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张时代考卷,当代青年应该如何作答?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张时代考卷,当代青年应该如何作答?2023年,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出品……
11月8日,《中国现代化·青春的答案——我比以往更懂你(第三季)》系列短视频《大运河上的“数字桥”是什么样子?》正式上线。视频,青青的“答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项目负责人黄硕、AI数字人小青带领大家打卡浙江杭州拱辰桥,看看大运河上的“拱辰桥”,“数字桥”长啥样?
千年运河,绵绵不绝。 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采用裸眼3D技术建造的拱辰大桥跃过运河,连接古今,惊艳世界。 有着392年历史的拱辰桥全长约92米,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象征。 为了让这座大运河遗产地“活起来”,杭州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联合浙江大学启动了拱辰桥数字化保护项目。 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利用无人机、摄像机、大场景3D激光扫描仪等多种设备,将拱辰桥搬入数字世界,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3D建模、3D动画进行还原生产。 其“前世今生”。
作为黄硕的好帮手,AI数码人肖青向大家介绍,三维动画展示了拱辰大桥从选址、围堰到打桩、施工、填石的全过程。 拱辰桥3D数字化项目成为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案例之一。
那么拱辰桥的数字化成果有什么作用呢? 黄硕表示,数字化成果为考古研究、历史研究、文物保护、公众教育、展览展示等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托成果,杭州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正在建设中。建设“数字化智能运河管理系统”。
数字技术以科技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活水激发文化创新,赋予文化遗产新生命。 青年通过文化自信和自我提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作为文物数字化研究者,我们有责任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黄硕说。
现代快报+记者赵丹丹
(纪林乔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