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甲骨文为何是“世界的记忆”?专访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

甲骨   汉字   文字   识字   学者  
财经网 2023-11-30财经热点
甲骨文内容丰富、价值非凡,为研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于人类文明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确是“世界记忆”。……

——独家专访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碑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姜玉斌

中新社记者 范中华

甲骨文学院计划__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

120多年前,甲骨文重新出现在世间。 他们以成熟的文字体系,勾勒出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印证了一个真实可循的商代。 被誉为“一块震惊世界的甲骨文”。 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目前,甲骨文被破译的还不到三分之一,破译任务变得越来越困难。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甲骨文解读杰出成就奖”。 迄今为止,仅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碑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姜玉斌获得该奖项。 甲骨文的解读有何难点? 甲骨文的破译对世界有什么价值? 近日,中新社《东西问》对研究员姜玉斌进行了专访,对此进行了解释。

访谈实录总结如下:

中新社记者:目前未知的甲骨文解读有哪些困难? 如何判断一个陌生的甲骨文是否已被正确、完整地解读?

蒋玉斌:认识一个汉字,必须从“形、声、义、用”四个维度出发。 三形、音、意都很​​容易理解,而词的功能是指一个词的功能。 例如,现代汉语中的“花”字不仅有花的意思,还有花钱、花钱的意思。 甲骨文也是如此。 如果甲骨文的形、音、意、用都清楚了,就可以说是解释清楚了。

在许多甲骨文中,只能看到字形,但其结构、确切的读音、意义和用法并不清楚。 学者要做的就是全面收集和分析已知信息,为研究和解读创造条件。 比如我研究过一段甲骨文“笨”。 该词的字形很明确,但对于它的发音、含义以及如何使用,学术界还没有普遍接受的观点。 此字所在的甲骨文约有10处,主要放在方国名之前(如“玉方”、“一方”)。 这些已知信息是解释该词的起点。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接触大量的相关信息,考虑多种可能性,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就这个词而言,学者们已经准备了几十年。 十几年前我也关注过,连接字形,总结词库,但始终缺乏关键证据。

_甲骨文学院计划_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

甲骨文中“屯”字解读的关键证据之一,是一块写有“春”字的甲骨(《吉林大学甲骨文集》第421期,吴振武主编,上海古籍)图书出版社,2021)。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对包括这个词在内的文盲字的长期关注和思考过程中,一些关键证据终于浮现出来。 首先,古汉字中的“春”字一般包括“屮”(草)或“木”、“日”、“屯”,表示草木初生的春天,“屯”用来表示草木生长的季节。指示发音。 例如,有一种古体将“春”写成“萅”。 甲骨文中的“泉”字,有的将“屯”字写成这种不知名的字形。 同时,甲骨文也常用“屯”来直接表达春天的“春”。 从上面的替换可以推断,文盲字相当于“屯”。

_甲骨文学院计划_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

左图是甲骨文中刻“春”字的彩色照片,中图是甲骨文中“春”字的复制品,右图是甲骨文中的“屯”字甲骨文中的“春”字。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但在“屯鱼坊”、“屯一坊”等主要用语中,“泉”、“村”、“站”等含义并不合适,其用词仍有待探讨。 “屯”是“春”的声符,“春”是“傻”的声符。 “愚”字,古有骚乱、动乱之意。 例如,“屯”用作“愚”,“屯(愚)欲方”、“屯(愚)一方”指的是动荡的愚方和一方,其语义是平滑的。 同时,这种表述也见于西周青铜器铭文(愚怀义)、传世古籍(愚满经)、出土的战国竹书(愚邦)等,以及古代的书写方法。 《说文解字》中的“蠢”也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证据链。 至此,甲骨文中“笨”字的形、读音、义、用都已经清楚了。

_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_甲骨文学院计划

刻有“屯(愚)于方”的甲骨文,甲骨文询问是否有动荡的于方入侵西域,商王发兵征伐,能否得到保护并取得胜利(《甲骨文》)铭文集补》11242)。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回顾研究和解读的过程,我们发现,打开关节的关键证据往往是隐秘的,需要仔细观察、仔细分析,甚至需要一些发现的机会。 甲骨文检验解释的主要难点就在于此。

中新社记者:与甲骨文同时期书写的金文,后来演变成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最后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汉字。 甲骨文和金文有什么关系? 甲骨文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蒋玉斌: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大致是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的。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在青铜器上刻金文、在玉器上刻玉文、在陶器上刻陶文。 它们属于同一文字系统,同为早期汉字,但由于使用场景、书写工具、书写载体等因素,各有特点。

青铜铭文出现于商代中期,盛行于商代后期,西周、东周时期达到鼎盛。 青铜器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铭文也比较正式。 大多是用毛笔在模具上书写,然后铸在青铜器上。 字体又粗又胖又圆。 甲骨文是在甲骨卜辞的特殊背景下出现的。 大多数占卜记录都刻在坚硬的甲骨上。 书写手法往往是细细的、多向折叠的,字体也被简化。 与金文相比,它算是一种世俗的风格。 甲骨文和金文中同一个文字的书写方式可能在形式上存在显着差异。

_甲骨文学院计划_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

“屯”字的演变是这样的:1、2为甲骨文,3、4为金文,5、6为篆书,7为隶书。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商代晚期,虽然青铜铭文已盛行,但铭文内容较为简单,长度不超过40字。 但同时期的殷墟甲骨文材料更为丰富,总数约为70万至80万字,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 最早的系统化、规模化的汉字资料。

从目前的发现来看,西周初期以后,在甲骨上刻字占卜的传统很可能被废弃,“甲骨”文字似乎已经消失了。 但这只是书写形式上的改变。 古代汉字系统,最初以甲骨文、金文等为代表,继续以金文等为代表,并延续至今。

中新社记者:破译的甲骨文告诉我们哪些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历史内容?

蒋玉斌:甲骨文是在占卜场景中产生的专业文字,附着在甲骨这一占卜遗物上。 当时的人们会把自己觉得无法控制的东西写在甲骨文上,让神通过占卜来做出判断,并记录下占卜的结果。

甲骨文是有关占卜的专门文献,因此并不记录一般的一切。 但甲骨文的占卜事项较多,内容十分丰富,如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奴隶的控制与逃亡、天气对农业活动的影响、商王对贵族的任用、天象的吉凶,以及生育能否顺利、是否会发生疾病等。 由于古籍中对商代的确切记载非常有限,甲骨文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新资料,极其珍贵。 例如,甲骨文中发现了“星随夕”字样,这是中国最早的流星雨记录; 有的甲骨文记载了十天内的天气情况,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气象记录。

_甲骨文学院计划_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

左图为记载月食的甲骨文(《殷期重光》十二),右图为甲骨文“行书熙”三字。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外,甲骨文在提供历史证据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司马迁《史记·殷本记》中查到商代,但近代却受到质疑。 甲骨文记载了很多商王的名字,有些名字组成序列可以还原商王的血统。 王国维等学者利用这些资料,证实了《史记》所记载的商王世系大体可信,纠正了一些错误,证实了商朝的真实存在,将中国值得信赖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 。

_甲骨文学院计划_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

甲骨记录了中国最早的“车祸”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甲骨卷》56)。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新社记者:目前甲骨文的解读现状如何? 您认为继续研究它的价值是什么?

蒋玉斌:甲骨文约有4000字,其中已发表并被认可的约1160字,占不到三分之一。 识字的汉字虽然不多,但大多是常用字,遵循“齐普夫定律”或“汉字效用递减定律”。 这些识字字对甲骨文文本的覆盖率很高,可以一般阅读。 文盲词中,很多只出现一两次,而且很多是人名、地名、祭祀名等,对阅读课文影响不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继续研究甲骨文的意义下降了。 还有很多文盲字值得研究,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字,比如“剉”字后面的“彡”字,在甲骨文中出现了2000多次,但至今尚未被破译。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__甲骨文学院计划

甲骨文中出现超过 2000 次的文盲角色。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研究和阐释是甲骨科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通过解释一个单词,一个人也许能够阅读大量材料。 俗话说,“对一个词的任何解释都是一部文化史”、“解释一个词就像发现一个新星球”。 还有一些汉字,虽然出现的很少,但经过检验和解释,还是可以找到汉字发展的“源头”的。 因此,甲骨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用常用与否、用字频率来衡量。 希望每一个角色都能得到阐述。

中新社记者:甲骨文作为一个古老的汉字,为什么是“世界的记忆”? 在甲骨文的解读方面,中西学者有哪些不同的视角可以互相借鉴?

姜玉斌:甲骨文是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古典文字中唯一的自创文字。 其他自创文字,如古埃及神圣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等,由于使用群体和文化的剧变,最终成为“死文字”。

源于甲骨文的汉字得以流传下来,一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与汉字共同发展; 其次,汉字本身具有稳定、紧张的结构。 大多数汉字是由意义符号和音符组成的。 音符通常是独立的字符,常常在发音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起到发音提醒的作用。 这使得汉字在经历朝代更迭和文化融合时,仍然履行着“异地传、异时留”的基本功能,能够不断接受和表达新的内容,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汉字的这些特征可以追溯到以甲骨文为代表的起源时期。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世界文字发展史具有特殊意义。 同时,甲骨文内容丰富,价值非凡,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它们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确实是“世界的记忆”。

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希望通过甲骨文来了解中国早期文明。 中国学者对甲骨文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如文字本身的形、音、义、用法等; 以甲骨文为语料研究早期汉语的特征; 以甲骨文为史料,探究商周时期的社会历史; 并将其与器物学相结合,研究甲骨的加工和使用、甲骨文的产生和呈现等。国外学者的研究也为甲骨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日本学者对资料的整理和整合非常严谨、细致,而欧美学者往往从新的角度提出创新的想法。 例如,甲骨文中的“气”字常作为虚词出现在一对正反两面发问的甲骨文中,如“本月会下雨”、“本月不下雨”等。这个月。” 美国学者Paul Serruys发现,在反真占卜词中,如果一个句子中使用了“气”,而另一个句子中没有使用“气”,则使用“气”的人所说的事情通常是占卜者不想看到的事情。 的。 这不仅推进了甲骨文语法的研究,而且为我们检验其他文本提供了积极或消极语境的定义,这一点非常重要。

甲骨文学院计划__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

与真中的“气”相对,甲骨上刻有“本月会下雨”和“本月不会下雨”(甲骨文集12487)。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甲骨文考证涉及文字的前世今生、语言的演变、文献的变迁,需要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这是中国学者的优势,迄今为止的考证成果主要是中国学者做出的。 国内外学者各展所长、取长补短,一定能够很好地解读和传承甲骨文的“世界记忆”。 (超过)

受访者简介: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__甲骨文学院计划

姜玉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碑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碑文研究会理事,中国碑文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甲骨文等古代文字研究。 出版《殷商子甲骨文集》等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 曾获第一批甲骨文解读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