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副校长为学生开讲普法课程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 浙江省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部门法治副负责人走进校园,走上讲台讲授法治知识,用法治的力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未成年人上网。 增强未成年人对宪法和法律的尊重和信仰。
法治副校长为学生进行普法课。拱墅检察院供图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治安副校长就是“网络织工”。
为未成年人编织严密的网络安全防护网,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编织严密的“法律网”。
不久前,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新闻发布会不是在法庭举行,而是在杭州钱江新城实验学校“讲课”。 作为“网络观”法制教育课堂的一部分,为青少年近距离提供科学健康的上网体验。 教育指导。
“未成年人的游戏充值行为有效吗?未成年人在网络直播平台上的充值和打赏由谁负责?未成年人网络肖像权如何保护?” 在“互联网观”法治教育课堂上,杭州市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一庭庭长、杭州钱江新城法治实验学校副校长肖翔讲述了生动、精彩的法治教育课。真实案例一个又一个。
今年8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制定了《高标准建设新时代互联网法院行动计划》,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深化互联网法院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组织青少年网观课堂活动,打造青少年网观课堂品牌,用小案例讲大道理,为未成年人提供坚实的互联网法律保护。”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朱敏明解释道。
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治安副校长就是“养育者”。
网络未成年人保护需要不同领域多主体的集体努力和协同治理,其中家庭和学校是第一道关口。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用手机手表通过‘触摸’功能添加过陌生人?你们有在手机手表上发布过自己的位置吗?” 在杭州长江实验小学,该校治安副校长、杭州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朱兰兰结合案例谈网络安全“腕上”。
目前,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年轻人更早地接触互联网。 儿童智能手表等互联网产品越来越受到未成年人的普遍使用。 在朱兰兰看来,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多,涉及青少年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
“除了通过案件处理来规范生产企业外,还需要结合案件帮助更多儿童树立预防识别意识,更加合理、安全地使用儿童智能手表。” 朱兰兰在现场提醒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手表不能借给陌生人,防止电话卡被骗、包包互换或隐私泄露。
长江实验小学教师李静表示,与传统的法治课堂相比,生动的案例会让孩子们更加受到启发和感动。 法治副校长讲述了详细的流程、手段、表达方式,帮助青少年辨别类似骗局,提前“预防”。
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治安副院长是“带头人”。
在网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治安副院长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个制度。
2020年,宁波慈溪市公安局长河派出所民警胡荣孝还有一个额外的身份——他被辖区4所学校聘为治安副校长。 在很多人眼里,治安副校长只是警察的“副业”,他的作用也只是在学校的普法课堂上发挥,但胡蓉却把这份工作做得很好。
“随着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互联网变得无形、无形。我们利用公安资源,将业务范围从校内拓展到校外,组织学生开展情景式、体验式、体验式的活动。 “通过多次案例分析,一种线上法律实践活动,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柔情。”胡荣霄说。
为了让学生和家长随时随地走进法治课堂,胡荣孝和同事们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方式,引入互动游戏、情景剧、有奖等形式的普法新方式。 - 赢得测验等,通过乐趣进行教育和宣传。 学习。
从一开始没有课程可参考,到现在“按顺序”按需选课,法治副校长们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和案例,改造书本上的“法”、把生活中的“法”融入未成年人学习、理解、掌握的法律意识,让法治精神真正深入孩子们的心中。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