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扎根于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沃土中,才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这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称为“第二次结合”。 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 在主题教育中,深入剖析这一重要结论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时代精髓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精神。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一个坚持真理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有利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根据历史文化条件和各国国情得出具体结论,推动理论创新。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中的理论,而不是必须机械地记忆和重复的教条。” 理论需要运用到实践中,成为人民改造世界的武器。 “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根据时代、实践、认识不断发展的历史,是我们不断吸收一切优秀思想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历史。以及人类历史上的文化成就。” 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不断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各种重大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好各项任务。 时代提出的主要任务,在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特色,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迫切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理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理由。 所以这是有道理的。
第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体现了独特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困不是社会主义”。 精神财富包括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所带来的精神财富,如天下为公、民为国本、以德治国、革故鼎新等。传统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世界观、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资源。 继承和创新这些精神资源和文化遗产,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精神支撑,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
第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和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浪潮中屹立不倒的根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丢根、不能丢魂。 丢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存在偏见。 “西方很多人习惯于用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待中国,这使得他们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的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只有站在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财富的高度看中国,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看中国,才能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论
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是一个既推动理论创新又推动文化创新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
第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马克思主义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新时代在实践中推进“二次结合”,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挖掘传统文化中人民至上的思想资源,形成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必须坚持自信、自力更生。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历史,有着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有着无比的信心。 近代以来,我们不断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 尽管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独立自主的艰苦探索。 它坚信我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回答中国的问题。 这不仅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民族自信心。
第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必须坚持诚信和创新。 正气与创新,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重大命题,决定了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坚守这个灵魂和根源,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灵魂、根脉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弘扬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善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改造传统文化,淘汰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观念,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推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四,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善于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工作中主动出击,有助于找到推动“二次结合”的切入点。 这里我们以乡村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为例来说明。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二次结合”过程中,如何传承乡村文明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史的主体,乡村是这个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 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乡村文明,在传承中增强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祥地,乡土文化的根基不能断。
农村不能成为荒凉农村、留守农村、记忆中的故乡。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能用城镇化割断乡土文化,不能急功近利、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文化。”独特的乡村风貌和乡土情趣,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村落环境,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明的现代价值,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性。
第五,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系统观。 系统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 要从全局、整体、联动的角度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推进“二次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从原理、观点、理念、方法等不同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综合考虑、系统谋划、增强统筹协调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第二组合”。
六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放眼世界。 胸怀世界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在“二次结合”中,必须具有全球视野,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潮流,不断阐发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天下如一家,万民和睦,和睦共生。 ,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助力建设更加繁荣美丽的世界。
总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握现实意义,遵循科学方法论。 一方面,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基础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制片人:袁华杰
协调员:王舟
策划:毕彦
导演:冯新辉
主持人:杜鹃
记者:查建国
摄影师:陈炼
灯光:卢智宇、杨崇海、张哲
导演:孟繁杰
标题: 杨以宁
编辑:张天宇
包装:张天宇
导演是:
中央网信办网络通信局
组织者:
中国社会科学网
支持单位: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致谢: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