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小菌菇是如何撑起“中国食用菌之都”
蘑菇排、蘑菇肉、蘑菇肉丸、蘑菇酱等产品均采用古菌制成。林荣生 摄
据介绍,公司引进了全不锈钢装饰的十万级GMP(国际良好生产规范)生产车间和进口全自动生产线。 已开发出20余款素食产品,旨在打造“现代农业+加工中心+中央厨房+电商+消费体验为一体的食用菌调理菜行业发展新模式”。
“我们有很强的连接农户的能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多元化的饮食选择。” 苏氏时代(福建)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德华1日表示,公司驻台技术团队为台湾同胞到福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闽台经贸深度融合,深化两地社会文化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1日,2023年宁德市委、市政府培训巡视工作活动走进古田县。林荣生 摄
当日,2023年宁德市委、市政府巡视工作活动走进古田县,检查古田食用菌百亿产业园(西区智慧小微园)项目、古田县古田制药生产线搬迁项目环翠屏湖文化旅游产业带基础设施完善一期(电动船舶应用场景示范基地)项目等。
以蘑菇为主的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 一朵小蘑菇如何撑起“中国食用菌之都”,成为人们增收致富的“幸福之花”?
菇农猴头菇倒置养殖喜获丰收。古田县综合媒体中心供图
一组数据可以窥见食用菌产业对古田的重要性。 2022年,古田县食用菌总产量91万吨(鲜品),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35亿元; 全县农业人口中70%的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供销业,70%的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业。 相关就业岗位和农民70%的现金收入来自食用菌产业; 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9年位居宁德市第一。
在古田县吉祥乡前龙村,高大的标准化蘑菇大棚鳞次栉比。 屋顶上的光伏板反射明亮的阳光,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棚内高高的木架上,摆放着一排排的蘑菇袋。
“新的蘑菇棚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蘑菇袋,而且人们在棚内操作也更加方便。” 前龙村蘑菇农户兰先生表示,他管理的30多个蘑菇棚完成一次采收,可收获干蘑菇2万多公斤。 猴头菇亩产超过6000公斤。 得益于蘑菇大棚改造项目,该村干菇农产量普遍增加了25%左右。
形状像绣球花的新鲜银耳。古田县综合媒体中心供图
据古田县志记载,早在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9年),古田县就开始种植香菇。 20世纪60年代初,古田人民开始用椴木种植银耳,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树菇生产的“五波浪潮”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古田县从原辅材料供应到科研、种子生产、种植、加工、销售、机械设备、技术推广的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升级,形成了古田模式“县工厂化”。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已被消费者认可,食用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应用前景。
“深化第二产业”是延伸食用菌产业链的必然之举。 为进一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食用菌精深加工水平,古田县着力打造百亿元食用菌产业园,按照“3+N”园区发展模式运作,正在建设东区、西区、北区三个食用菌加工中心。 以集中区和“N”个食用菌加工集群为主导的三链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平台。
其中,西区智慧小微园区紧邻城区,规划面积1702亩。 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建设的食用菌标准化厂房和企业建设的食用菌标准化厂房两大部分。 整个园区预计可入驻企业50家,创造就业3000人。 全部企业达产后,可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
考察古田县环翠屏湖文化旅游产业带基础设施提升一期(电动船舶应用场景示范基地)项目。林荣生 摄
记者了解到,园区不仅建设配套生产服务楼,还实行“管家式”贴身服务,打造居家式标准化园区; 引进9家龙头食用菌深加工企业,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以强链强链。 ,实现集聚发展、合作共赢; 鼓励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好的企业入驻园区,协同发展。
“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食用菌产业园百亿产值的目标。” 古田县政府副县长王六一表示,依托产业园,支持古田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