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最新研究成果

财经网 2023-12-10财经热点
今天(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划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古国时代第二阶段在距今5200—4300年前后。……

古王国时期第二阶段距今约5200-4300年。 大型水利设施和城市用地建设,体现了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的增强。 湖北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一个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该遗址新发现了距今约5100年前的史前水利系统。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水利设施之一。 还发现了大型聚居地和高层建筑。 基地遗址等,为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提供了关键证据。

最新考古证据证实,屈家岭遗址存在多个史前水利系统。 其中,熊家岭水利系统位于场地东北部,由大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组成。 大坝是用土筑成的。 现有坝体高约2米,宽13米,长180米。 蓄水面积约19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西湖的大小); 灌溉面积约8.5万平方米。 测年资料显示,早期大坝距今约5100年,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水利设施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表示,大坝的发现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水利遗迹_湖北古代水利工程_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从目前来看,第一,时间还很早; 第二,它非常大。 它的大尺寸意味着它可以储存大量的水。 在旱季,特别是比较干旱的年份,这种水可以有效保证灌区农田的水稻能够正常生长,实现丰收。 水稻丰收对于史前人类及其聚居地非常重要。 当农业收成好的时候,有些人可能就不需要种水稻了。 有些人可能专门制作陶器或玉器。 这样,社会就会分工,就会出现阶级。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文明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 向前推进。 因此,水坝的发现非常重要,是文明不断向高级水平发展的关键证据。

湖北古代水利工程_水利遗迹_

考古学家发现,熊家岭大坝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它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了。 坝体硬度、密度较高,有明显的人工施工痕迹。 在坝体中还发现了独创的“加固技术”,即在土体中掺入植物根茎到坝体中,增强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发现了“裹草草”的施工过程。 已发现许多类似大小的水坝。 专家表示,这标志着史前先民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从被动防御洪涝干旱到主动控制用水的飞跃。 这标志着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探索。 治水方法和沉降形成提供了详细的支持。

_水利遗迹_湖北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熊家岭坝体并不都是用草裹泥砌成的,有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因此,古人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了不同的筑墙方法。 而且,挖出来的时候,墙体非常坚硬,有类似夯实的痕迹。 应该是故意做了一些特殊处理,所以坝体非常坚固。 由此看来,五千年前,在江汉平原,这些史前先民的智慧应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们能够很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居民区和种植区进一步改造,让他们能够在这里定居,旱涝保收,继续发展文明。

湖北古代水利工程_水利遗迹_

近年来的考古工作还表明,屈家岭遗址经历了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个史前文化阶段。 主要年代为距今5900年至4200年,延续了近2000年。 此外,还新发现了105万平方米的大型中心聚落和高级建筑基础。 年代清晰,结构清晰,工艺精湛。 此外,还发现了史前水稻种植遗迹和最早的高温黑釉陶器。 一系列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关键样本。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