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中国现存77.1万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广东前三

财经网 2023-12-04财经热点
羊城晚报记者 许张超自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元年的2016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城市竞赛愈发白热化。今年以来,全国各省份(省、自治区、直辖市)、多地市的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密集出台……

2016年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元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今年以来,全国各省(省、自治区、直辖市)、直辖市密集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无锡、杭州、重庆、成都、武汉、廊坊等都提出了“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立具有规模的基金集团”等目标明确提出“1000亿元”。

一系列政策“助推”

随着人工智能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人工智能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累计新注册人工智能相关企业84.5万家,其中70%以上是2020年至2022年间新注册的。

哪些省份抢占人工智能赛道?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共有77.1万家,相对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 其中,广东省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1.1万家,占比14.4%,排名第一。 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拥有相关企业6.6万家和5.6万家,占比分别为8.6%和7.2%,位居全国第一。 排名前三的省份。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重镇”之一,广东的产业基础如何? 记者了解到,2022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注册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17万家,核心企业超过900家,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目前拥有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7个、省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16个,设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博士点14个、硕士点34个。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小杰表示,在制造领域,大模型已应用于广东企业的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各个环节,有效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全流程,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在公共领域,大型气象模型仅需1.4秒即可完成24小时全球天气预报,预测精度超越传统预报方法; 在医疗领域,多家医院已实施医学影像辅助服务,2秒完成肺炎辅助识别。 ,1分钟内提供诊断参考。

今年这些省份制定了哪些目标? 以北京为例,今年5月发布了两份重大文件:《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和《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实施方案》( 2023-2025年)”同日发布,力争到2025年实现核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00亿元,辐射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此外,今年7月,《重庆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场景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培育10亿以上人才到2025年人工智能公司。领先的智能公司; 今年10月,《上海市促进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式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积极采取措施,将本市建设成为“样板”城市; 等等。

今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先导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广东智能算力规模有望位居全国第一、全球领先。 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 将建设国家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数据特区和场景应用示范高地。

城市间“竞争”加剧

记者注意到,随着ChatGPT的出现,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巴巴的“统一钱文”、腾讯的“混元助手”、京东的“ChatJD”、华为的“盘古”等大型模型均已发布。相继。 2023年成为人工智能大型模型快速发展的一年。 “大模热”持续点燃人工智能赛道,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AI竞赛”。 AI飙升,哪座城市最强?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图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深圳、北京、上海现有企业数量最多; 2016年至2022年,深圳、广州、北京新开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三。 除了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基础较好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外,合肥、西安、苏州等城市增长势头强劲。

广东各城市有何特点? 记者了解到,广东正在构建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地区为核心、各城市协同联动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其中,今年以来,广州抓住大模型发展机遇,发布了城市交通、自动驾驶、社交媒体营销、生命健康等领域的9个大产业模型,全市综合算力约为3.1EFLOPS、广州超级计算中心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超级计算中心之一。

据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产业研究部统计,2022年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2488亿元,同比增长32.10%; 深圳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将达到1920家,同比增长14.22%。 深圳正在积极推进一系列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建设。 “鹏城云脑三期”计划于2025年建成,基于国际主流智能计算芯片的“深圳环路计算集群”、“深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间的“政策战”竞争愈演愈烈。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今年1月以来,廊坊、南京、深圳、无锡、杭州、重庆、成都、武汉、上海等重要城市相继进“局”,特种人工密度情报政策的步伐显着加快。 在人工智能产业“抢滩”的城市竞争中,城市争相率先布局的是什么?

芯片、算力、大模型成为政策关键词。 以芯片为例,北京计划投资800万元用于研发国产人工智能芯片。 南京、无锡正在探索开发神经网络定制芯片、类脑计算芯片等新型智能计算芯片。 杭州正在研发支持视觉的高端专用芯片。 针对智能化等新型专用芯片的研发和应用,重庆加强了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语音处理芯片等的研发和场景应用。

您如何看待各个城市的政策?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分析,各地政策有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北京重点完善人工智能核心软硬件,上海重点激活民间资本对人工智能的投资。 深圳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错位趋势明显,而且都是围绕当地经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