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钢构首席专家陆建新:见证广东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值此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穿梭45·我们身边的故事”活动上,中国建筑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陆建新而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一副总经理于国刚、深圳湾实验室党委书记胡晓军则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让大家体验和见证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我仍然会毫不犹豫地登上南下深圳的火车。”
陆建新,中建钢结构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众多地标性建筑的建造者。 他参与的项目总高度已达到3600米。 被誉为“中国第一摩天大楼”。
1982年,18岁的陆建新到深圳负责国贸大厦的工程勘察。 “在我的脑海里,想象中的深圳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当我走出深圳罗湖火车站时,看到低矮的建筑、简陋的工地、泥泞的道路,似乎与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 ” 陆建新解释道。 但他看到了一句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个他以前从未接受过的理念,让他在后续的项目建设中更有动力。
在建设国贸大厦时,为了加快进度,团队决定采用滑模施工技术。 当时国内还没有先例,前三次实验都失败了。 “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顶着压力,通宵达旦地学习,终于找到了原因,第四次一举成功!” 举世闻名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由此诞生。
此后,陆建新还参与了深圳第二座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地王大厦的建设。 地王大厦高384米的主楼钢结构仅用379天就完工了。 最快施工速度两天半达到一层结构,再次刷新“深圳速度”。
“40多年来,我一直在第一线,看着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等我参与的深圳地标建筑相继崛起。” 陆建新表示,如果人生可以重新开始,他仍会毫不犹豫地登上南下深圳的列车,为打造下一个“深圳速度”贡献力量。
“深交所首试‘先生孩子,再办出生证明’”
回顾42年前来到深圳,深交所第一副总经理于国刚认为,自己做出了“无比正确的选择”。 那时,他已年近四十。 怀着对改革开放热土的憧憬,他卖掉了陕西老家最值钱的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决定南下。
此后,于国刚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派往日本学习证券和证券交易的留学生。 1988年,深圳决定先行先试,探索资本市场,成立“深圳市资本市场领导小组”。 于国刚被任命为领导小组下的专家组组长,具体负责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建工作。
筹备之初,于国刚向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借用了家庭宿舍,借了床被、桌椅,借调了武汉大学的几名研究生,并向深圳投资管理公司借了20万元。 专家小组就是这样成立的。 他们阅读了大量的国外法律法规。 仅各类证券交易业务规则和资料的翻译就超过200万字,其形成的中国法律法规也超过30万字。
“1990年12月1日的情况我现在还很清楚。” 于国刚感慨地说。 当日上午9点,深交所开市绳索拉动。 那一刻,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伴随着清脆的钟声,新中国第一家按照国际惯例规范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在深圳诞生,揭开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辉煌篇章。
事实上,直到1991年4月1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才收到批准文件。 深交所的一审可以说是“先孩子,后出生证明”。 于国刚认为,这恰恰说明“深圳速度”不仅是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象征,更是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的象征。首先。
《深圳湾实验室加速创新的3个秘诀》
2020年,深圳湾实验室刚刚成立,提出探索生命健康前沿领域实践科学研究新模式。 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在多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深圳湾实验室党委书记胡晓军认为,深圳湾实验室创新加速的背后有三个秘诀。
“第一个秘密是我们建立了国际化的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 胡晓军表示,深圳湾实验室突破了行政管理过于严格的限制,可以灵活引进人才,同时还具备职称。 独立审查权让年轻科学家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保护。
胡晓军介绍,第二个秘诀是培育自由开放的科研创新土壤。 深圳湾实验室鼓励“自由探索+协作研究”,让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众多学者碰撞出火花。 例如,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的“大湾区老年人脑健康计划”就是跨学科、跨角度合作研究的典型例子。
第三个秘诀是建立完善的“科研无忧”人才保障机制。 胡晓军表示,实验室重点围绕薪酬、安置、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领域,不断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 还打造了系统化、专业化的支持机制,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学研究。 许多长期在海外工作的科学家加入实验室后很快融入了实验室。 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环境让他们感到并不陌生。
“回望过去,实验室四年来的非凡发展,正是新时期我们一批批科研人员所取得的‘深圳速度’。” 胡晓军说道。 (记者:王娜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