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如何从文明视域研究中国人权?
作者 崔白露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广进主编、吉林大学多学科团队共同完成的新书《中国人权文明概论》近日出版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权文明新形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式人权文明”一词是本书的核心概念,也是编者提出的一个新的学术话语。 作为一部中国人权理论研究著作,该书从文明视角系统研究中国人权,在国内学术界尚属首次,为构建中国独立的人权知识体系做出了积极尝试。
《中国人权文明概论》封面。
书中认为,中国式人权文明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4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持续尊重人权所创造的人权文明新模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保障人权。 状态。 中国式人权文明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基本观点,生长在中华文明沃土中,积极借鉴人权文明优秀成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它具有人权文明的共性,来源于中国具体的人权实践,有自己的内涵和特点。
回顾人权文明的发展史,从人权思想的产生,到人权概念的提出,再到人权作为一种概念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项普遍的国际原则。 当今世界,人权融合了各种文化和文明的元素,形成了以下形式:欧美自由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由全面发展、苏联社会主义、联合国全球普遍性、发展中国家不可分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不同类型的人权具有不同的特征。
然而,自从现代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人权”概念以来,其西方色彩尤为突出,解释权一直被西方国家垄断。 如今,虽然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不断被证明是有限的、狭隘的,甚至成为干涉他国的工具,但仍有很多人谁将它们视为规范。 这种心态不仅源于美国及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和输出价值观,也源于其在人权理论研究、学术体系建设方面的长期努力及其在国际人权领域的主导地位。谈论人权的权利。 协会。
本书主编卢广进教授长期致力于人权理论研究和国际实践活动。 主持撰写中国政府系列白皮书,组织起草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策划并参与国内外大型人权会议,参加多边、双边会议。 促进人权交流和多领域交流。 他在《建构中国人权:理性、认知与范式》一文中写道:“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各种历史原因,‘人权’被视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产物,作为输入的概念使我们无法真正梳理、总结和提炼中国成功的人权实践经验作为知识体系和价值理论,在构建中国自己的人权理论方面还很差。”
卢广进认为,正如中国有自己的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一样,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人权科学。 因此,用理论解读中国人权实践经验,构建中国人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中国人权文明概论》的出版是中国人权研究的创新理论成果。
本书分为绪论和八章。 总论提出“中国式人权文明”,并通过阐释其起源、背景、内涵、特点和世界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式人权文明的问题,勾勒出中国式人权文明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本书的核心概念。 。
前四章以时间为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权”开始,到“西方人权思想的传入和影响”、“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革命”,再到“ 《开辟人权文明新境界》,编者用了半篇文章,串联起中国式人权文明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发展。
书中特别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人权思想,如人文思想、以人为本思想、天下为公思想、和平思想等,孕育并产生了独特的人权思想。人权文明精神。 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普遍人权原则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人类发展道路。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权利发展。 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开辟了人权文明新形态。
后四章主要围绕“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促进人权”、“切实保障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党员民主权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人权治理”。 讨论从四个方面展开,通过对中国人权道路、理论、制度、政策和实践的多维度解读,展示了中国人权文明区别于其他人权文明的突出特点,彰显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合理性和合理性。 科学的。
本书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世界的发展。 它着眼中国,也放眼世界。 从文明的角度出发,回答了中国为何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美国或部分西方国家的人权发展道路,并形成了独特的人权文明实践范式。 这个重要问题。 在我们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际,《中国式人权文明概论》的出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知识参考为了解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也为国内外的中国人权事业提供参考。 为学术研究提供学术参考,也为完善中国的国际人权话语提供学术支撑。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