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追寻极地之光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馨德

南极   科学   考察   极地   强国  
财经网 2023-12-17财经热点
“总书记的回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会带着这份最振奋人心的嘱托,不怕吃苦、迎难而上,圆满完成这次科考任务。”北京时间12月15日……

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复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武汉大学师生代表。 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希望全校师生始终心怀‘国家大’,继续努力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建设教育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_苍穹是谁写的_找一下苍穹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引发的思想共鸣,在极寒之地激起了鼓舞人心、温暖的力量。

40年来,武汉大学师生坚持参加南极、南极科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完成了一系列科考任务,传播了中国和平利用极地的主张地区,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做出积极贡献。

在不断奋斗中追寻极地之光

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员耿童:我们将秉承武汉大学老一辈极地人的科学精神,继续努力

今年10月20日,李雪平、张保军、耿桐、褚新德四名武汉师生在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出征仪式上庄严宣誓。 他们分批南下,与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一起,执行监测南极海平面变化、建设南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跟踪站、监测冰川变化等科考任务。

4名武汉人按照统一安排分批南下。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8日上午9点左右,极地科考船“雪龙”号鸣笛抵达赤道,开启南半球之旅。 北京时间11月24日晚,执行我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二号”与“天惠”船离开锚地,穿越“咆哮”西风带出发。

12月12日以来,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员紧张有序地执行雪龙号破冰船卸货任务。 此次卸货是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考队首次大规模作业。

卸载的物资包括业务科研物资、后勤保障物资、建筑材料等,将由KA32直升机吊运至内陆出发基地。 物资集结完毕后,来自昆仑站、格罗夫山等地的内陆科考队员将驾驶雪地车队继续南下。

“总书记的回信是关怀备至、深思熟虑、鼓舞人心的。作为一名从事国际法研究的学者,我通过学科融合的研究实践,逐步进入极地法治领域。我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法治人才,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政策咨询、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懈传播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中国主张。李雪平说道。

“我要用知识和汗水浇灌青春的梦想,用国家的重大事业磨练科考真功夫,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极地事业做出贡献。” 楚心德会看回信。 一遍又一遍地。

“我和中山站的队友都非常惊讶和鼓舞!”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武汉大学师生代表回信,耿童非常高兴:“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负众望,一定完成这次考察任务。”妥协! 我们也将秉承武汉大学老一辈极地人的科学精神,继续努力,更好地发挥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在极地研究中的作用。”

通过刻苦努力培养优秀技能

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员马媛媛:533天,三年博士生涯一半时间在南极度过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二号”从上海出发。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2019级博士生马媛媛随团队出发,前往中山站执行越冬任务。 开展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和GPS跟踪站的仪器运行和维护工作。 这是他第一次去南极,一待就是533天。 经历了两个夏天和一个冬天,他经历了极地的白天和黑夜……

玛妍园基地位于南极洲中山站,那里安装了极地中心激光雷达和武汉大学卫星跟踪设备。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维护和操作这些设备。 极地的天气变幻莫测,经常会遇到暴风雪。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考察是在2021年5月,极夜期间,我们遇到了非常极端的暴风雪天气,平时我们的考察都是固定路线的,但那天的风雪覆盖了路线,不仅无法找到路上,大家都被困在雪里了,幸好同事把我拉了上来。”

恶劣的气候条件不能成为科学追求的障碍。 经过三年的博士学位。 南极一年半,驻扎中山站的马媛媛表示,该站的科研设备齐全、齐全。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联系国内部门。 导师,及时沟通。 正是这样的环境,锻造了他不惧自然条件的坚韧,并专注于极地科学研究。 “南极的生活环境非常简单,没有其他干扰,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专注于科学研究,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经历。”

坚守初心勇攀科学高峰

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员杨元德:我去过南极五次,看到我国极地科考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授杨元德总共经历过五次南极科考。 2022年10月26日,作为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员,他乘坐“雪龙二号”从上海出发。 这是他第五次前往南极,参与中山站周边测绘、航空摄影测量等工作。 “我们获得的数据主要用于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南极冰川和海冰的影响,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自25岁首次踏上南极大陆以来,杨元德和他的团队在每一次科考中都克服了重重困难,积累了宝贵的极地经验。 “南极洲的天气常常很恶劣,有时风雪很大,能见度很低,需要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才能出门。在陆地上工作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安全。”脚以避免掉入冰盖的裂缝中。”

去年11月,杨元德作为第一作者完成论文《南极东部冰盖熊猫段的绝对重力测量》,发表在国内顶级期刊《科学中国:地球科学》上。 论文的数据来自他2019年随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科考期间,在南极内部冰盖上测量了全球首次远距离、高精度绝对重力值。 论文写道:“此次重力测量是国际上首次深入南极洲内部进行的冰面重力测量,获得了1240公里测线上的14个绝对重力和重力梯度以及冰面高程数据。”

对于这位曾五次去过南极的80后教授来说,南极科考之旅已经成为他日常科研的一部分。 “看到我在冰川和雪原上测量的数据真正应用于科研成果,是最有成就感的。 时间。”

回顾几次极地科考经历,给杨元德印象最深的是科考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科研能力的日益提升。 “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到罗斯海新站,中国建立的南极科考站越来越多,分布也越来越广。过去在进行科考时,科研任务,我们必须打电话,上网也很困难。如今,通讯越来越方便,船舶、飞机、科考基地等物资保障一应俱全。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探险能力正在快速进步。”

一封信胜过一千个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既是对武汉大学前期极地研究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国极地科技创新的展望。 中国正朝着成为极地探险强国之一迈出坚定的一步。

一批又一批科考队员深入险区,奋战南极冰天雪地,书写了我国极地科技创新的发展史。 他们将始终心怀“国大”,继续艰苦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建设强国作出新贡献。教育、科技、人才,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更大的贡献。

制片人:王斌

导演系统:岑卓

制作人: 洪岩

编辑:向秀康耀芳、邓国辉、林如风

协调员:罗峰

记者:邹敏王宇

美术编辑:姜岩

(长江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