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种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本报记者 马爱萍
从北京驱车向北400多公里,有一个“墨绿色”的弯道,像一只展翅的雄鹰,紧紧守护着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它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相连,构筑起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和水源守护者。 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从茫茫原野到茫茫森林,塞罕坝的绿水青山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 塞罕坝机械林场先后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和荒漠化防治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成为“中国榜样”。全球环境治理。
种植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20世纪50年代的塞罕坝,没有植被,黄沙遍地,风沙汹涌。 由于塞罕坝机械林场距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平均海拔落差超过1500米,塞罕坝及周边浑善达克沙漠成为京津地区主要沙尘源头和沙道。 。
自1962年建厂以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坝已造林面积超过110万亩,种植树木近5亿株。 这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如果这里的树木间隔一米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世涛介绍说:“与建立初期相比,林场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蓄积量由33.6万亩增加立方米至1036.8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2%,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成为守护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据了解,2012年以来,塞罕坝累计完成造林10.6万亩。 目前,林场内石荒山已全部绿化,林场森林面积增至115.1万亩。
除树木外,塞罕坝机械林场还拥有草原、湿地交错带和自然植被群落等自然生态系统。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塞罕坝成为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 打开林业保护区管理科工作人员的电脑,映入眼帘的是赤狐、马鹿、豹猫、黑山鸡、秃鹤等野生动物的照片,描绘出一幅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和自然。
据生物多样性调查统计,塞罕坝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 “狍子、灰鹤、大天鹅、野猪……近年来,林场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红外摄像机捕捉到的动物图像也越来越丰富。” 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李永东说。
不仅如此,据中国林科院评估,赛罕坝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 每年减少水土流失513.55万吨; 每年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 释放氧气59.84万吨。 如今,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00亿元。
攻克技术难关
自然生态系统是有机生命体,有自身发展和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的能力。 要治愈人类对自然造成的损害,首先要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给自然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对于生态破坏严重、难以自行恢复的地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科学、适宜的人工恢复措施,创造条件和环境。用于自然恢复。 加速恢复过程并提高恢复性能。
陡坡造林难、土少保土难、贫瘠地区生存难……开展造林造林,意味着塞罕坝人必须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应对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自然挑战层出不穷。
育苗是造林的基础。 成立初期,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干旱、贫瘠沙地造林的成功经验,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仅为8%。 %。 面对造林失败,塞罕坝人民充分认识到利用乡土苗木造林的重要性,探索总结高寒地区全光苗技术,培育出优质壮苗,为大规模造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及整个场地的绿化。
经过多年探索,塞罕坝总结出了一套关键造林技术规范,包括土壤回填、覆膜保水、苗木保墒、防寒越冬等,为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工林培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国家。
“塞罕坝虽绿,但森林生态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密度大等问题,难以实现物种优胜劣汰,对防虫、防火也产生不利影响。 、疾病预防等” 何世涛说,近年来,林场引进了桦、李、橡、水曲柳、枫等树种,以及花楸、靛蓝、小檗等灌木,打造了多层混交林。不同年龄的混合针叶树和宽阔的阔叶树以及丰富的色彩层次。 ,逐步使林分达到接近自然的状态。
2022年,塞罕坝造林方向转向林下造林,引进阔叶林,采用针叶、阔叶等混合方式,建设多树种、多层次、复合林结构。 截至目前,塞罕坝已新造混交林1.15万亩,进一步强化京津之间的生态屏障。
今年,塞罕坝机械林场8000亩造林首次全部采用混合造林模式。
“这两年,我们大力营造混交林,种植橡树、花楸树、紫叶李等阔叶树种,丰富树种多样性,有效调整树种结构,使森林到2040年,混交林总面积预计增加24.4万亩,总面积达到49万亩,混交林占比超过40%,使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 ”于世涛说道。
利用现代科技保护林场
从开始使用拖拉机大规模造林,到引入“天、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对森林进行精细化管理,新技术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时,中国林科院重点研究了落叶松高效栽培技术、远程传感技术监测、森林湿地资源价值评估、林业有害生物。 技术防治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信息管理技术为塞罕坝森林资源智能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林场最怕的就是火灾。 在林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排列着数十组图像,实时监控整个情况。 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的“天地”一体化森林草原火灾预警监测系统,将卫星、直升机、无人机、探火雷达、视频监控、山地观测、地面巡逻等有机结合,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防火和森林保护体系。
为防治生物病害,塞罕坝机械林场根据不同种类的有害生物,采用飞机防治、物理防治、天敌防治、人工喷雾防治等方法。 目前,塞罕坝已初步建成物联网现场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人防、空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预防效果。
此外,塞罕坝机械林场还成为多个科研项目的示范基地。 例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功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落叶松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入选这里。
据了解,项目组在传统目标树定性识别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与选择概率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定量目标树选择模型,提出了易于操作的半亩样本圈目标树。进行生产操作。 作业方法。 应用该成果后,40年后落叶松林每公顷蓄积量可达193立方米,比传统对照管理提高16.2%,大径目标树种比例达到50%以上,提供了依据用于种植大直径木材。 技术支援。 在项目成果的支撑下,完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经营规划(2021-2030年)》。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