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讲好神州大地

三农   农村   时政  
财经网 2023-11-04财经热点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民论坛推出《大国新村:追随总书记的脚步》系列报道,讲述中国广大农村振兴故事。今日人民论坛调研组将带您前往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看看德胜村是如何背好《胜利经》的。

河北省张家口市德胜村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坝上地区,土地贫瘠,气候高寒。 过去,德胜村是有名的贫困村。 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务农和外出务工,集体经济“空白”。

2017年1月24日,大年三十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白雪来到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编制扶贫账目和扶贫计划。 总书记强调,要玩好“精准”游戏,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乡村美。

近年来,德胜村牢记嘱托,感恩进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德胜村坚持培育队伍、发展产业、建设新农村。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全村种植结构得到改善,产业布局、生活环境、村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16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22万元,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既有“领头雁”,也有“新鲜血液”

火车跑得快是因为有头带。 推动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是党支部。

“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让党支部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为村民做好事。”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德胜村长的这些指示,我们牢记在心,转化为村党支部的实际行动。

近年来,德胜村积极发挥村“两委”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把“两委”干部、党员、财富专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创业的动力是在面对突发、危险、大考时提升技能、打造坚强团队。

德胜村党支部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逐步选拔一批外出创业能手、带路致富者走进村“ “两委”班子实现老中青结合,村干部带头。 发展“领头羊”作用进一步凸显。

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关键是选拔“领头雁”,进一步发挥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德胜村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和考核机制,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服务活动,提供“订单式”服务,打造把党员打造成一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党员队伍。 “先锋”。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建设美丽乡村,既需要“领头雁”,也需要“新鲜血液”。 德胜村采取选、建、教、管、用结合的方式,努力造就各领域领军人物,实现致富,为村级发展、群众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徐雅茹大学一毕业,就决定回家乡创业。 她用自己专业的中医药知识帮助村里发展药膳文化和养生保健产业。 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利用新媒体平台,分享自己在家乡建设中的成长,讲述德胜的故事。 2021年,徐亚茹当选为德胜村党支部委员,正式加入村“两委”班子,为德胜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以产业驱动,创造致富新途径

阳光明媚的张北草原上,马铃薯大棚和一排排光伏板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根本之策。 德胜村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聚焦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繁荣新路。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德胜村拥有种植马铃薯的优势。 为了鼓励村民积极种植、培育马铃薯,该村吸引了在外创业的刘桂荣回村带头发展微型马铃薯产业。 他不断试验种植优质微型马铃薯新品种,传授村民种植技术,成为村里有名的“土壤专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土豆也能成为大产业。

为做大马铃薯产业,在张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胜村获得项目资金558.9万元,建设马铃薯微薯繁育园区和加工园区,占地300亩,建成养殖大棚280个,并与大农种业、北京豫农、中国马铃薯网等企业合作,开展市场化、标准化、网络化生产经营,实现了马铃薯产业化、规模化。

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80多户承包了大棚。 每个温室年产种薯14万余粒,年纯收入2万多元。 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德胜人还注册了“御福德胜”马铃薯原种商标,该商标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八批“一村一品”名录。 还荣获厦门全国绿博会金奖。 “山药蛋”已成为村民致富的“金豆”。

张北太阳能资源丰富。 德胜村海拔1400米,年均日照3000小时以上,适宜发展光伏产业。

走进德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光伏板。 这些被村民称为“硬核作物”。 正是他们,使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

一方面,德胜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450万元,建设两座500千瓦光伏电站,年发电75万千瓦时,稳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以上每年。 另一方面,流转荒山、荒坡、草原等闲置土地2600余亩。 德胜村采用市场化机制,引进企业投资光伏电站,建成5万千瓦农光互补电站。 土地出让和设备维护收入100余万元。 在光伏收入分配方面,德胜村采取“公益岗位+扶贫+村集体事业”的原则,有效实现精准化、差异化分配。

如今,低碳发展已成为德胜村的标签之一。 2022年,德胜村成为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大赛基地。 从优势投资建设到自主引入市场主体,从单一光伏发电到农光互补模式,德胜人用勤劳和智慧加快村民绿色致富的步伐。

除了“金豆”、“铁庄”,村民的“土窝”也能成为致富的“金窝”。

近年来,德胜村依托现有光草互补、德胜民居、微薯园等重点项目以及采摘园、花带等生态基础条件,开始大力发展民宿旅游。

村里引入德胜实业集团投资开发,统一规划建设139套二层新建住宅和46套精品民宿。 以德胜乡村产业公司为主导,先后打造了“德胜风味原汁屋”、“定制田园公社”、“牧场艺术”,建成42栋样板民宿及其他特色民宿庭院,与乡村旅游产业同步发展。以生态旅游、农业科技展示、农业光伏互补、民宿参观为核心。 全村每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 人次,直接收入超过60万元,被誉为“京北民宿第一村”。

民宿旅游成为村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德胜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如今,德胜村已形成以薯种马铃薯种植、光伏、民宿旅游为主导,生态良种繁育、艾草种植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产业带动效应明显,村民收入逐年增加。

宜居宜业,展现美丽乡村新风貌

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德胜村也在村庄规划建设上下功夫。 为实现“美丽乡村、优美环境、美丽乡村”的目标,德胜村从规划之时起,就坚持把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内外兼修,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坝上美丽乡村既是“气质”,又是“气质”。

全村一方面注重培育产业,另一方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项目牵引、多元化投资”的发展模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实施联村建设、整村搬迁、改造升级。

同时,以完善功能为重点,德胜村还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施了主要街道硬化、自来水入户、地下水供排水、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等工程。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幸福互助之家、德盛村等。盛印象博物馆、文化广场、村民服务中心、诊所、幼儿园等文化服务设施。将乡村绿化美化纳入统筹考虑,一体化建设。村庄规划设计,坚持因地制宜。 适树就用树,适草就用草,适花就用花。 种植金叶榆、松树、丁香、海棠等多种绿色植物,绿化率大大提高。 实现了科学规划布局之美、村容村貌与环境整治之美、村风文明精神之美。

展现新农村风采,不仅要注重环境整洁的“外在美”,更要打磨文明美德的“内在美”。

近年来,德胜村依托诚信银行、慈善超市,积极鼓励村民通过参与集体劳动和公益事业兑换积分,极大激发了村民自力更生的内在动力; 依托“最有德胜人”活动,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开展各类典型树评选活动,培育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如今,走在村里,白墙灰瓦,马路宽阔,风景秀丽。 德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提升。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扬帆起航。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胜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农村治理示范村、全国重点村旅游村、国家村级巩固扩大扶贫成果。 实用交流基地等多项荣誉。 绿色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从“规划图”走向“实景图”。 (作者:人民论坛研究组,撰稿:曲同宇来源: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