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助手重温1970年发现“野败”往事

财经网 2023-10-12财经热点
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 李必湖忆发现“野败”往事……

李碧湖笑称,“荒野”的发现并不是他在洗澡、散步、钓鱼、小便时发现的各种版本的故事。 事实上,“野败”是袁隆平及其团队多年来在全国各地不懈研究、艰苦寻找的发现。

【同期】袁隆平助手、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李必虎

教科书告诉我们我国有多少种野生稻,以及它们的产地和分布(在哪里)。 我认为海南岛是典型的华南地区,应该有野生稻的生存和分布,所以我询问了野生稻的情况,但结果还是很令人失望。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菰米。 他们只知道茭白的当地名称,叫假草。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假草,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找到了冯克山。 。

【解说】李必虎回忆,“野生稻”的另一位发现者冯克山毕业于海南农校,对水稻很熟悉。 当他听到他们来的目的时,立即表示,海南全岛都有茭白,但由于每年只长茭白,穗只在冬春季节出现一次,所以他们来“错了”时间。”

【同期】袁隆平助手、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李必虎

我问老冯(克山)他是否也可以帮助我们,当我们寻找菰米的向导。 老冯也很高兴的接受了。 他说,好啊好啊,有时间我一定带你去。 结果,1970年11月23日,老冯想去茭白遗址旁边农场的试验田收自己的晚稻。 他带我们去了那里,还叫了一辆牛车送我去那里。 事后他说,老李看到这一带都长满了茭白。 看了之后,我猛然发现,这个地方其实就在一条交通要道旁边,而且并不是很偏僻。

【解说】李必虎说,当时他仔细观察了野生稻半个小时,发现三朵雄花的颜色与正常稻花的穗部不同。 他意识到,这三颗稻穗很可能是雄性不育的。 野米。 于是,他脱掉外套和裤子,赶走水蛇和水蛭,下入齐腰深的泥水中,一步步走到三颗稻穗前进一步观察和确认。 当他发现这三颗稻穗长在稻秆上时,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连根带泥拔出来,移到了试验田。

【同期】袁隆平助手、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李必虎

从试验田到(茭白)地点一公里,我休息了四次。 茭白很重,有20多斤重。 第二天我观察了它的开花,第三天开始杂交(育种)。

【解说】得知李碧湖发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后,袁隆平连夜乘火车来到海南三亚,并将这种野生稻命名为“野贝”。 由此开始了“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 突破。 1973年,袁隆平研究的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实现“三系”配套,标志着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

记者徐志雄长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