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开放在即三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财经网 2023-12-19财经热点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开放在即三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新地标,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座“未来之城”即将“上新”。在皑皑白雪映衬下……

这三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成为北京副中心新的文化地标,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北京副中心的“未来之城”即将迎来“全新更新”。 在白雪的映衬下,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外观精致典雅。 预计将于本月底开放,等待观众和读者的光临。

三大建筑北临大运河,西临六环路高线公园。 隔着大运河面向行政办公区。 它们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中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设计方案是通过国际征集产生的,并由世界一流的建筑设计团队制作。 这三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成为副中心新的文化地标,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北京艺术中心

4134块折叠铝幕墙,每块都不一样

北京艺术中心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是副中心三大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工程。 北京艺术中心拥有三个独立的文化容器,即音乐厅、歌剧院和剧院。 加上小剧场和露天剧场,总座位数达到约5700个,与西长安街国家大剧院的规模相当。 相当。

北京艺术中心的设计理念来源于通州运河沿岸的古粮仓,有“文化粮仓”之称。 建筑的造型是最引人注目的。 其立面幕墙由折叠铝板组成“帷幕”,给人一种“帷幕徐徐拉开,演出即将开始”的艺术感受。 铝板下方布置有灯带,夜间可发出绚丽的灯光。 光彩。 优美的造型意味着更高的技术难度。 构成“帘”形的4134片折叠铝板幕墙,每一片都具有独特的尺寸和形状。 没有两块是完全相同的。 以传统的施工技术来衡量,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庆幸的是,现在我们有了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 北京艺术中心项目经理吴亮亮表示,依托“BIM+智能建造”的应用,建设者完成了BIM模型的搭建,并计算生成了各断面的处理数据。 各角点坐标位置均经过参数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机械化安装、智能控制。 所有部分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运河粮仓”优雅亮相。

北京艺术中心极致视听体验的背后,有声学、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等60多个专业系统、30多个学科。 北京艺术中心项目总工程师付亚迪表示,艺术中心的定位是世界一流的剧院。 基于高标准的声学要求、复杂的“楼中楼”主体结构、高难度的舞台工艺和建筑,项目团队制定了全专业、全要素、全流程的BIM+智能施工应用目标,以智慧影院为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数字化交付。

露天剧场将举办户外音乐会等

北京艺术中心由国家大剧院运营管理。 据北京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姜涛介绍,北京艺术中心的后台区域是共享的。 音乐厅、歌剧院、剧院、小剧场等都有自己的后台。 同时后台还可以共享,包括共享部分更衣室、通道等,更高效地利用资源。 “结合周边交通设施,我们制定了2023年至2027年的五年发展规划,逐步实现每年650场演出、600场活动的预期规模。这个体量与目前国家中心的体量基本持平。”表演艺术……” 江涛说道。

谈及国家大剧院的节目与国家大剧院的节目“区别”,姜涛表示,国家大剧院的节目会更加“严肃”。 北京艺术中心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一角,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空间。 ,为户外音乐节、沉浸式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天然条件。 在节目安排上进行创新,更多考虑年轻观众和家庭观众的需求,引入音乐剧、话剧舞蹈、沉浸式话剧等多元化表现形式。 露天剧场将举办户外音乐会等,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 气氛。 北京艺术中心还将融合运河元素、北京文化元素、京津冀地域文化元素。

北京艺术中心与国家大剧院、太湖舞台艺术中心共同构成国家大剧院“一剧场三地”发展新格局。 随着2023年北京艺术中心正式运营,国家大剧院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城同营剧院,总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拥有11个剧场等超过13,000个座位。 主体思想的剧院综合体。

12月22日,北京艺术中心将上演开幕剧——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 同日,北京艺术中心还将在歌剧院二楼观众厅举办“粮仓送祝福”、演出专辑销售、文创产品销售及纪念活动,结合舞台设计《运河歌谣》和特别布置的《运河市场》。 敲密封等活动。

北京市图书馆

安装全球首个超高玻璃幕墙

北京市图书馆是一座位于六环路边上的“书山智库”,也被称为“森林书苑”。 图书馆以“红印章”为建设理念。 方形、红色的造型犹如一枚玉印,印在城市的绿色心脏上,为爱书人营造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天堂。

图书馆的屋顶灵感来自于银杏叶。 形状各异的银杏叶营造出如同森林伞般的树状建筑结构。 阳光从银杏叶形屋顶的缝隙倾泻而下,玻璃幕墙将自然风光投射进建筑内。 坐在地板上的读者在柔和的灯光下会感到被大自然包围。

如何打造通透明亮的视觉效果? 一个面积达21800平方米、全球最大的无隔断墙的开放式阅读空间给出了答案。 该项目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座超高玻璃幕墙。 最高的玻璃幕墙高16米,宽2.5米,重12吨。 推动我国玻璃原片制造、高层玻璃深加工及胶合、超高幕墙施工技术跻身世界一流。 等级。

在图书馆标志性的山地阅读区,爱书之人可以坐在山中的“露台”上,享受“面朝山林,树下”的观影体验和被书包围的幸福感。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介绍,山地阅览区座位选择丰富。 楼梯区风景好,方便旅途中阅读。 平台区域开放,读者可以拾阶而上,观赏夜景中闪闪发光的北京。 艺术中心。

配备自动分拣机和智能送书机器人

北京市图书馆由首都图书馆运营,拥有座位2400个,藏书量800万册。 除了视线范围内的开架图书外,地下图书馆还藏有715万册图书。

传统图书馆使用密集的书架来存放书籍。 堆栈占用的面积太大并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北京市图书馆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全自动化智能机械图书馆。 拥有全国最大的单体藏书,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进深16米。 配备自动分拣机、智能图书配送机器人等设备,可实现图书自动出库、自动分拣。 自动处理。 读者通过智能桌面或手机完成图书馆图书的检索和借阅后,图书馆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从数百万册图书中的筛选,并将指定文献递送至读者手中。

北京市图书馆拥有全国首个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览空间,融合现代阅读理念和文献可视化技术,为读者提供集阅读、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全新服务。 “燕都印记”数字多媒体展独家打造了“北京建城三千年数字风景画卷”,将北京建城三千年、建都870年浓缩成一幅精美的工笔画。 读者可以以“千年一瞥”读懂北京的前世今生。

在少儿图书馆,除了提供专业阅读指导、特色阅读活动、丰富多彩的展览等传统图书馆服务外,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诸如智能展览和4D观看。 在智慧赋能、云连接的现代化图书馆中享受美妙的阅读体验。

元界体验区利用数字资源、数字资产和智能数据构建可视化数据景观,构建元界线下体验场景。 文化交流区不仅设有报告厅、文化沙龙、文化访谈等多个交流空间,还设有具有美术馆特色的展厅,常年展示书法、绘画、摄影、美术作品。 古籍图书馆是一座集古籍收藏、阅读、展示、修复、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博物馆。 读者可以拿起专业工具,跟随老师体验修复技巧。 艺术档案馆设置京音区、聆听区、观看区、自助体验区等,打造小型化、多元化的专业音像欣赏空间。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主楼242根柱基上安装了抗震垫,以保护文物。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的设计理念源自古运河场景中的船、帆、水三大元素。 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之中,使其成为镶嵌在城市森林中的“月亮”。 《古帆》和《运河船》。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由公共大厅和主楼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 建筑外立面主要采用石材、透明玻璃幕墙等天然材料,显得典雅大方。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东馆筹备处主任张宇介绍,北侧是观众共享厅,南侧是主体建筑。 观众共享厅的屋顶造型取自“船”,主体建筑的屋顶造型取自“帆”。 主楼高度高于观众共用大厅。 立面通过街道交叉口、檐篷、门楼等元素与水系结合,软化了建筑体量,形成了类似运河护岸码头的场景。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涉及声学设计、隔声技术等领域。 其中,主体建筑242根柱基均设有隔震垫,为文物安全增添了一层保险。

在地下室走廊中,靠近主楼基座的位置开设了两扇常规窗户。 透过窗户往下看,观众可以看到隔离垫。 为保障文物的绝对安全,新馆对整个主体建筑进行了隔震处理,242个柱座下均安装了隔震垫。 相当于将建筑物放置在隔震平台上。 一旦发生地震,隔离垫本身就会摆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波对博物馆的影响。 目前,全国范围内应用隔离技术的博物馆并不多。 在北京,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第一家。

将设立向观众开放的文化保护展区

张宇介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观众共享厅设有开放展览展示、餐厅、咖啡厅、报告厅、融合厅、教育活动等功能空间,可以满足博物馆开放展示的需求。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礼仪活动。 、文化创意配套服务等需求。

主要建筑区域由藏品仓库、文物修复、展示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等区域组成。 根据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合理设置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并结合社会教育功能设置儿童展厅和科普展厅。 其中,主楼一层包括两个临时展厅和一个仓库式展厅,二层为专题展厅,基本展示《北京与大运河》和北运河画卷,三层为专题展厅,主要展示《北京与大运河》和北运河画卷。一层是专题展览。 博物馆业务还提供培训、文化创作、文化交流等配套服务功能。

张宇透露,展品主要来自首都博物馆。 “去年我们还进行了全球征展,征集与运河相关的展品。我们也逐渐了解了国内外与运河相关的藏品,并将其加入到我们的展览中。” 他表示,首都博物馆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相辅相成。 首都博物馆主讲“首都”,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主讲“城市”。 两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

“为了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让观众增进对博物馆和文物的了解,我们结合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功能,设置了向观众开放的文化保存展示区,进一步加深了对博物馆和文物的了解。”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他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