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李强2023年10月16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766号
《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条例》已经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李强总理
2023 年 10 月 16 日
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规定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网络安全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与未成年人的健康身心相适应。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与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 实行社会共治。
第三条 国家网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协调网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好网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当做好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第四条 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会、残疾人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先队等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有关方面有关部门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五条 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六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下列义务: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保护义务和社会责任。
第七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生产、销售者应当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监督检查,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在显着位置公示投诉举报渠道和方式,及时受理和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第八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可以投诉、举报。 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限的部门处理。
第九条 互联网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行业标准,指导会员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第十条 新闻媒体应当通过新闻报道、专题栏目(节目)、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网络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的宣传。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开展舆论监督,引导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二条 对网络未成年人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网络素养提升
第十三条 国务院教育部门应当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会同国家网信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评价指标。
教育部门要引导和支持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重点关注网络道德意识形成、网络法律观念培育、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培养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公益性互联网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加强提供公益性互联网服务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善互联网接入条件。对于未成年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为中小学配备相应专业能力的教师、政府购买服务或者鼓励中小学校自行购买相关服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 。
第十五条 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设施的,应当配备专业人员、招募志愿者等,安装未成年人网络防护软件或者采取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 。 其他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为未成年人提供上网引导和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管理制度,规范上网行为管理。未成年学生依法携带进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和网络法律意识,增强学生获取和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网络使用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专门服务未成年人、适应未成年人身体健康规律和特点的网络防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和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专区等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心理健康发展。 网络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强网络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帮助未成年人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网络防护软件和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能力,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防止未成年人信息泄露。具有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方便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等功能。
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需要,明确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和智能终端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或者要求,指导和监督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评估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未成年人网络防护软件和智能终端产品的有效性。
智能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防护软件,或者以显着方式告知用户安装渠道和方法。 智能终端产品销售者应当在销售产品前显着告知用户安装未成年人网络防护软件以及安装渠道和方法。
未成年人监护人应当合理使用并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防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等,营造良好的家庭网络使用环境。
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多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有重大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在网络平台服务设计、研发、运营等阶段,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
(二)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专区,方便未成年人获得平台上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产品或者服务;
(三)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规制度,设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情况进行监督;
(四)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专门的平台规则,明确未成年人对平台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的网络保护义务,并以显着方式提醒未成年用户其网络保护权益。依法享受。 网络侵权的补救措施;
(五)停止向平台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其他合法权益的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
(六)每年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题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前款规定的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多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影响较大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家网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章 网络信息内容标准
第二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复制、发布、传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未成年人道德修养。家国情怀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网络信息,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网络生态。
第二十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出版、传播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自残、自杀以及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身心健康的内容。未成年人的健康。 内容网络信息。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持有未成年人的网络淫秽、色情信息。
第二十三条 网络产品、服务中含有可能导致或者诱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实施违反社会公德行为、产生极端情绪、养成不良习惯等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复制、出版、传播该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在展示该信息前给予显着提示。
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家新闻出版、电影等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规定具体种类、范围、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范围参照前款规定。 判断标准和提示。
第二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中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信息。
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在产品、服务的首页、弹窗、热搜等关键链接上展示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可能影响未成年人的信息,很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身体和心理健康信息。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通过自动化决策对未成年人进行商业营销。
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发送、推送、欺骗、强迫未成年人访问含有有害或者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第二十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进行网络欺凌,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
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设立便利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保存网络欺凌记录、行使告知权的功能和渠道,并提供便利未成年人的便利设施。设置网络欺凌信息保护选项包括阻止不熟悉的用户、该人发布的信息的可见性、禁止转载或评论该人发布的信息以及禁止向该人发送信息。
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信息特征库,优化相关算法模型,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结合人工审核,加强对网络欺凌信息的识别和监控。
第二十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组织、教唆、胁迫、诱导、欺骗、帮助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十八条 面向未成年人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提供相应的产品。 和服务。
第二十九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信息。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二十七条规定的信息。发现违反前款规定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并采取删除、屏蔽、关闭等处理措施。应采用断开连接的方式来阻止信息的传输。 扩散、保存相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并对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上述信息的用户采取警告、限制功能、暂停服务、关闭账户等处置措施。
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信息,未进行显着提示的,应当予以提示或者通知用户提供提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没有提示,则不会传输信息。
第三十条 国家网信、新闻出版、电影等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发现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有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规定的信息或者发现未显着展示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遵守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信息。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对于来自境外的上述信息,应当依法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
第四章 个人信息网络保护
第三十一条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向未成年人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应当依法要求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提供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不提供未成年人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相关服务。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网络直播发布者真实身份信息的动态验证机制,不得向不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未成年用户提供网络直播发布服务。
第三十二条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网信部门及有关部门对网络产品和服务必需的个人信息范围的规定,不得强迫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非必要的个人信息。处理,且不得因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不同意处理未成年人非必要个人信息或撤回同意而拒绝未成年人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
第三十三条 未成年人监护人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个人信息范围,了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引导未成年人行使查看、处理个人信息的权利。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 复制、更正、补充、删除等权利,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
第三十四条 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依法请求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提供便捷的方式和渠道支持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访问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种类、数量等,不得限制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的合理请求;
(二)提供便利功能支持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复制、更正、补充、删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不得设定不合理条件;
(三)及时受理并处理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访问、复制、更正、补充、删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申请。 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行使权利的请求被拒绝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原因。
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依法提出转移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请求,且符合国家网信部门规定条件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转移方式。
第三十五条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被篡改、丢失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立即启动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向网信部门报告,并遵守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电话、推送信息等方式,将事件情况告知受影响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
个人信息处理者难以一一通报的,应当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及时发布相关警示信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六条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工作人员实行最小授权原则,严格设定信息访问权限,控制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范围。 工作人员访问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时,必须征得相关负责人或其授权管理人员的批准,记录访问情况,并采取技术措施避免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非法处理。
第三十七条 个人信息处理者每年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时,应当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机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合规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及时向网络安全等部门报告。
第三十八条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隐私信息或者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发布的个人信息涉及隐私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停止传输等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信息传播。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隐私信息可能受到伤害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保存相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五章 网络成瘾的防治
第三十九条预防、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教育、卫生、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从事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预防干预活动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上网成瘾的识别和干预能力。 对于有网络成瘾倾向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互联网,关注未成年人上网情况及相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行为习惯,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有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的信息。他们的身心健康。 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时间,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四十二条 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发成瘾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修改可能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和规则,并每年向未成年人报告并公示防沉迷工作状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三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使用服务的特点,坚持综合性、友好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人性化模式在使用期限、时长、功能、内容等方面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提供相应的服务,为监护人有针对性地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捕捉和方便的方式。
第四十四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的单次消费金额和单日累计消费金额。 ,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不符合其民事行为能力的有偿服务。
第四十五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流量霸权等不良价值倾向,不得设立通过扶持、筹集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的制度。投票排名或通过音量操纵控制评论网络社区、群组、网络论坛等主题话题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支持募捐、投票、控制音量和评论等网络活动,应当防止和制止其用户诱导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
第四十六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通过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统一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等必要手段核实未成年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出租、销售服务。
第四十七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游戏规则,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防止未成年人接触可能影响身心健康的游戏内容或者游戏功能。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适龄提示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对游戏产品的类型、内容、功能等因素进行评估,明确游戏产品的使用范围。适当类别的游戏产品。 未成年人用户的年龄段将在用户下载、注册、登录界面等处明确标明。
第四十八条 新闻出版、教育、卫生、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互联网信息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并对互联网产品和网络产品的性能进行监督检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服务提供商。 针对沉迷网络的情况,引导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相互配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预防和干预。
国家新闻出版部门牵头组织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防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限、时长、消费限额等管理规定。给未成年人。
卫生、教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有关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学校等开展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造成的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互联网,以及筛查评估、诊断、预防、干预等应用研究。
第四十九条 严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以虐待、胁迫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干预未成年人上网,或者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职责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对责任领导人员给予处分。 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rticle 51 If schools, communities, libraries, cultural centers, youth palaces, etc. violate the provisions of these regulations and fail to perform their duties of protecting minors online, the education, culture and tourism departments shall order them to make correc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if they refuse to make corrections or the circumstances In serious cases, the responsible leaders and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nel will be pun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rticle 52 If the guardian of a minor fails to perform the guardianship duties stipulated in these regulations or infringes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inor, the residents' committee, village committee, women's federation of the minor's residence, the guardian's uni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indergartens and other units that have close contact with minors shall criticize and educate them, advise and stop them, and urge them to receive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rticle 53 Anyone who violates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7, Paragraph 3 of Article 19, and Paragraph 2 of Article 38 of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be punished by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press and publication, film, educ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security, civil affairs, culture and Tourism, marke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shall order correc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if they refuse to make corrections or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they shall be fined not less than 50,000 yuan but not more than 500,000 yuan, and the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 in charge and other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nel shall be fined 10,000 yuan. A fine of more than 100,000 yuan is imposed.
Article 54 Anyone who violates the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1 of Article 20 of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be ordered to make corrections, given a warning, and have illegal gains confiscated by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press and public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security, culture and tourism,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Those who refuse to make corrections shall be fined not more than 1 million yuan, and the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 in charge and other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nel shall be fined not less than 10,000 yuan but not more than 100,000 yuan.
Anyone who violates the provisions of Item 1 and Item 5 of Paragraph 1 of Article 20 of these Regulations,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shall be ordered to make corrections by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press and public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security, culture and tourism,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at or above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 confiscate the illegal gains and impose a fine of less than 50 million yuan or less than 5% of the previous year's turnover, and may order the suspension of relevant business or suspend business for rectification, notif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revoke the relevant business license or revoke the business licen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for direct The person in charge and other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s shall be fined not less than RMB 100,000 but not more than RMB 1 million, and may be prohibited from serving as directors, supervisors, senior managers and persons in charge of the protection of minor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rticle 55 Violations of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s 24 and 25 of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be handled by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press and publication, film,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security, culture and tourism, marke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Order to make corrections within a time limit, give a warning, confiscate the illegal gains, and may impose a fine of not more than 100,000 yuan; if the party refuses to make corrections or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the company shall be ordered to suspend the relevant business, suspend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r revoke the relevant business license and revoke the business license, and the illegal gains shall be 1 million yuan If the illegal income is more than 1 million yuan, a fine of not less than 1 time but not more than 10 times of the illegal income shall be imposed. If there is no illegal income or the illegal income is less than 1 million yuan, a fine of not less than 100,000 yuan but not more than 1 million yuan shall be imposed.
Article 56 Violation of paragraphs 2 and 3 of Article 26, Article 28, Paragraph 1 of Article 29, Paragraph 2 of Article 31 and Article 36 of these Regulations , Paragraph 1 of Article 38, Articles 42 to 45, Paragraph 2 of Article 46, and Article 47 shall be governed by Internet information, press and publication, film, educ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security, culture and tourism,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shall order corrections, give warnings, and confiscate illegal gai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If the illegal gains exceed 1 million yuan, a fine of not less than 1 time but not more than 10 times of the illegal gains shall be imposed. If there are no illegal gains or illegal gains, If the income is less than 1 million yuan, a fine of not less than 100,000 yuan but not more than 1 million yuan shall be imposed, and the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 in charge and other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nel shall be fined not less than 10,000 yuan but not more than 100,000 yuan; if the person refuses to make corrections or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he shall be fined not less than 100,000 yuan but not more than 1 million yuan. It can be ordered to suspend relevant business, suspend business for rectification, close the website, revoke the relevant business license or revoke the business license.
Article 57 If an Internet product and service provider violates the provisions of these Regulations and is punished by shutting down the website, revoking the relevant business license or revoking the business license, it shall not re-apply for relevant licenses within 5 years. The person in charge and other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s shall not Personnel shall not engage in similar network products and services within 5 years.
Article 58 Anyone who violates the provisions of these regulations, infringes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s and causes damage to minors shall bear civil lia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if it constitutes a viol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he shall be punished by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if it constitutes a crime, he shall be investigated for criminal prosecu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责任。
第七章附则
Article 59 The term "intelligent terminal products" as mentioned in these Regulations refers to network terminal products such as mobile phones and computers that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network, have operating systems, and can be installed by users themselves with application software.
Article 60 These Regulations will come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24.
[Editor: Liu Yang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