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美香“和花”“思嘉”都是谁?

熊猫   视频   直播   饲养   自在  
财经网 2023-12-23财经热点
“‘美香’全家启程回国,随身行李——100公斤竹子、水果!”“‘萌兰’再现经典绝活‘一字马’。”“‘和花’吃播又上新!吃完笋笋吃苹果,嘎嘣脆!”“东北降雪,‘思嘉’玩嗨了!……

“‘梦兰’再现了经典绝活‘一字’。”

“‘娃花’是新美食节目!吃竹笋吃苹果,脆脆的!”

“东北下雪了,‘斯嘉丽’玩得很开心!这可能是‘南方人’第一次看到雪。”

…………

“梅香”、“梦兰”、“荷花”、“思嘉”是谁? 它们不是你我天天见面的亲朋好友,但它们的日常生活很多人都了如指掌——它们就是民间家喻户晓的国宝大熊猫。 从竹林中可爱无忧无虑的身影,到各种“萌”IP文创产品,近年来,随着直播、短视频的兴起和流行,大熊猫的热度飙升,已遍布全国各地。世界。 千里之外的人们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网上自慰”,大熊猫成为国际“顶级”明星。

放松可以治愈心灵

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信息以各种形式充斥着人们的时间。 在海量信息中,来自东方国家、被称为“最强治愈物种”的大熊猫,以其天真的形象和悠闲的作风而闻名。 生活节奏强势“出圈”,占领人们的手机屏幕。

“我经常在各个平台上看到大熊猫的视频,每次看到都会点进去。这些视频都不长,大多是几十秒甚至只有几秒,但充满了乐趣和乐趣。”可以说是‘最好的’。” 楠楠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 比起在手机上看文字,或者看一些有情节、有连贯性的视频内容,她更愿意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看看可爱的大熊猫。 “这让我偶尔可以‘逃离’现实生活。”

这些让人们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大熊猫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同情。 2017年,央视熊猫频道一段57秒的大熊猫视频在全球迅速传播。 视频中,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小熊猫“奇一”想要抱住饲养员的大腿。 忙着插竹子的饲养员把“齐一”扶到一边好几次,但它却无情地摆动着。 小短腿跑了回来,缠住了守门员的大腿不放。 “这个粘人的小东西”“每次看都会笑”“显然保姆需要一个助手,就是那种会放弃双腿抱熊猫宝宝的”……“齐一”的坚守引来不少评论来自网友。 这段时长不到一分钟的视频,国内外浏览量已超过11亿次。

“大熊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走红,首先与其扁平的五官和憨态可掬的动作密切相关。”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孟颖认为,大熊猫本身可爱的形象就很讨人喜欢,其与人类相似的表情和动作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被赋予拟人化的情感解释。 “此外,新媒体平台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大熊猫独特的生活节奏,它们与饲养员的互动充满趣味,对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

“熊猫界的女明星”、“阳光开朗的男孩”、“爱宝乐园的小公主”……喜爱大熊猫的人不仅对这些绰号耳熟能详,而且还能形容大熊猫的特点和个性。具有这些绰号的熊猫。 它比同龄的大熊猫要小,头和身体几乎连为一体。 当它坐下时,看起来像一个三角形的“娃花”,是一只辨识度极高的网红大熊猫。

“我喜欢看维卡的‘吃播’,我像饭团一样坐在那里,吃着苹果和竹笋,一口咬下去,脆脆的。不管饲养员谭爷爷怎么喊,我依然保持淡定从容。慢慢的而悠闲的节奏,似乎有一种淡泊世事的态度。” 楠楠也有自己的“熊”。

中国文学评论家协会理事胡一峰认为:“从人们给大熊猫起的外号可以看出,人们在故事中诠释大熊猫的自然行为,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投射到它身上。”可以说,大熊猫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同理心。”

慢直播让“看”大熊猫成为日常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9日晚,在美国的大熊猫“美香”和家人经过19个小时的飞行,顺利抵达成都双流机场,返回祖国。 这一消息成为当天的热点报道,有媒体在出发前就开始直播,全程追踪大熊猫一家的飞行状态。 从“美香”一家乘坐的“熊猫快车”专机,到陪伴大熊猫一家的100公斤竹子、水果、陪伴大熊猫一家的玩具,大熊猫的回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整个互联网。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大熊猫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大熊猫的日常生活以陪伴的方式自然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熊猫频道于2013年8月开播,固定摄像机百余台,高清信号2路,标清信号22路。 以7×24小时慢直播的形式,持续展现大熊猫的日常生活。 目前它在世界各地拥有活跃用户。 总人数超过5600万,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大熊猫主题网络直播社区。 熊猫频道副主任郭亚男表示,频道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一个模型,通过24小时直播详细呈现大熊猫的日常生活。 “我们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主要大熊猫,在围场周围设置了直播摄像机,转播室的同事会时刻观察大熊猫的一举一动,调整摄像机跟踪记录。放大和缩小,捕捉一些有趣的场景。”

当时,“慢直播”的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提出,但这种持久、沉浸式的直播方式非常契合大熊猫慵懒的活动状态,也满足了人们慢下来的需求。 “大熊猫的慢直播没有剧情、没有台词、没有理解门槛,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直播间,以低成本近距离接触大熊猫。同时,慢直播创造了一种“共同的存在感,让网友有存在感。参与感,让彼此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系。”孟颖说。

直播平台上,熊猫频道的导演也随时与网友互动。 郭亚男说:“有时网友会要求在镜头前看到大熊猫的某个部位的细节,或者想看某只大熊猫,我们会尽力通过镜头来实现。 ” 导演还会介绍大熊猫的名字和年龄。 等基本信息,及时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不过,随着大熊猫知识的不断普及,网友们经常在我们的平台上互相解答问题。”

除了不间断的慢速直播,一些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也会主动设置话题,从大量直播视频中挑选有趣的片段,或者专门拍摄大熊猫的短视频,并赋予其一定的主题生产和发布。

比如,新华社视频号发布的一段9秒的《大熊猫在山坡上悠闲滑草》短视频中,秦岭大熊猫“秦云”动作如丝般,“软萌”可爱,让网友们纷纷称赞。集体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视频点赞数超10万。 胡一峰观察到,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短视频大多呈现拟人化呈现、话题链接等特点,从而形成一些关于大熊猫的“热门表情包”,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网络传播。

“直播是图像时代的一种日常观察方式,而短视频则是日常观察中的‘奇观’片段的集合,创造出情感爆炸的效果。” 孟颖指出,目前并没有明显的一群人喜爱大熊猫。 带着界限感,他们会共同使用一些大熊猫的昵称,讨论有关大熊猫的热门话题。 没有非常规的风格符号。 群体的包容性和号召力非常强,这使得大熊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深入到了普通人的身边。 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奠定了基础。

促进民心相通的可爱大使

近日,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发布了一段俄罗斯大熊猫“丁丁”所生幼崽的爬行视频。 视频中,大熊猫宝宝用手脚在地上用力划水,得到了网友的祝福。 不久前,莫斯科动物园刚刚发布了一段大熊猫宝宝长牙的视频。 一时间,网友们加入了#莫斯科动物园看熊猫上瘾#的话题讨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年轻化、国际化、IP化的大熊猫作为一种不需要修饰的大众符号被广泛传播,成为海外认可度高、能代表中国的形象之一。

据郭亚男介绍,熊猫频道目前拥有超过3000万海外粉丝,互动性强。 “可爱、快乐、治愈是海外粉丝评论和讨论的高频词。 他们还会问一些小问题。 我们会定期收集它们制作科普解答视频。 为了适应海外传播,我们在海外平台发布的科普内容会更加基础,比如‘熊猫有多少根手指,尾巴是什么颜色’等。”

大熊猫是来自中国的礼物。 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以各种形式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晶晶”,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丙墩墩”和2023年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可爱”大熊猫曾是中国国内外交活动的重要成员。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冰墩墩”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开幕式上的“冰墩墩”玩偶被各国运动员拉着拍照长达数小时; 一名日本记者佩戴6个“冰盾盾”公仔徽章出现在现场报道活动,言语中透露出浓厚的“熊猫情结”……这些都不断促成了这只头戴冰晶大熊猫的走红在社交媒体上炮轰,甚至创造出“一手难求”的网络流行语。

“大熊猫憨厚、可爱、温暖,形象辨识度极高。 同时,它又是一种低语境的文化符号。 它体现了人类常见的情感,不需要太多解释,具有很强的沟通力。 可以有效缩小舆论差距。”孟颖说。

近年来,不少海外人士因大熊猫而结缘中国,通过近距离接触大熊猫了解中国文化。 今年成都大运会期间,熊猫频道邀请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塞浦路斯等国大运会运动员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体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体验成都美食和文化魅力,并制作了公益科普节目《滚动知识奇遇记》,国内外累计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郭亚男个人觉得,大熊猫是增进中国与世界人民联系的生动载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方式展示大熊猫的形象,能够讲述更多大熊猫背后的人和故事,展现科研人员为保护地球所做的努力。大熊猫这个旗舰物种所做的工作,更进一步。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大熊猫在社交媒体上的走红也激发了网络文艺讲述中国故事的灵感。 胡逸峰表示,网络文艺要立足我国独特资源,赋予大熊猫等文化符号新内涵,创造更多虚拟熊猫形象,讲好熊猫故事。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熊猫IP已经是全球资源。 网络文艺要牢牢把握民族文化符号的界定,坚持诚信与创新,紧紧抓住熊猫形象积极的文化内涵,采取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