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22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融资超470亿元

中小   挂牌   三板   科技   改革  
财经网 2023-11-15财经热点
北交所开市两周年:专精特新聚集效应初显 普惠金融理念得以体现本报记者 孟 珂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鸣锣开市……

记者 孟柯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开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企业证券交易所。 开业两年来,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和交易功能不断强化。 已有22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 累计公开融资超过47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亿元,体现了普惠金融理念。 。

两年来,北交所快速稳健地改革创新,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和中小市值股票特点,提供多元化融资品种、融资实行市场化交易方式和定价机制,实行做市交易和融资融券机制。 设置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安排。 制度设计充分尊重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成长特点,注重差异化安排,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创造服务创新

中小企业主的地位

目前,北京交易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发挥引领作用,与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形成连贯发展路径,延伸各市场发展链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企业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的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29家,总市值超过2700亿元。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9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近50%。 8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企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为4.46%,是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

从行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80%,主要涵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消费等领域,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众多。

从经营业绩看,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经营平稳。 2023年前三季度,近90%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2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

“北交所取得的成绩突出,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盈利公司比重的提高以及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 不仅展示了北交所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也彰显了其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均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蒋永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北京交易所完善全链条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体系。 去年年底,北交所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启动直接联动机制,为优质企业申请在北交所上市形成“快捷通道”。 今年,部分企业已率先“试行”直通机制,实现常态化上市一年后,预计一到两个月内即可在北交所挂牌上市。

今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路径将更加精准高效。 8月,解决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制度衔接。 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系统顺利启动,为区域股权市场优质企业登陆新三板打通了便捷通道。

9月1日,证监会印发《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高质量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京交所十九条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企业上市机制。 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制度,明确“连续上市12个月”的计算标准为“经上市委员会审议时已上市12个月”。 退市公司上市满12个月后,允许二次上市。 直接向北京证券交易所申请,优化上市公司申请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备案要求。 另一方面,立足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支持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渤海证券新三板投资业务负责人张克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交所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弥补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短板降低上市门槛,让更多中小企业受益。 同时,将大大提升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金融市场,为京津冀地区企业提供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繁荣,助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优化京津冀区域。 河北地区金融资源配置。 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有29家,累计公开发行融资已超过60亿元。

“北京交通大学在支持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增强京津冀地区经济活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金公司首席国内策略师、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李秋锁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开元证券北京交易所研究中心总经理朱海滨表示,北京交易所的发展也带动了京津冀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北京交易所的不断发展,吸引了更多金融机构和人才入驻,提升了京津冀地区金融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逐步形成股票、债券、基金

协同开发的市场结构

经过两年的发展,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生态不断优化。 财富效应初步显现,资金入市意愿提升,社保基金、QFII、RQFII等各类投资者积极入市。

数据显示,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总数超过600万。 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场机构普遍加大了业务推介力度,不少行业龙头企业获得了过亿元的基金持仓。

“北交所的市场生态还在建立过程中,传统机构投资者没有投资专业化、新型中小企业的经验,券商等中介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业务模式中型企业尚未得到充分探索。” 张克良表示,因此,要依靠更多的政策倾斜,通过券商分类评价体系鼓励和引导券商等中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通过税收和行业标准鼓励和引导公募基金加大投资力度,并制定指导方针。 引导政府资金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形成政策合力。

此外,北京交通大学以国债为突破口,债券市场建设实现平稳起步。 目前,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已实现常态化发行。 截至2023年11月14日,累计发行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4.25万亿元,助力政府债券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就业等功能。

2023年10月,北京交易所以参与承接公司债券业务为契机,推出信用债产品,建立了债券市场的基本功能和业务框架。 截至2023年11月14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已受理公司债券(含企业债)项目14个,计划发行金额287亿元。

据北交所董事长周桂华在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携手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新生态”平行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北京证券交易所将稳步做好信用债券的发行、交易和监管工作。 推动北京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 同时,进一步丰富北交所指数体系,研究编制北交所专项新指数,引导基金公司增加北交所基金产品供给,加快形成北交所市场格局。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产品协调发展。

继续前进

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

《京交所深度改革十九条》实施以来,京交所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优化“上市十二个月”实施标准简化上市公司申请上市的指导和备案要求,取消最低发行价格要求,支持科创板投资者直接开放北交所交易权限,允许私募基金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扩大做市商队伍,优化做市交易制度安排,扩大融资融券范围,降低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修订《主板转让指引》,完善专项制度北交所业务在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推行公示审核制度、发行信用债等方面为北交所业务加分……

蒋永辉表示,《北交所深度改革十九条》抓住痛点,不回避问题,为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的改革发展路线图,发出了积极信号:北京交易所正在稳步推进改革,这必将对北京交易所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进一步盘活北交所市场方面,朱海滨分析,提高市场流动性的核心是吸引更多投资者了解、参与北交所。 特别是吸引投资者参与北交所的投资交易,目前参与北交所的投资者数量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引导投资者。

朱海滨进一步表示,《北交所深度改革十九条》提出,引导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扩大在北交所的投资,支持北交所注册和创新。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允许私募基金在二级市场上市前增持北交所上市股票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早投、小投科技”。

蒋永辉认为,在继续深化市场改革的同时,还应完善交易制度和规则,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 推出更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提高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方面,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同时,还要积极拓展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吸引国际投资者和企业参与。 建立与各国互联互通机制,促进国际资本市场交流合作。

周桂华认为,继续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高质量建设,还应做好“四个联动”。 一是与服务国家战略挂钩。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与工业、信息化、科技、国资等的协同,把北京交易所建设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平台走专业化、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发展道路。 是中央和国有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平台和重要平台,有助于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二是与区域股权市场联动。 充分发挥北京证券交易所和新三板对各地中小企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与新三板、沪深证券交易所对接。 平稳有序推进常态化董事会转板,开辟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企业发展道路。 四是与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市场对接。 推动北交所、新三板与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市场融合发展,加强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全链条各环节的制度衔接,共同营造早日上市的良好氛围。科技投入和小额投入,共同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树木茂盛,泉水开始潺潺流淌。 相信,成立两年的北交所将以稳健有力的改革步伐,继续发挥“主阵地”辐射引领作用,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