础。 另一群人则专注于对当代中国现实的探索,那就是“中国学”。 他们以智库研究为基础,考察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 这群人的数量和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汉学。

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

参加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专家学者精选相关书籍。张恒伟 摄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用“中国学”概念取代传统汉学。 你觉得这怎么样?

张朝毅:鉴于当代汉学目前的发展现状,我更喜欢用“汉学”这个概念,它涵盖了传统的“汉学”概念和当代中国的内容,比较完整。 汉学相对以传统为基础,不包括与当代中国相关的更广泛的研究范围。 如果从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法国第一个“汉族、鞑靼满族语言文学教授席”算起,“汉学”这个概念才诞生了200多年。 时代的发展拓展了传统汉学的内涵。 近年来,不少学者将研究从人文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认为用“中国研究”来表达“关于中国的知识”更容易理解。 有些老先生很不好意思用这个词,说是美国人提出来的。 但我认为这并不重要,因为这种说法符合世界学术界对创新术语的定义。

从学科发展来看​​,今天的中国早已走出了利玛窦、马可波罗的时代。 汉学的内涵结构、目标导向、方法论都发生了变化,得出的成果自然具有创新性,所以开始被称为“中国学”,这是学科的迭代。 “求新”的视角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世界与中国互动的双向需求。 中外各方都需要从更广泛、更深入的角度、更专业、更科学的角度关注和研究当代中国。 中国农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有哪些,中国的新趋势是什么? 这些都是国际学术界非常感兴趣的,需要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介入。

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

与会人员浏览第七届世界汉学论坛汉学成果展图书。尹丽琴 摄

在当前很多领域的问题上,比如气候、经济等,世界学术界都想听听中国人的说法,所以另一个全新的变化是,今天的海外华人学者将与中国不同学科的人士进行直接对话,不仅仅是文化。 学者,所以不叫汉学家,而应该叫“中国气候专家”、“中国经济专家”,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是外国人。 许多国际学者不愿意被称为“汉学家”。 他们更喜欢被称为研究中国的哲学家、研究中国的社会学家……他们心目中的汉学家可能手里拿着一本《圣经》。 到中国的古代图像。

中新社记者:从汉学到中国学,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 他们在塑造当代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您对全球中国研究的未来有何期待?

张朝毅:在这些学者看来,从汉学到国学的发展,背后是中国国力的发展和世界影响力的扩大。 如此多的海外学者主动进入中国学术领域并与中国学者对话,这说明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研究的对象。 同时,这些海外学者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学者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表达能力。 他们推动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这对于中国学术界乃至中国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中国能够接连举办世界哲学大会、世界经济与环境大会……这与海外国学学者的支持密不可分。

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

2018年8月,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郭海鹏 摄

随着海外不同学科背景的中国研究学者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的侧面认识中华文明的伟大。 他们中的许多人钦佩中国的社会治理,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再局限于列举中国古代圣贤。 即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中国的审视持批评态度也没关系。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明,都必须从不同的立场来审视。 几十年前,当代著名学者罗杰·艾姆斯带着疑问和审视来到中国。 他后来在中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带来了一大批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人。 学习的学生。 如今,这些年轻人为全球汉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谈到国学的未来,我希望我们这些从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人和海外国学学者共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我们有责任这样做。 很多西方人把中国文化归入历史属性:汉文化有多么博大精深,唐文化有多么闻名于世……但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 今天中国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中华文明对当今世界有何启示? 这种文化意识需要我们从国内外不同的角度来解读。

中新社记者:正是因为很多学者认为,当今的中国学研究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世界中国学”也就应运而生。 您认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对当代世界的价值是什么?

张超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影响力,是因为传统基因仍然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国人民的道德行为准则。 这种根源的传承是自然的,代代相传至今。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传承至今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当我们对外谈论中国时,我们经常谈论“构建话语体系”。 在这方面,学术界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我认为,最有效的话语体系是让海外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用它的主要思想解释中国对世界的态度,用它的现实价值解决当代世界的问题。 比如,“要想立自己,就需要帮助别人;想要成就自己,就需要帮助别人”就可以解释中国在世界减贫方面的努力; 10年前,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其理论基础是儒家的“大同思想”,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给当代的价值观时代。

当我们与陌生人走近时,我们常说:“我认识你的朋友某某”。 所以,今天我们不妨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世人:“你知道的孔子曾经这样说过,你知道孟子曾经这样想过,你读的《道德经》其实已经解释了这件事。 ……”这样的方式会让更多不了解当代中国的人瞬间找到认知共鸣。 因此,我认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创新话语体系是最有效的范式,让世界更容易了解今天的中国。 (超过)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东西问·中国学丨张朝意:当代中国学家不再是托着《圣经》来华的形象_

张朝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版、《国际汉学》执行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文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