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内财经

稳货币稳信贷挑战增多几个关于货币政策方面的新表述

财经网 2023-11-05国内财经
稳货币稳信贷挑战增多。几个关于货币政策方面的新表述引起市场关注。进入2023年,我国经济仍处于恢复过程中,信贷需求有所放缓,贷款平稳可持续投放难度增大,稳货币稳信贷挑战增多。……

进入2023年,我国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信贷需求放缓,稳定可持续发放贷款难度加大,稳定货币和信贷的挑战加大。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高质量金融服务。 我们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更加注重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文表示,新时代金融发展面临新挑战。 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合理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完善金融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始终保持经济稳定性。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畅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其中,多份货币政策新表态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提高货币信贷引导有效性

对于下一阶段如何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货币政策司在《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一文中指出,从总量上看,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增长要保持合理、平稳节奏,提高效率。

央行表示,下一步要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求规律和新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总量合理增长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 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央行还表示,需要从更长期的跨周期角度观察,更加合理地把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认识和认识。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将M2和社会融资增速锚定于名义经济增速,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机制嵌入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有利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现。跨界发展。 周期性政策设计和逆周期调节能力提升。

他认为,基本匹配既不是一个短期概念,也不意味着“完全平等”。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治理需要略高于或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体现逆周期调节。 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逆周期调控政策对M2和社会融资增速的影响会在当期体现出来,但对产出的影响会相对滞后,因此M2和社会融资增速会有所回落。高于名义经济增长率。 “我们需要从更长期的跨周期角度来观察,而不是要求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进行匹配,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从结构上看,是提高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有效性。 央行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突出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国家战略,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截至9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合计7万亿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提高货币政策的引导有效性,主要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这些环节。

张旭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发挥引导作用,激励商业银行快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带动商业银行加大特定领域信贷投放,提高货币信贷政策引导效能,助力商业银行发展。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快速提高商业银行提供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在价格方面,我们需要平衡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央行表示,将完善央行政策性利率体系,继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作用,保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我们将实施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外,在传输方面,应协调政策,提高传输效率。 坚持系统性思维,加强货币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协调配合,加强沟通联动,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经济金融总体稳定。

提高现有贷款利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还专门提出,要更加注重存量贷款的持续有效性,提高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

目前现有的货币和信用池已经相当庞大。 9月末,我国社会融资存量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 其中,向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余额23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与财政支出不同,货币释放出来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形成存量积累,继续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

“现在整个人民币贷款规模比较大,存量贷款盘活空间很大,我们经常关注新增贷款规模,其实如何提高存量贷款效率会有更大的影响。”直接影响。” 董希淼说道。

西京研究院院长赵健此前曾撰文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如何从现有资本资产中获取红利的“运维时代”。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金融领域要实现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量的有效提升,需要在注重每月增量信贷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巨额存量贷款的作用。

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从现有的续保服务来看,随着金融科技、大数据的应用,企业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比如,在贷款续贷方式方面,“免本续贷”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有了很大改善。 提高转贷效率,降低过桥费; 比如在抵质押方面,贷款不再以“抵质押”为基础,获得信用贷款更加便捷。

货币政策仍有加大力度实施的空间

作为少数实行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虽然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但稳健基调并未改变。

央行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3月、9月两次在关键时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期贷款便利已到期并每月更新。 及时释放流动性支持国债顺利发行,促进国债顺利发行。 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贷款增速在去年高基数上保持两位数增长,有效实现了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和实体经济需求逐步改善的正反馈,助力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二季度经济开门红。 三季度复苏势头企稳,三季度增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随着近期增发国债政策的落实,市场对央行加大货币宽松力度也抱有一定预期。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实施空间。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要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作用。 经过今年两次全面降准和政策性降息,下一步可以继续适度下调政策利率,同时兼顾特别国债。 根据发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四季度可实施降准,向市场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再次发出支持经济复苏的明确信号。 除了总量工具外,还可以创造新的结构性工具,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称,“优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企业贷款快速增长,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这些指标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

明明认为,当前我国信贷需求恢复进度依然缓慢,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依然较高。 此外,10月份以来,融资利率与政策利率持续倒挂,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日益不足。 结合央行在历史宽财政周期常用的量化工具,预计年内仍有降准空间。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__营造基层良好政治生态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