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记忆)北辛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区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分为两个区域:北辛文化馆和北辛遗址保护展示区。矗立在北辛文化馆前的雕塑,造型取自1978年在北辛遗址考古出土的北辛鼎……
矗立在北新文化中心前的雕塑,其造型取自1978年北新遗址出土的北新鼎,是7500年前繁盛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陶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鼎。 博物馆内的展览图文并茂,介绍了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北辛文化的命名和意义、北辛遗址的文物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等。
北新文物保护展示区位于文化中心南侧。 进入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石牌坊、文物保护碑和“北新文物”碑。 沿着步道向西走,可以看到许多修复后的半地下室。 风格的茅草屋。
与世界上大多数著名文明的起源相似,北新文明因水而诞生、因水而繁荣。 薛河是枣庄、滕州地区的母亲河,孕育了这里灿烂的北新文化和农耕文明。 雪河南岸是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东临龙山,北临雪水河。 可耕、可狩猎、可捕鱼,为北新先民提供了适宜的聚居条件。
北新遗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1964年在薛河两岸文物普查中发现的。 1978年秋至次年春,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蛤器等。 经科学测定,牛角器等器物距今约7500年至8400年,是大汶口文化的源头。
北新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居住区内有明显的柱基痕迹,这说明当时的房屋是半穴居式的茅草房,有墙有顶,可以遮蔽风雨。风吹雨打,冬暖夏凉。 同时,在居住的部落周围还有战壕,以防止野生动物的入侵。
北新遗址创造了16项文化杰作和文明源泉:最早的部落、最早的农耕文明、最早的家庭养殖、最早的渔业生产、最早的制陶技术、最早的文字符号、最早的厨房革命、最早的服饰文明、最早的酿酒技术、最早的丧葬礼仪、最早的房屋建筑、最早的母系氏族、最早的古薛文化、最早的城邦文化、最早的大汶口文化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