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聚焦实战实训提升打赢能力(强军路上)

官兵   指挥   实战   作战   演练  
财经网 2023-12-11财经热点
聚焦实战实训 提升打赢能力(强军路上)天寒地冻日,正是练兵时。全军各部队牢记习近平主席嘱托,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刻苦开展训练,在风雪严寒中砥砺血性胆气、锤炼过硬本领……

天气寒冷,又到了军事训练的时间。 全军各部队牢记习近平主席指示,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刻苦训练,在风雪严寒中磨砺胆识、磨练本领,为决胜未来打下坚实基础。打赢新时代战争,履行新时代使命。

本期国防版,我们走访四支基层单位,记录呈现一线官兵科学利用冬季严寒天气进行实训、苦训强军的做法。

- 编辑

第78集团军某旅——

在风雪中战斗磨练你的技能

记者 李勇毅

寒冷的冬季,北疆某地最低气温降至-20摄氏度。 清晨,风寒如刀,第78集团军某旅营区上空响起紧急警报。 一场严寒条件下的战备演练开始了。

穿上搭载装备、领取武器装备、分发战备物资……该旅官兵迅速反应,迅速按照计划完成行军梯队编成,徒步向目标地区挺进。 山林雪原中,身着白色迷彩服的官兵快速行进,呼出的滚烫气息化为雾气,融入到广阔的雪原中。

“前方侦察队报告,在西南500米处发现一小群‘敌特’。” 部队离开营地不到10分钟,一场遭遇战突然爆发。 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指挥员沉着指挥,迅速调兵遣将,歼灭来袭的“敌人”。

“敌方空中侦察。” 这边的战斗还未平息,那边的防空警报突然再次响起。 官兵紧急撤离躲藏,瞬间消失在雪原之中。 指挥员利用观察设备观察周围情况,同时根据各方信息分析战场形势,迅速做出判断、调整部署。

经过两个小时的行军,天空开始飘落雪花。 刺骨的寒风、复杂的地形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对官兵来说是不断的考验。 尽管他们的防寒口罩和睫毛都已经结满了霜,但他们依然精神抖擞,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队伍中,几名官兵拿着相机采集图像,时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 经询问得知,他们是本次冬训的数据采集者。

“人员、装备、环境等各种因素每年都在变化,作战数据的更新收集至关重要。” 数据采集​​员朱鲁军告诉记者,冬训期间,他们对人员的耐寒能力、作战水平、武器装备性能基础、实战射温等实战数据进行更新和收集,帮助部队识别严酷天气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人员和设备的寒冷条件。

雪越下越大。 到达休息区时,官兵们刚刚喘了口气,“敌情”又来了:“东北六架‘敌机’来袭!” 指挥员果断下令:“打击人员!准备空袭。” 射击!”官兵立即撤离,躲进雪原,防空分队立即瞄准目标。接下来,“敌”卫星从上空掠过,设备受损,穿过了“敌方”卫星。 “毒”区……战斗激烈,硝烟弥漫。

“战争不分季节,战场不选择环境,必须紧扣实战,不断提高‘制胜基础’。” 该旅领导介绍,本次冬训遵循专题化专项训练模式,依托陌生战场环境,围绕10多个冬训重点难点专题进行训练,全面提升部队履职能力严寒条件下的多样化任务。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

协同演练,跨洋磨剑

记者 金正波

冬季,渤海某地海浪翻滚,寒风裹着雪花。 北方战区海军成都、开封舰支队组成编队,正向任务海域航行。

“前方发现‘敌方水面舰艇’!” 急促的战斗警报突然响起,一场演练拉开了帷幕。 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编队官兵响应命令,迅速赶赴战斗阵地,进入战斗状态。

雷达在旋转。 成都舰率先锁定目标,并通过数据链将目标信息传输至编队。 开封舰根据目标信息调整航向,占领有利攻击位置,准备发动多方位火力打击。

“发射!” 编队舰艇抓住了那架稍纵即逝的战机,并用主炮攻击了“敌舰”。 刹那间,枪声隆隆,硝烟弥漫海天。 在强大火力的持续攻击下,数道水柱从海面升起,“敌舰”被成功击毁,消失在雷达显示中。

“保持警惕,继续观察海空动态。” 作战指挥室内,官兵们并没有沉浸在暂时的胜利之中,而是不断搜寻可疑目标。

“发现‘敌机’飞近我,遭遇强电磁干扰,跟踪不稳定!” 作战指挥室里,键盘敲击声、收发指令声此起彼伏。

“施放烟幕弹!” 编队指挥员立即根据当前情况下达了命令。 编队舰艇迅速投下多个烟管,烟雾覆盖海面,形成了遮蔽区域。 “敌机”乘虚而入,愤然撤退。

寒风在海面上呼啸,随着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大,急促的海浪不断地拍打在甲板上。 “锚定打赢未来战场,必须推动作战训练深度耦合,利用复杂的特殊条件和环境,提升海上作战能力。” 编队指挥员表示,本次实战演练,他们将战术作战场景和武器实际使用贯穿始终。 真实危险的训练环境旨在最大限度地缩短训练场与战场的距离。 官兵在险情、险境、困难中不断磨练意志和本领,在复杂环境中不断磨练应急作战能力。

“鱼雷攻击!” 空中的情况刚结束,水下的“敌情”就被发现了。 指挥员在指挥舰艇进行大角度操舵机动和避让的同时,组织实施水声对抗。

“发射!” 随着编队舰长一声令下,数台水声对抗设备轰鸣而出。 过了一会儿,声纳部分传来报告:“鱼雷噪音消失了。”

海天战舰驰骋,刀剑磨砺。 该支队作战训练科参谋表示,本次训练,组织多艘舰艇在严寒环境下开展了编队舰炮入海射击、水声实战射击等20余项高难度训练课程。对抗装备和近距离火力反击。 整个过程是随机的。 嵌入临时指导和特殊情况,有效检验和提高指挥员的决策指挥能力以及官兵的应急反应和协调能力。

空军某旅地导——

专注实战,赢在天空

记者 金正波

雷达旋转,导弹立起,附着在设备外壳上的雪花摇落到地上……初冬时节,雪域高原某个地方的气温已经降到了-10摄氏度以下。 西部战区空军某地导旅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在风雪中举行。 比赛在严寒中展开,多个导弹阵地吹响号角,数百名官兵携枪弹药奔赴战斗阵地。

冒着雪雾,野外设立了指挥所。 战斗信息在这里实时收集。 经过信息处理后,形成视觉图案并显示在屏幕上。 首次担任主战号手的绘图员刘嘉欣,手里拿着尺子和笔,伏在办公桌上,手指在1平方米的地图上快速移动,迅速标记出空中位置和位置。使用一串数据来勾画弹道轨迹。

翻看训练日志,入冬以来,该旅围绕参谋操作、通信保障、目标快速搜索发现、抗干扰作战和快速机动转移能力等科目开展了多次针对性、专业化训练,提高严寒条件下应急处置水平。 快速提高。

雪花飘落,战车驰骋。 刚刚接到命令的作战训练参谋王小龙,不断更新作战预案和预案,乘车奔赴多个任务区跟踪训练督导,还不时通过广播进行临时指导。

“我们的位置被雷达照亮,位置暴露了。我们立即机动移动。” 接到危险信号后,某营指挥员立即组织装备撤离、伪装防护、机动行军。 几分钟后,所有装备和车辆都组织完毕,滚过厚厚的积雪,如钢铁洪流一般向准备阵地驶去……

训练就是实战; 努力练习就意味着胜利。 进到新的位置,寒风呼啸,泥土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踩上去嘎吱嘎吱的。 极端的环境、高强度的任务,让战士毛红宇有些不知所措。 他的嘴唇变黑,呼吸粗重。 但短暂休息休息后,他一咬牙,冲到战斗阵地控制装备:“全营一枪,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某营营长表示,强化预判敌情变化的能力,灵活开展特情处置,一一挑战难点科目,在日夜考核中开展10余场实战训练。 官兵们越冷,就越往前走。

“发现‘敌机’!” 部队刚刚部署好装备,雷达舱里传来了空调的声音。 顿时,阵地上硝烟弥漫,官兵的战斗热情升至高点——“一定要把‘敌机’打下来”。

“轰……” 在全营的注视下,一枚导弹冲天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白色的轨迹,直奔目标而去。 几秒后,爆炸声响起,中远距离战斗距离拦截成功!

傍晚时分,气温已降至近零下20摄氏度。 值班的哨兵眼睛明亮地环顾四周,丝毫不敢放松。

高原上空,激烈的电磁对抗,较量无声无息; 雪山脚下,导弹矗立,长箭呼啸冲天……每个军营都洋溢着冬季军训的热情。

武警西藏总队某支队——

挑战极限,锻造特战顶尖战士

记者 李卓尔

深冬的雪域高原,天气严寒,滴水结冰。 藏东某地,接到领导命令后,武警西藏总队某支队特战队员全力奔赴山区,一场反恐抓捕歼灭作战演练随即展开。

攀登雪山、跨越冰川、冲险坡……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跑,特战队员完成武装越野、悬崖速降等科目,顺利到达休息点。

然而,原本应该在休息点等待的后勤团队却不见踪影。 原来,这次演习是以“孤军深入歼敌”为背景的。 官兵不仅要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区追踪数天,还要在野外自力更生,最终将“蓝军”全部歼灭才算成功。成功的。

这让第一次参加演练的特战队员刘建坤感到惊讶。 他又累又饿,没想到连一顿热饭都吃不上。

“战场条件瞬息万变,一名合格的特种作战队员必须能够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团队负责人吴亚菊经验丰富。 他很快将队员分成了集水组、捕食组和生火组。

很快,取水队取来冰块,将其融化,然后通过三角巾、木炭、棉花和纱布顺利过滤饮用水。 然而,生火队却遇到了麻烦。 由于空气稀薄,大家几次试图钻木头生火,但只看到一丝火花,未能顺利生火。 看到剩下的休息时间不多了,特战队员扎西突然想到可以利用炽热的阳光透过凹凸镜生火。 最终,大家齐心协力,顺利完成补给,继续向山区腹地进发。

顶着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又行进了几个小时,特战队员们终于在一处山洞附近发现了“蓝军”留下的痕迹。 通过无人机侦察明确火力点、人员数量、位置信息后,分批向山体包围。 他们利用天然山沟隐藏行踪去接“敌人”。 在引爆炸弹的掩护下,他们迅速闯入山洞,击败了“蓝军”。 他措手不及,完成了一场漂亮的俘虏歼灭战。

夜幕降临,奋战10多个小时的特战队员们已经接近生理极限。 一到达露营地,他们就接到了进行夜间压力训练的命令。 “还有几支残敌正在向西南山谷逃窜,我命令你们的部队继续追击!” 还没等片刻休息,下一场战斗就紧急开始了……

在废弃的泥屋里,大家需要在10分钟内识别、记忆“蓝军”电话联系单、营地部署图等作战信息,并回答试卷上的问题。

“在高寒缺氧的条件下,我们设置困难条件、设置危险环境、设置真实情境,通过持续作业,挑战特战队员的生理极限,从而将他们训练成顶尖高原具备全面素质并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特种作战士兵。” 分队队长说道。

(陶理、马玉斌、邓东志、张凯、蒋国宇参与撰稿)

《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0日第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