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哪些危险因素易诱发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

糖尿   血糖   患者   并发   病变  
财经网 2023-11-15财经热点
哪些危险因素易诱发糖尿病?饮食不规律、久坐、熬夜、抽烟喝酒等都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饮食不规律、久坐、熬夜、吸烟、饮酒等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措施”。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它有100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王英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指出,饮食不规律、久坐、熬夜、压力大、缺乏运动、吸烟、饮酒和睡眠不足都是导致 2 型糖尿病的原因。 风险因素。

1 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王莹: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前期病史的人群; 年龄≥40岁; 体重指数(又称BMI,按体重/身高的平方计算)≥24.0kg/m^2,且向心性肥胖(即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 有糖尿病病史的一级亲属; 缺乏体力活动的人; 有巨大儿分娩史(即胎儿出生体重≥4.0公斤)或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病史的女性; 有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患有黑棘皮症的人; 甘油三酯>2.22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或目前正在接受降脂治疗的人;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的人; 有类固醇药物使用史的人;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的人。

2 糖尿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王莹:糖尿病本身可能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但它有100多种并发症,是已知并发症最多的疾病之一。 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造成多个系统损害,导致慢性进行性疾病,功能下降,甚至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衰竭; 严重疾病或压力下可能会发生急性和严重的代谢紊乱。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渗性高血糖综合征。

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中风、心肌梗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 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死亡是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10%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 因糖尿病而截肢的人数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0至20倍。

3 血糖是不是越低越好?

王莹:健康人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来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加强血糖监测。 若血糖异常,应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或尿常规等相关检查。 。 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前期的人,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

一些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血糖越低越好。 事实上,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相当危险的。 糖尿病患者往往对高血糖的耐受性比较强,但如果血糖出现波动,就可能导致低血糖和昏迷。 严重低血糖还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脑死亡。

4 低血糖如何自救?

王莹:很多糖尿病患者会选择零食、包子等主食来缓解低血糖。 这种做法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低血糖的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应快速吃蔗糖、蜂蜜、果汁等食物。 这些食物可以很快被肠道吸收到血液中,尽快缓解低血糖症状。 馒头等淀粉类食物属于多糖类食物,需要代谢分解为单糖(葡萄糖或果糖等)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纠正低血糖的速度比较慢。 另外,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出现低血糖时,不宜使用蔗糖(白糖、软白糖、方糖或冰糖等),必须补充葡萄糖。

5、糖尿病人应该怎样吃水果?

王莹:控制每日总热量,低糖、低盐、低脂肪、高纤维、高维生素,合理分配膳食中糖、脂类、蛋白质的比例,荤素搭配,细嚼慢咽,做到不要吃得过饱。 保持标准体重,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挑选水果除了参考升糖指数外,还应根据含糖量来选择水果。 适量吃含糖量低于10%的水果,如石榴(1.69%)、西瓜(4.2%)、草莓(5.9%)和柠檬等; 限制食用含糖量10%-20%的水果,如苹果(12.3%)、香蕉(19.5%)、火龙果(13.3%)、芒果等; 禁止食用含糖量大于20%的水果或蜜饯,如干枣、桂圆(20%)和蜜枣等。

6 如何运动更健康?

王莹:运动可以实现人体的能量消耗。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加强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减少血液中糖的积累,有助于降低和改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受损。 对异常等问题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大多数专家学者建议糖尿病患者饭后1~2小时进行体育锻炼,认为这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 研究发现,饭后90分钟运动比饭后30分钟、60分钟运动降血糖效果更好。 但饭后30分钟进行运动降血糖效果最差,因为空腹运动容易发生低血糖,而饭后立即运动又会影响血糖水平。 食物的消化吸收。新京报记者 刘旭

■ 对话

垂杨柳医院开展糖尿病联合义诊,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接受新京报采访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11月13日,北京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联合血管外科、眼科、营养科的医生和护士在门诊大厅开展糖尿病联合义诊活动。 该义诊中心主要提供免费健康咨询、血糖、血压检测,并向糖尿病患者发放科普资料。 据统计,两个多小时的义诊期间,各学科医生接待患者200余人次,测量血压约100人次,测量血糖约15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约200份。

针对一些与糖尿病相关的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义诊的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饶冲。

谈联合义诊

病程超过5年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并发症

新京报:这次为什么要联合血管外科、眼科、营养科进行义诊?

饶冲:糖尿病会引起很多并发症。 如果患者发现血糖升高,建议尽快去内分泌科诊治。 医学营养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建议所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接受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确定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且昂贵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患者可能会出现足部感染、溃疡或坏疽。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因此,本次义诊由内分泌科牵头,与血管外科、眼科、营养科共同参与。

新京报:义诊过程中发现的患者情况如何?

饶冲:这次义诊期间,我们治疗了200多名患者,其中大部分患有2型糖尿病。 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 本次义诊中,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了头晕、手脚麻木、下肢冰凉、尿泡沫增多等并发症相关症状。

新京报:糖尿病有哪些表现?

饶冲:糖尿病分为1型、2型、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部分患者可能会因血糖过高而出现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 大多数人患有糖尿病时没有任何症状,是在体检或血糖测试过程中意外发现的。 还有一些人不知不觉中血糖水平多年来一直升高,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如尿泡沫增多、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手脚麻木等。他们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

新京报:糖尿病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饶冲:糖尿病可怕的不仅仅是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HS)和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除了高血糖外,DKA和HHS还会引起全身代谢紊乱和缺氧,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轻度低血糖可表现为心慌、手颤、大量出汗、面色苍白和饥饿。 严重者可引起精神变化、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

说说注意事项

患病人群年轻化,建议合理饮食

新京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是多少?

饶冲: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2%,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到35.2%。 大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三分之三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1 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的高发病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在大家的印象中,糖尿病似乎是一种只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的老年病。 目前,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这与饮食不规律、缺乏主动运动、经常熬夜、经常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我们还呼吁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作为科学防治糖尿病的重要基础。

新京报:如何预防糖尿病?

饶冲:糖尿病的预防包括三级预防目标。 一级预防的目标是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其发生; 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对高血糖人群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已确诊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 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延缓现有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减少残疾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居民朋友们能做的就是一级预防,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等。在医生的帮助下,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好。 、血压、血脂尽快达标。

新京报:一旦确诊患有糖尿病,需要如何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饶冲: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体重控制: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最好长期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4公斤。 /m^2(正常体重范围)。 (2)控制热量摄入,合理饮食:拒绝暴饮暴食,避免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少喝粥,少食多餐。 如果食用根类食物,则减少主食的量。 少吃甜水果,增加新鲜蔬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将每天的盐摄入量限制在小瓶盖(6克)以内。 (3)适当运动:建议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 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阻力运动包括器械、哑铃、杠铃等。 (4)规律作息:尽量固定起床和起床时间。睡觉,不熬夜,一日三餐按时吃饭,戒烟限酒。新京报记者 郭亦萌

■ 预防

戒烟、控糖、护理足部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特点是踝关节以外的下肢皮肤和深层组织遭到破坏、感染、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的闭塞。 严重时常导致肌肉和骨组织坏死。 糖尿病足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早期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北京隆福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杨丽丽讲解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控制糖分

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和基础,也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给出的血糖控制计划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并每天定期检查血糖。 当血糖波动加大时,应及时去医院调整控糖计划。 如果家里有糖尿病,需要多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定期去医院检查。

戒烟

吸烟对糖尿病足影响很大。 临床上发现,吸烟较多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不吸烟的糖尿病足患者病情更严重,预后较差,截肢率较高。 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损伤细胞,加重和加速血管硬化,剥夺溃烂部位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局部坏死需要截肢,甚至会危及生命。

足部保护

每天洗脚并泡脚。 水温不宜超过40℃,以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燥。 冬天穿宽松舒适的鞋子保暖,夏天防止擦伤。 避免修脚、修剪脚趾甲等可能损伤脚部皮肤的行为。 有些糖尿病足患者在足部出现皮肤损伤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他们或家人没有规范换药,或者没有得到系统治疗。 溃疡逐渐向近端扩展,导致截肢。

新京报记者 刘旭

定期眼底检查可延缓“糖尿病网状”病变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并逐渐年轻化。 北京隆福医院眼科主治医师赵海亮指出,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病程和血糖控制水平。 糖尿病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

“病程10-14年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为26%,病程15年以上的患者,患病率达到63%。血糖控制水平越差,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更高。” 赵海亮表示,高血压、妊娠、高脂血症、吸烟、肥胖以及某些药物等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当人们注意到它影响视力时,通常已经很严重了。 “糖迟滞”常见且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视力模糊、视力扭曲、视力下降、眼前出现黑影或阻塞、眼球红肿疼痛或持续发红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时去看眼科医生。” 赵海亮强调。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避免视力丧失。 赵海亮提醒,定期随访并接受必要的治疗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合理的治疗可以控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其中,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青春期后(12岁以后)开始眼底筛查; 青春期后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5年内进行眼底筛查; 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糖尿病后应进行眼底筛查。 尽早筛查眼底; 糖尿病患者若想怀孕,应在孕前或孕早期进行眼底筛查; 1型糖尿病患者在开始眼底筛查后应每年复查一次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复查1-2次眼底。 如果出现视网膜病变,应缩短复查间隔。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应多了解相关知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稳定血糖,并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以避免和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赵海亮建议,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严格控制血糖。 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餐后2小时低于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 严格控制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患有肾病的人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严格控制血脂,加强体重管理,积极改善眼底微循环,预防毛细血管形成,戒烟少酒,积极预防贫血等。

新京报记者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