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微短剧:“小程序短剧”是怎么炼成的?

短剧   视频   受众   导向   圈子  
财经网 2023-12-23财经热点
最近,微短剧在网上走红,这些视频作品不仅很有流量,还很能“吸金”,甚至在舆论场上出现“24小时充值破2000万元”“8天充值破亿元”之类的说法。据媒体报道……

流行的内容创作模式背后,普遍存在着优秀的传播能力,微短剧亦是如此。 这类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抓住观众的兴趣点和敏感点,符合很多观众的真实心理。

如今,很多年轻人在现实中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因此,上网看视频往往是为了放松,甚至寻求感官刺激。 而那些严肃的、教育性的视频,或者内容过长的影视剧已经不能满足上述需求了。 一些短视频制作者看准了观众的这种心理,通过各种看似荒唐、夸张的情节和表演,让观众沉浸在“白日梦”中,为自己获取流量和利润。 这类“白日梦”包括但不限于“甜宠”、“女婿”、“暴富”等情节。 它们看似“血腥”,却能让很多人上瘾。 再加上帅哥美女的表演,进一步强化了微短剧的传播能力。

虽然不少观众也知道,这类微短剧缺乏深刻的内涵,但就像看“肥皂剧”一样,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渐变得“高级”。 商家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一开始会让观众免费观看几集,等观众产生兴趣后,再开启收费模式。 熟悉网络小说营销模式的人都会熟悉这个“套路”。 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的“游戏”,但在市场上却非常有效。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支撑微短剧的巨大市场? 微短剧真的能持续流行吗?

微短剧版权方的一位编辑曾表示:“短剧的受众年龄在30岁到60岁之间,也有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同一群人。”以前看网络小说。” 事实上,很多微短剧的制作者在创作和投放作品时,准备充分,针对性很强。 这与其说是一种文学创作,不如说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为了流量和利润而制定的视频内容、风格和演员。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面向观众的市场产品,是专门为了迎合市场而制作的“爽剧”,是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价值而制作的“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谴责微短剧缺乏内涵和深度的声音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批评对象。 因为大多数微短剧本来就不是文学导向的,只有从市场产品的角度来看待它们,才能理解其背后的传播逻辑。 但我们不能因为微短剧让观众“过瘾”就忽视圈内的种种乱象,也不能对此盲目乐观。

微短剧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市场类型,短时间内大量资本涌入微短剧圈,势必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一些微短剧的质量相对较高,但也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甚至依靠“边缘游戏”、“软色情”来吸引流量。 还有一些微短剧的收费标准不合理。 价格太高但质量一般,让人有被骗的感觉。

一些微短剧制作者急功近利,想利用微短剧的火爆“赚快钱”,导致不少作品出现同质化、制作粗糙等问题。 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 商家想赚钱没有错,但要提供对得起观众的作品,做扎实的内容,精心构思剧情,提高演员演技,否则迟早会被市场抛弃。

从长远来看,微短剧要想真正实现长期的受欢迎目标,还需要修炼内功。 从业者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高行业自律能力,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随着微短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监管部门也需要做好引导——不是简单的支持或者打压,而是帮助微短剧行业营造合理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人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市场和尊重。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