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山歌的由来和表现
“民歌不假不实,秦始皇的崛起一直延续至今。” 新化民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是在楚族民间祭祀的艺术土壤中萌芽和发展的。 汉王邑在《楚辞》中说:“昔楚国南营城,元、湘之间,百姓信鬼,喜庙宇。其庙宇中,有歌谣。”音乐被用来鼓励众神。” 唐宋以后,新化民歌更加流行。 宋熙宁五年设新化县。 张惇曾写下《眉山歌》:“鼓堂墙横挂堂,两头皆闻鼓歌声”,形象地记录了民歌特殊的演唱形式。 新化民歌流传至今,历久不衰。 它们是眉山地区汉、苗、瑶等多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发展的产物。
新化民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大致可分为六类:①劳动歌曲,包括打猎歌、樵歌、田歌、钓鱼歌、采茶歌、伐木歌、沙滩歌、捣实歌曲、圣歌等; ② 生活歌曲; ③祭祀歌曲; ④情歌,又称“道情歌”; ⑤ 政治歌曲; ⑥历史传说歌曲。
从表现形式和语气上看,新化民歌以高亢平淡为主。 高音民歌主要流行于高山地区。 它们具有高亢的音调、拉长的音符和自由的节奏。 有独奏和二重奏。 通常每首歌的结尾都会以“哦!”结束。 当然,打不打“哦”或者打“哦哦”多高,完全取决于歌手的心情和演唱环境。 在高音民歌中,还有一种“滚板民歌”,它的起音特别高,跳跃性强。 往往由一人开始,众人齐唱,以雄壮的“哈哈”声、滚板唱结束,气势磅礴。 一般滚轮一口气能唱20多个字,一句可达50多个字。 就像在高山上滚一根木头,轰然倒下,往往能达到高潮和制胜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口音较高的“乌娃民歌”,因大量“乌娃”作为衬词而得名。 五洼民歌多用假声演唱,故又称“尖嗓”民歌,可与“信天游”相媲美。
平羌民歌多流行于县城及东部丘陵、平原地区。 它们的音调较低,音调较短。 还有独唱和对唱。 在新化县阳西镇,有一种独特的低音民歌,名叫“波洛山歌”,与高音滚动民歌相似。 高潮处插入滚动句; 不同的是,句子很幽默。 民歌比赛中,谁唱得最长、最连贯、最诙谐、诙谐的曲调,谁就获胜。
新化民歌基本上都是无伴奏的,但锣鼓民歌除外。 伴奏为一锣、一鼓、三槌,当地人称“三棒鼓”。 从句式结构上看,新化民歌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还有七字体、五字体、长短句交替等。 唱歌很有趣。
新化民歌的歌词以国语为主,但也含有大量方言元素。 例如《太阳出来晒白岩》:“太阳出来晒白岩,白岩下搭建了一个舞台”。 “日”指太阳,“石”指大石头。 又如《麻青二妈》:“父在桃园采茶,翁妈在灶里煎珍珠茶。” 其中,“爷”指父亲,“翁马”指母亲,“灶务”指厨房。 “泡”指的是玉米粒。
新化民歌方言词的运用独特而富有生活气息。 例如,“娇恋”(有时写成“娇恋”)在民歌中并不是真名,而是虚构的代词,指的是男人喜欢的女孩,如《十二月的王郎》:“十二月的稻田”。四月总得种田,哪里有闲工夫看荷花美丽?” 新华情歌中,经常出现“季哥”、“季姐”这样的词语,如《槐树下扎台》中女方的歌词:“姐家”门前有一棵槐树,槐树下搭建戏台。 季哥,你早来三步,看戏了。”身后的男人把歌词改成了“季姐”。有时候,“季哥”和“季姐”没有具体的含义,相当于连接词,如《太阳出来晒白岩》:“太阳出来晒白岩,白岩下搭了一个戏台。 姬姐,左边绑梁山泊,右边绑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两花同花。”这里把“季姐”换成“季哥”,并不影响表达。称呼语的使用可以起到称呼对方、预示情感、引起注意的作用。 ,使音乐充满生命力。
新化民歌中有大量的衬词,使歌曲活泼、委婉、曲折。 出现频率最高的四个衬字是“五娃”、“六六”、“波罗”和“兴隆子山”。 据此,民歌演唱者将民歌分为四类:五娃民歌、六六民歌、波罗民歌、兴隆子民歌。 其他衬词还有“噢、嗨、啊、嘿、哟、婷、婽、叽、婷婡、哦嗬嗬、匡匡匡”等。 衬词的使用可以渲染气氛,烘托情绪,使歌曲更加紧张、感染力强。
新化民歌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民歌的表达具体而感人。 新化民歌虽然是民谣歌手的口头创作,没有太多的修饰,但它能巧妙地运用夸张、双关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发联想效应。 比如,“去年和弟弟喝过一杯茶,今年8月8日才香。不信你到房间里看看,床头有一朵茉莉花。”我送他到狮山窝,给他水喝,我丈夫喝了他手上的水,我三年不渴。” 这里的夸张是随意使用的。 又如,“小菜园一墙之隔,两边种着丝瓜和苦瓜,男人种苦瓜是为了想念姐姐,姐姐种丝瓜是为了想念他”。 “苦”的使用具有多重含义,因为“丝”与“思”谐音,双关手法运用得高超。
新化民歌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眉山地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喜怒哀乐,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们是眉山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苗、瑶、汉等民族的生活习俗。 它是一部精神面貌的百科全书,在语言学、民俗学、民族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光明日报》作者:彭建国,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