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三大因素致难以说“不”实习生遭遇“身份”困扰

实习   劳动   权益   院校   完善  
财经网 2023-12-04财经热点
每年大量准毕业生到相关企业或机构实习,希望在实习中增长本领,为未来求职打下良好基础。然而,一些地方出现毕业实习生拿不到实习工资、超长加班甚至人身权益受损等情况。……

实习权益保障难

“进公司之前,我在两家公司实习过,一家公司给我发工资,另一家却没有给我一分钱,房租、吃饭、交通费都要向家里要,感觉很不舒服。”非常不公平。”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的杨晓向半月谈记者表示,三个月的实习期间,自己一直很努力,希望通过良好的表现最终留在公司。 “公司一直告诉我,如果我表现不好,不仅不能入职,实习考核也不会盖章。为此,我努力工作,努力表现,加班加点又熬夜完成了很多项目,最后公司告诉我没有招聘计划,我被骗了三个月,你生气吗?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所长楼宇表示,实习单位侵犯实习生权益的行为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报酬,特别是一些职业院校的实习生,其工资通常远低于同一岗位甚至没有工人; 二是休息休假,实习生经常被要求加班,却没有加班工资; 三是职业安全卫生,一些实习单位工作条件差,没有对实习生提供足够的培训和防护,实习生很容易受到职业伤害。

三个因素让你很难说“不”

实习生遇到“身份”问题。 北京大成(南宁)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华等人表示,实习生尚未离开校园,法律法规尚未明确其实习身份。 这意味着在实践中,实习生往往被排除在劳动法之外,大多数情况下很难确定他们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由于不被承认为工人,实习生在权益受到损害时没有勇气说“不”。

实习生维权意识淡薄,疑虑较多。 业内人士表示,个别学校与劳务公司、用人单位相互勾结,无视实习生权益保护。 一些职业学校和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通过组织学生实习来赚钱。 学校利用营销吸引新生申请,企业则趁机利用廉价劳动力。

同时,找工作的现实也让很多实习生很容易忽视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有的学生在没有签订协议的情况下就开始实习。 他们处于弱势地位,议价能力低。 他们的权益受到损害,他们也只能承认自己倒霉。 他们更有可能遭受恐吓和报复,不敢捍卫自己的权利。

相关规定和责任不明确。 楼宇表示,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就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新修订的相关规定于2022年1月发布实施。相关部门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够明确,法律责任的规定也缺乏,比如缺乏监督执法的监督机制。 由于实习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监察执法范围。 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对职业院校进行监管,对实习单位的监管往往比较困难。 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后需要承担哪些责任,这些责任能否有效震慑实习单位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多措并举守护公平正义底线

完善司法解释。 毕业季实习生属于就业实习生,应享有与普通工人同等的法律保护。 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司法解释,并以健全的法治为后盾。 楼宇建议,消除基于主体身份认定劳动关系的障碍,仅根据提供劳动的方式认定劳动关系。 主体地位对劳动权益保护的影响可以通过劳动法的“减法”来调整。

引导企业承担学生实习的主体责任。 朱华认为,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实习环境,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企业与实习生应签订实习协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

完善监督机制。 受访者建议,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部门职责,督促企业落实相应培训、教育等责任,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并以企业实习合规性为指标,综合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同时,对合规状况良好的企业将在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积极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