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财经科技 > 正文

财经科技

杉杉股份内控问题频发,资金占用费更正、出借资金未披露等问题遭监管

财经网 2024-08-05财经科技
杉杉股份疑问重重……

昔日引人注目的杉杉股份,目前正深陷内部控制危机所带来的严重经济困境之中,频繁的资金挪用案、多项业绩下滑以及新能源产业战略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皆引起了众多投资者与市场分析师的密切关注。

内控问题的爆发

近期,杉杉股份由于内部管理不当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其根源在于五月份发布的净利调整公告,其中显示该公司在衡量非金融企融贷时,未能计入资金占用成本,从而致使用于报告非经常性收益的预测数由原先的2.47亿元降至2.19亿元。此次修正虽仅有微小变动,却揭示了公司潜在的财务风险。

杉杉股份在2022年向母公司杉杉控股无偿输送了高达8.3亿元的巨额贷款,而基于证监会所公示的信息,不仅这笔款项已经全数追回,同时其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使得广大投资者对于公司治理及合规性产生了疑虑和忧虑。

家族企业的权力游戏

杉杉股份面临的内控问题不仅源于财务运作不当,更深入地反映了豪门世家内权斗现象。身为杉杉股份大股东杉杉控股的实质控制者郑驹,正是郑永刚之子。这种家族股权架构使得企业战略决策深受家族势力干扰。

对于2022年资金占用问题,杉杉股份公告表示,涉及高管包括董事兼总经理郑永刚先生、董事兼副总郑驹先生以及财务总监李克勤女士。此次资金业务流程中,董事长指令通过预付款方式向供应商支付公款,实际却转向杉杉控股集团。尽管尚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暴露了公司内部管控的不足之处。

业绩下滑的隐忧

杉杉股份在营业状况持续走低的同时,其内部管制问题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该公司过去以西装业务为主导,目前正向偏光片与锂电池领域进行战略转型,但这些新产业尚未取得让人满意的成效。数据显示,至2023年为止,尽管偏光片产品的销售额已爬升至103亿元,但作为新进者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却只贡献了约72.7亿元。

在其2017年的并购案中,该公司为得"湖州创亚动量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其后更为"湖州杉杉"),累计形成了逾1.5亿元的无形资产。然而仅在次年的2018年,该公司便已计提了2000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金。据预测,至2023年,该公司将关闭湖州杉杉,并全额提取剩余的1.3亿元商誉。这一频繁的商誉减值对公司财务状况构成了沉重负担。

新能源转型的困境

面对新能源产业的崭新时代,杉杉股份承受着重重的压力和考验。要想在这一场技术革新中屹立不倒,我们必须具备顶尖的研发能力、卓越的团队素质以及强大的市场占有率。然而,尽管已经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策略与规划,但目前的现状尚不足以达成预期的成果。

据杉杉2018年度财报显示,由于其主业模式的改变,由原有出口转为服务内部关联企业,导致出口销售额锐减27%。同时,净利润也同期下降了超1.4亿元,这反映出当前运营策略并未达到预期的高效和可行。

自今年始,本公司将停止对湖州杉杉的投资,全力消除累计商誉。此举据官方解释,乃是遵循市场变化趋势,应对呼和浩特、宁德等地新项目需求下降事实,以及逐步淘汰湖州杉杉等传统产能的战略决策。这一策略调整充分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长期规划。

市场的担忧与期待

鉴于杉杉股份内部管控及经营状况所带来的市场担忧,众人对于该企业还是怀有期待,期盼它能够摆脱困境。面临转型至新能源产业的诸多挑战,杉杉股份以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坚定不移的勇气迎接未来。

杰出学者洪仕宾深思熟虑地指出,家族式企业拥有着强大的决策力,但缺乏有效监管可能引发严重问题,为杉杉股份敲响了警钟。因此,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这种股权结构,已经成为杉杉股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结语

杉杉股份内控不足揭示了家族企业在现今商业环境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应对股权结构家族化倾向,迫切需要构建完备的监管管理体系,以确保公司的长远稳定发展。此外,业界亦将密切关注该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成果,此举将成为衡量市场预期的重要依据之一。

鉴于当前股市动荡,我们对杉杉股份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给予高度重视,包括公众对此表达的忧虑与期望。望贵公司坚定决心,不断跨越障碍,追求更大的进步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