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香港记者问杨振宁一生最大贡献,他答:助中国人克服不如人的心理(杨振宁贡献)香港杨振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文,

ka981 2024-08-08财经热点
后来,在一次记者会上,当香港记者问及杨振宁一生最大的贡献时,他毫不犹豫说出:助中国人克服不如人的心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4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又完成了一次国籍的变动。他看着手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身份证,心中感慨万分。

这辈子因为国籍的原因,他蒙受了外界太多的非议,然而,他却从未怨天尤人,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

后来,在一次记者会上,当香港记者问及杨振宁一生最大的贡献时,他毫不犹豫说出:助中国人克服不如人的心理。

那么既然杨振宁先生心系祖国,又为何会在1964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呢?

加入美国国籍

1964年,杨振宁决定加入美国国籍的时候,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这可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荣誉的华人。

他虽然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近二十年,但究竟是在中国的国土上长大,出国还是依靠公费才气走出去,怎么有能力就忘了根呢?一时间,谩骂从四面八方涌来。

但国籍与爱国之间从来都不是画等号的。有的人是中国人,却在干着卖国的事情。有的人是外籍华侨,但一直心系祖国,为国家做出贡献。

杨振宁一直以自己的华人身份而骄傲。

在获得诺贝尔奖金发表感言的时候,杨振宁说自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

一方面,他为自己的中华血统而深感骄傲,另一方面,他也热心于现代科学。

可以看到,他不但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还有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感恩之情。这样的人怎会不爱国?

一直以来,国内舆论对科学家移民的行为是非常抨击的。

他在《杨振宁缘何入美籍》一文中这样写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没有移民的概念。任何一种移民的行为,都会被定义为叛国行为。

不熟悉的人不支持他移民也就罢了,家人也不理解。杨振宁的父亲责怪他,到死都不能释怀自己的儿子抛弃了养育他的祖国。

带着所有人的不理解,杨振宁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又何尝不知这条门路的艰难。

上世纪四十年代,他拿着庚子赔款初到美国学习深造,很多美国人看不起他。他结果优异,顺利地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也在物理学界小有名气。

直到1957年,他凭借“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才让“杨振宁”这个名字被广为人知。

明明他已经如此优秀,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可在上世纪布满种族歧视的国家中,杨振宁到处受到掣肘,房东可以因为他是华裔不将房子卖给他,美国因为国籍问题不让他到场学术前沿的论坛。

他也想回到祖国,可总是受到阻碍。他公费留学时还是国民党执政,可没过几年,新中国建立,在博士结业之后,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不让中国籍的科学家回中国。

六十年代准备回国,又正值特殊时期,阻挡了回国的门路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杨振宁已经在美国深深扎根。

首先,回国之后他的科研团队绝大部门都带不回去,也就意味着,在美国这么多年的科研心血很可能会付之东流;

其次,科研设备方面中美两个也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先进设备,中国物理研究所还没有配备,好比大型粒子对撞机。

另外,美国物理学界人才济济,科研实力也更加雄厚。这些都是他不能离开美国的原因,不外加不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还在犹豫。

加入美国国籍,即是叛国,对不起故土的养育之恩。不加入美国国籍,自己能得到的科研资源有限。

在艰难抉择之际,他的好友李政道加入了美国国籍。他们在美国十多年的时间,共同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是知心好友,也是学术搭档。因此,杨振宁心里的天平有了倾斜。

有一天,杨振宁在看电视,正好有人在朗诵弗罗斯特的《彻底奉献》,其中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他。

大意是放弃一种东西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放弃会被世人抨击为懦弱,最终发现不肯意放弃的东西原来是自己,于是在毫无保存的放弃中得到救赎。

他终于明白,放弃不即是不热爱,自己一直不舍得放弃的原来是自己的名誉。

如果放弃一些外在东西能够得到实际的利益,做出实际的结果,那么放弃又何尝不可?

心系故国

口头上的爱意很惨白,杨振宁对祖国的爱,放在嘴巴边的很少,落在实处的很多。

在脱离中国国籍的五十一年里,杨振宁对祖国的眷恋从来没有停止过,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诸多贡献。

作为学者,杨振宁的爱国首先体现在中国教育领域。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国际局势的变动让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出现缓和。

美国允许华裔前往中国,但关于两国关系未来走向并不明朗,使很多人都不敢贸然行动。

杨振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他认为,不管两国关系究竟会走向何方,但能为祖国做一点事情就做一点事情。

他赶紧收拾行李,回国开办讲座,分享这些年的学术结果

这让很多物理学者看到了学术前沿,对学术动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走出国门,和世界对话。在他的努力之下,促成了复旦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的定向留学活动,虽然其时高考才恢复,却有一批大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出国留学。

留学没钱咋办?杨振宁又设立了CEEC奖金,减少纽约州立大学中国留学生的经济压力。

除此之外,他还筹措了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给中国学者定期提供资金支持,用于鼓励他们搞科研。

在他的推动下,中国高校焕然一新,一跃成为国内一流的物理学学术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如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华高等学术研究中心,都是在他和华裔科学家的建议下根据世界一流高校研究所的运行机制建立的。

特别是2003年后,杨振宁教授离开美国,恒久留在清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工作。他的到来让清华大学物理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这期间,清高等学术研究中心除了学术结果丰硕外,还培养了一大批物理专业人才。许多在国外学习的科学家也因为他的存在,选择到清华做研究。

同时杨振宁还深谙“少年强则国强”的原理,所以在关注高等教育的同时,还特别注意青少年教育这一块儿。

作为物理天才的他,固然知道有一批孩子跟普通小孩不一样,他们更加聪慧。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杨振宁建议开设少年班这一特殊教学形式。

同时,他还设立了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等,用于激发青少年创新活力,让他们不要仅仅关注书本上的死知识。

其次,杨振宁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也做出贡献。

1971年,美国即将归还日本冲绳地区的领土托管权利,其中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权问题产生了国际纠纷。一批爱国的留美学生掀起了“保钓运动”。

杨振宁和一批华裔老师在美国各地做演讲,大大提高了这次运动的影响力。他们鼓励到场“保钓运动”的学生,赞扬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美国参议院“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他整理了大量关于钓鱼岛的历史资料,来力证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一事实。

别的,他积极推动中美建交。中美两国几十年的隔阂,相互都十分陌生,所以建交过程陪同着诸多试探。作为华裔,他比一般人更熟悉中国。

所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振宁除了作为学者访华之外,还负担了中美沟通桥梁的责任。

不得不认可,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真正的爱国者绝不会因为一个国籍而畏首畏尾。因为一个国籍而评判一个人是否爱国实在太过片面。

在杨振宁脱离中国国籍时就答应过,如果一个物理研究项目是用于针对中国的,他绝对不会掺和,永远不会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作出对中国有害的事情。

而杨振宁在作为华裔的几十年间,我们亲眼所见,杨振宁先生确实在履行他的答应未曾损害中国国家利益半分。

在加入美国国籍后,他拿到了更多的科研资源。这些资源在一定水平上也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更大的贡献,提升了中国现代科学水平。

乐成实现了最初的愿望,通过舍弃一些外在的东西,带来了更多实际的资助

最大的贡献

2021年,杨振宁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彼时的杨振宁先生已经99岁,脸上也长了不少老人斑,然而他的精神气很好。当记者问道:

“您认为您这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杨老毫不犹豫答道:

“我这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资助中国人克服不如人的心理。”

他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在上世纪中叶,中国尚未从长达百年的积贫积弱中走出来。

中国人被戏称为“东亚病夫”。“愚昧、落后、贫穷、饥饿”是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近代的中国一直在挨打,近代化是被迫起步的,时间也很迟。所以,近代中国在现代科学的研究非常落后,技术人才也都是靠外聘。连好一点的武器大炮都是引进的。

那时候的新中国,只能制作桌椅板凳,种种庄稼以及面粉、纸张这种基础的加工品。

但是在重工业方面,却有很大的欠缺,汽车、坦克、飞机等大型机械根本造不出来。

重工业的不发达让中国人说个话,腰板不硬,打个仗,底气还不敷。这些都是因为中国的现代科学水平低,没有措施实现现代机械的更新换代,只能依靠进口。

国不强民不富,让中国人很自卑,在国际科学研讨会上也没什么话语权。可是在1957年,杨振宁以华人的身份拿下了诺贝尔奖。

无数国人为之雀跃,因为这乐成冲破了西方认为中国人不擅长现代科学的刻板印象。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科技水平有多蔑视呢?

当年,中国凭一己之力引爆了原子弹,却被外国媒体放肆宣扬肯定有其他国家的到场,完全不相信中国的科学家能研究出原子弹来。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中国科学家能在科学领域取得非凡成绩。可是杨振宁率先做到了,用实力打脸了无数看中国笑话的人。

青年学者无一不引以为傲,并以此为动力。

看吧,中国人也可以!就算现在国家有些落后,但是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一样可以逾越某些大国,取得重大的研究结果

杨振宁先生一生成绩无数,不管是学术上还是教育事业上,都不可计数。可是他觉得自己为国人做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给了国人自信。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潜力是无限的。外人说自己不可,那可能不是真的。但自己都觉得不可,那便是真的不可了。

杨振宁作为中国现代科学第一个取得里程碑成绩的科学家,给国人带来的鼓舞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鉴于他在学术上和对国家的诸多贡献,在他移民回国第二年,中国科学院就授予了他院士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有多高?它是中国所设立,只会授予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过突出学术结果的学者,是最高学术称呼

一个大学的科研实力,简单点看这个学校有多少个院士。

亲戚孩子选专业搞不清楚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是哪个?这个很容易,直接看学校的院士在哪个专业,绝不会弄错。

关于他移民回国,也有很多人去指责,诸如“你是不是回来养老”这样的话。

很多激进的爱国者都拿这个批判他,认为他在可以搞研究的几年都给了美国,在年老力衰了又选择回来。

加上,晚年的杨振宁娶了翁帆,一个小他五十多岁还优雅大方的女人。于是,私生活也成为抨击他的一种理由。

可是他们没有想过,不管以何种身份,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都没有停止过。

他虽然已经不在科研一线活跃,但一位世界顶尖物理学者的建议,也足够让中国物理学界少走很多弯路。所以,我们应该感到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