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内财经

林义相:适度控制资本市场资金合法流出到个人要惩处

资本   市场   流出   减持   融资  
财经网 2023-10-25国内财经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刘辉

继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0月21日表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实施将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证券法起草组顾问、投资基金法起草组成员、中国证券业协会原副会长林义祥。 他提出四项提振信心的措施:控制外流、堵住漏洞、开源、严格监管。

措施一:控制资本市场资金外流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二级市场存在波动。 有人认为原因是首次公开募股频繁、限制性股票融资制度不完善、“大小股”减持导致信心不足。 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林以翔: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为企业融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也就是说,资金必须流出资本市场,进入实体经济。 这里所说的控制资本流出资本市场,当然不是否认资本市场为企业和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而是指:首先要控制大量资金通过融资流入私人钱包。资本市场的功能; 二要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资金非法向某些机构和个人转移的行为; 第三,在资本市场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要适当控制融资规模。 当资本市场活跃、投资者信心提振时,其融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 总之,要适度控制资本市场资金合法流出个人,打击和处罚资本市场资金非法流出机构和个​​人,根据资本市场情况调节企业融资规模。

从股市情况来看,资本市场资金流出主要有三个渠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原始股东规模缩减。 IPO资金流向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也流向上市公司。 然而,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现实中很多IPO和再融资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筹集资金以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非持股减持资金无论大小,均流向上市公司股东。 如果是非国有企业,最终还是个人。 从资金流出的最终去向来看,前两只资金完全离开股市,最后一只可能会带少量资金回流股市。

当前上市公司IPO、大小非盈利减持、再融资不仅是资金流出股市,也给股市健康运行、投资者信心维护带来隐患。 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与股票供应量相关,由股票发行量决定。 不减持的规模取决于限制性股票的流通规定,因此既是可计量的,也是可控的。 也就是说,可以控制这三只资金流出资本市场。 这些资本外流造成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大出血”,并可能涉及严重的利益输送和腐败,对于支撑股市上涨、提振投资者信心非常不利。 当前形势下,股市资金外流应得到有效控制。

市场因IPO资金流出而饱受诟病,但事实上,IPO流出量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大的。 如果IPO资金流出定为1,那么不减持规模约为1.5,上市公司再融资约为2。但IPO是起点。 没有IPO,上市公司再融资、大小非营利企业减持就无从谈起。 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公司热衷于IPO,私营企业主愿意以巨大的成本将公司上市。 因此,控制资本市场资本外流是控制IPO的首选。 同时,要实质性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大小公益减持等相关制度和规则。

中国资本市场的起源是通过IPO为国有企业融资,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工资支付等迫切和生存问题。 解决国有企业的生存困境后,要通过IPO、再融资等方式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应有之义,是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尝试。 这是通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也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初衷。

正常合理的IPO是为公司发展融资,扭曲的IPO则是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获取高价套现渠道,并为其他当事人获取非法利益。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大股东上市后变现高价。 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大大小小的非盈利减持,特别是大型非金融证券的高价变现,市场也不会好。 IPO时应允许原股东出售其股份,让中小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通过股票上市套现。 对于大股东来说,可以给予他们套现的机会,但套现的金额是有限的。 需要解释清楚套现多少,给出合理的理由,让市场选择。 如果投资者接受,他们就会购买该公司的股票。

公司一旦上市,就必须全身心投入业务发展,不能随意减持、套现。 如果想要减持套现,就必须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挂钩。 大股东减持的价格不应低于IPO价格,甚至可以随着上市年限的增加而有一定的回报率。 上市时间越长,降价幅度越高。 减持还必须做出承诺,比如多久不会减持,新股发行时避免投机; 只有当回报率高于IPO价格10%以上时,才必须减持。 鼓励大股东减持前提前向市场公告。

只有切实举措,才能切实助力新股发行改革,提振市场信心。 让小飞和财务投资者再次退出,让真正的投资者能够及时退出,并鼓励他们在IPO退出后继续投资。 现在小飞退出的时候要交税。 未来是否可以出台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比如一到三年内再投资,可以退税,加快投资周转,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推动力就更大了。 同时,IPO前突击持股的腐败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加强监管。 当采取上述措施后,纯粹为了IPO套利的行为就会减少。 要提振投资者信心,就必须控制资本外流,这相当于管理好资本市场水库的水泵闸门。 否则,一旦打开,就会有巨大的诱惑,大量的资金就会流走。

举措二:堵住资本市场“漏洞”十分重要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您刚才提到资本市场有大量资金“漏出”。 如何堵住这些漏洞?

林义祥:资本市场资金流出是可测、可控的,但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特别是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是一个“无底洞”。 逆向操作,比如卖空,可以持续赚钱。

在再融资期间出售证券进行无风险套利会扭曲再融资行为。 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份为限制性股票,原持有期限为12个月,不得流通。 不过,这些股票被允许通过再融资进入流通市场。 战投股由限制性股票变为流通股,这是一个明显的漏洞。 卖空仍在继续。 如果不堵住,那就是无底洞。 其严重性比IPO减持、再融资资金外流严重得多。 所有的证券借贷都可能成为大漏洞。 如果这些漏洞不堵住,即使IPO、大小非盈利减持、再融资全部停止,也无法更好地提振市场信心,因为整个交易过程中股价只会上涨。 可以变得越来越低。 整个融券应该进一步全面审查和审查,因为融券是卖空的巨大力量,严格限制将对恢复市场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堵住资本市场的漏洞非常重要。 必须考虑各个方面并进行适当的改革。 在我国现行的委托交易制度、登记清算转账制度、资金划拨制度、信息技术和调查制度下,这些过程都留下了痕迹,一查就可以发现。 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涉及的资金少则数百万、数千万,甚至多数亿。 这么大一笔钱,不可能通过现金交易来完成。

资本市场和银行的运作虽然属于同一个金融体系,但却是完全不同的。 银行对企业处于主动地位,只有符合规则的企业才能获得贷款。 资本市场的规则出台后,市场就会按照规则行事,这是一个开放的博弈过程。 资本市场的一些规则现在受到质疑。

措施三:设立金融稳定基金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资本市场如何开放,引入更多长期资金,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

林义祥:进入资本市场最初的资金来源是社会储蓄,就是居民。 居民资金通过专业投资机构汇集在一起​​,即机构投资者。 归根结底,资金的来源是居民的钱,所以资本市场必须保护居民的合法利益,即散户的利益。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二级市场比一级市场更为重要。 二级市场好,一级市场才好; 二级市场不好,一级市场就不可能好。 如果散户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获得更多收入,那么市场的去零售化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但我们不能忽视对散户利益的损害,实现资本市场的制度化。 这是不允许的。

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大树、有灌木、有杂草,甚至还有毒草。 如果把所有的小树都砍掉,留下几棵人工培育的大树,大树下就长不出草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树枯萎了,所以必须培育生态环境。 我们必须关注大量散户存在的现实。 现在由于居民没有信心,资金外流。 由于一些措施不到位,居民不愿入市。 国内储蓄快速增长。

为了推动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我们需要建立金融稳定基金。 有人说这叫平准基金,我觉得不好。 市场的“准确性”在哪里? 谁来决定? 为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金融稳定基金作为市场参与者,依法合规开展市场交易活动,遵守现行市场各项规定。

从内幕交易的角度来看,国家重大经济金融政策应列为国家秘密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内容,并进行相应的监管。 在信息发布之前,无论是谁进行交易,都应该被列为内幕交易并接受调查。 如果大股东秘密减持后再向市场公告,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违反了大股东的提前公告义务。

目前有人说要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 但如果增加的货币停留在金融体系中,不进入经济循环,就起不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 这就需要寻找新的传输路径。 必须通过资本市场激活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环节并发挥主导作用。

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的后果与房地产价格不同。 股票价格上下波动。 它比较容易改变,也比较容易进行调整和维修。 央行的货币创造可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金融稳定基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金融稳定基金的规模是多少? 我们测算,目前整个市场的市值约为80万亿元。 剔除国有控股,剩余市值约50万亿元。 排除一些私人公司要求的持股比例后,市场可以自由流通。 交易市值约超过30万亿元。 如果金融稳定基金从5万亿元起步,目标是10万亿元,可以占到市场的15%-30%,足以影响股市的整体走势。

一旦中国政府宣布成立金融稳定基金,并明确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是中长期战略,大量资金就会随之而来,比如保险资金。 一旦股市好转,个人资金也会跟进,资本市场也会向公众开放。 对于那些恶意做空的人来说,将会形成巨大的威慑力。 任何敢于做空的人,都会面临被炸毁的风险。 堵住上述漏洞将使市场上的一些空头变成多头。 成为有效激活资本市场的力量。

措施四:非常时期监管要严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证监会近期对部分证券公司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 您对严格监管有何建议?

林义祥:刚才我们说了,IPO、减持、再融资、交易过程中的“泄露”部分需要严格监管。 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泄漏就会不断,而且漏洞会越来越多。 来得更大一些。 如果源头打开,大量资金进入市场,在没有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一些人就会通过内部交易、市场操作来获利。 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金融稳定基金投资5万亿元、10万亿元甚至更多也是没有用的,还会有人钻空子获取巨额利益。

监管到什么程度,首先要根据法律法规、根据性质给予相应的处罚。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到了非常时期,非常时期的监管需要严惩。 制度和措施要贴近市场、符合市场实际。 资本市场必须根据运行实际情况制定监管规则。 如果监管措施不当,市场就不会表现良好。 因此,严格监管极为重要。

现在送你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无需任何技巧~~~快来参加活动吧!

林义相谈提振信心举措:控流、堵漏、开源、严管_提振发展信心_

林义相谈提振信心举措:控流、堵漏、开源、严管_提振发展信心_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