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1300家单位碳排放总量超全市一半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
北京在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考核中名列第一
排放碳有成本,减少碳也有好处。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应对气候变化新闻发布会。 记者了解到,该市积极实施“双碳”战略,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全市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全国81个低碳城市试点评价中排名第一,入选优秀城市。 低碳发展成效显着。
近1300家单位碳排放总量超全市一半
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明登立介绍,作为全国首批七个碳市场试点之一,北京碳市场试点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顺利运行10年,覆盖近1,300个单位。 碳排放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形成了政策体系完善、参与主体多元、交易活跃度高、碳价格激励约束显着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完善和完善碳市场试点工作机制,组织有偿招标发放配额,建立绿色用电补偿机制,计算增购绿色电力的碳排放量。电力为零,并开展低碳出行等普惠碳福利。 行动。
经过十年建设发展,“碳排放有成本、减碳有效益”的低碳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 纳入管理单位碳排放管理水平和碳减排率明显优于全市平均水平。 北京碳市场已成为展示首都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全国首个氢能碳减排项目落地北京
北京一直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和不同层次的低碳发展试点。 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企业、气候友好区域、气候投融资试点在全市开展,开展了一批多层次、多类型的低碳试点示范项目已建成。 通州区、密云区成功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 丽泽金融商务区、志愿者等4个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温榆河公园未来智慧谷一期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生态环境部公众参与实践基地。
2022年以来,低碳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国家速滑馆低碳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被动式近零碳(节能)示范项目,被评为先进低碳项目。 优秀碳技术试点项目。 各项低碳试点工作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明登力表示,在今年的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考核中,北京低碳试点工作总体进展迅速,重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形成了一批创新做法。 在81个低碳城市试点评估中,成绩排名第一并被评选为优秀,我市低碳发展成效显着。
“全国首个氢能碳减排项目已在北京启动。”明登利说。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车用氢能领域碳减排方法论,鼓励交通领域减碳减排。 基于该方法论,大兴区相关企业牵头,依托京津冀智慧氢能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情况,计算减碳成效。 “这是我国首个获得实施资格的氢能源领域碳减排项目,预计年碳减排量达到2.4万吨,经批准核发的减排量可作为碳排放抵消产品参与北京碳市场交易,产生的收入返还给车辆所属公司,形成良性循环。”
公共低碳出行减少碳排放数十万吨
对于普通公民来说,低碳出行是参与低碳减排的好方式。 明登利表示,依托北京碳市场试点,创新开放碳普惠惠及碳交易。 碳普惠平台收取的公共低碳出行碳排放量经批准后可在北京试点碳市场进行交易,用于抵消重点碳排放单位的配额缴纳或主动履行碳社会责任减少。 截至今年9月,共发放低碳出行碳减排量12.7万吨,其中大部分已销售给重点碳排放单位,用于碳排放达标。 所得收益通过碳普惠平台回馈给参与低碳出行的公众,形成可持续持续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发布MaaS低碳出行碳减排项目评估办法; 平台企业积极响应,实施低碳出行项目; 公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碳普惠平台。 完成碳普惠登记后,低碳普惠Carbon旅行可以让您实时获得碳减排量。 获得的减排量可用于植树、修桥、低碳冬奥建设等公益活动,也可在平台兑换购物券、视频会员、公交地铁充值等奖励牌。
截至今年9月,“MaaS出行绿化城市”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活动已正式注册用户近400万,累计出行人次近3亿。 据初步测算,该活动累计碳减排量已达数十万吨,有效推动了交通领域碳减排进程。
未来,北京将继续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统筹推进减碳、减污、绿扩、促增长,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减排,改善碳市场调整机制,加强低碳试点示范,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北京经验”。 (北京晚报记者 罗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