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立言 | 五代世变下的女性、武人、僧庶 | 202005-87(总第1321期)(202005)柳真儿,
*转自文汇学人
五代历史一直少人研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史料不多。较新的是墓志碑铭,集中出书的有周阿根约50万字的《五代墓志汇考》(2012),和章红梅约231.6万字的《五代石刻校注》(2017),但利用的人既少,结果也有限,如周阿根自己的《五代墓志词汇研究》(2015),就较属文学而非历史领域。
有鉴于此,我们计划以“五代在碑志”为总名,以三个主题撰书三册:《世变下的五代女性及其墓志》、《五代武人的文事与武功》、《五代的文武僧庶与社会流动》。这些“五代”人物,指主要生活在五代(907—960),但包罗跨越唐末至五代,和五代至宋初的人。以平均60岁为准,约自唐昭宗即位(889)至宋真宗即位(998)之间,刚好从黄巢乱后进入宋初,但有时为了作出较长时段的历史观察,会稍为延后。各册的架构,都是“提出议题、个案研究、综合讨论”,共有两个目的:
第一,针对中、日、西史学界对五代历史研究的缺乏和偏见,我们稍作增补,提出一些新的议题和看法。例如过去多数认为五代重武轻文和武人是主要的乱源,我们则研究文武交流和武人的乱与治。过去多数认为五代是社会流动的大好时机,我们则同时探讨“阶级流动”和“阶层流动”,前者主要是从被统治上升至统治阶级,后者是在统治阶级之中从基层上升至高层官员。我们又把两种流动放在“唐宋厘革”的脉络里,观察促成流动的条件中,何者是新何者是旧。过去有谓女无外事、百人一面、无事可记,和男尊女卑等,我们则探讨世变下的妇女角色。
第二,针对墓志等碑志石刻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我们试图凸显它们对研究五代史的特色和价值,并增加对碑志自己的研究。例如墓志兼有史学的述说“故事”和文学的表达“情感”,应如何运用于研究才气两者兼顾?墓志的一个缺点是隐恶扬善,不如史传的善恶俱陈,那应如何趋吉避凶,并让它们胜过官修和私修的传记?
有感于五代史研究青黄不接,我们接纳师徒合作的方式进行,希望有所传承。老师一方面以身作则,亲自撰写,以便解说史学方法和写作要点,另方面指导学生下笔,往往四至五稿,最后由指导老师定稿并负文责。两者都在课堂上逐句阅读和修改,冀求文字的一致。
约从2015年开始,山口智哉、李宗翰、刘祥光和柳立言组成读书班,跟前后十多位同学一起解读五代碑志和探讨五代历史。有谓史无定法,不表现不需要方法或没有较好的措施;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表现每条都是好路。我们实验用较传统的史学方法去了解史料和进行研究。
所有研究的本质都是回答问题,由此引发三个疑问,回答时可分原理和实践两方面。先谈原则或理论性的:
一,谁的问题?研究历史自是回答古人的问题。古人的关怀有些与现代人相同,但不是凡事相通,所以才要明白古今之变。不外直到今天还有人说古代史就是现代史,如是,反过来便是现代史就是古代史,你我都是古人了。
二,如何发现问题?古人的问题反映在他们的言语、思想和行为,多数见于史料。除非史料缺乏,否则一再出现的问题,尤其同时出现在差别类别的史料里,便是较为重要的问题。个人认为,不要把差别的史料混合统计,应该分别统计,例如武人的吏治不光在墓志里出现,也在史传、小说和民谣里出现,只要不是互相传抄,便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可信度。
三,如何回答问题?必须有合适的切入点,俗称切中要害,与之相反便是答非所问。问题愈大,需要的切入点就愈多,不妨选修口述历史或需要田野调查的学科,学习如何设计问卷。时至今日,即使是全新的问题,也多数有间接相关的二手资料可以参考,阅读时必须注意史学三论:论据+推论=论点。读书班的方法是列一个表,把作者的论点放右栏,论据和推论放左栏,假如两栏对不起来,除非要写文批或书评,否则不引用便可。
次说实践或方法,亦是如何阅读史料、找出问题、回答问题:
一,阅读史料:文章结构
今日几乎无人不消电子全文数据库检索资料,但十分容易产生“抽离脉络(out of context)”的毛病,所以读书班要求同学必须彻底了解某字某句在整篇碑志里的脉络,不要随便引用。说到底,我们必须明白一篇碑志的文章结构,才气了解某字某句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常谓好的著作一定顺理成章,章法就是“理路”或“脉络”,有如一本书的章节。我们倒是占了墓志的自制,因为无论官撰或私撰,墓志作为一种文体,多数依循一定的文章结构,事类分明,大多是首题、撰者、书者、序言、先世(如得姓由来和历史人物)、祖先、平生事业和品德(多含配偶)、死亡、家人、丧葬、撰志原委,最后是作为盖棺论定的铭文(参附录二)。不但墓志,其他传记类史料,如某人的屏盗碑和官私史传,亦多出现一定的格套,有点像履历表的基本项目,不会天马行空。
在解构之前,必先了解原来的结构。我们把碑志的内容依其门类加以切割,主要是确定标点、断句和划分段落。如一段之中数事并存,便分行不分段。要分得多细,随个案的主题而定,并不要求前后或全部一致。例如主题是妇女角色,有时便依照她为女、为妻、为媳、为母,和为婆等来分行。这似乎是简单的原理和应做之事,但我们读到很多标点本,包罗算是权威的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有时实在不明白为何如此断句和分段,所以我们在分段分行之后或多或少说明原因,方便读者理解和指堕落误。
脉络既明,一些疑难字句便可藉着文章的内部逻辑来自圆其说,不需要加油添酱东拉西扯也能读通,我曾戏称之为“自在圆满、相互牵挂”[柳立言,《第十八层地狱的声音:宗教与宋代法律史研究法》,《中西法律传统》11 (2016),页71-120]。即便是阅读杂乱无章的现代论文,态度也应如此。
一事必须自首。一片墓志有时有差别的版本,偶然会影响内容的判读。例如甲书的“录文”(photographic copy)不如乙书之存真[录文取Xerox全都录之意,有如复制件(photocopy),凡经加工的,即使只是将异体字变为通用字,我们都视为水平不等的释文(transcription)。因本书提供拓片的复制件,故我们只作释文], 丙先生的“释文”不如丁先生之易明,戊先生的标点本不如己先生的准确,傅图的拓片有时不如他圕之精良等,但我们不会为了求全而遍索中外群书,更不会赶赴东西两洋。我们不会为考证而考证,只会为回答问题才考证,例如我们要探讨两位女性的妻妾关系,一位“终于洛都洛阳县永泰坊之私第”,另一位“终于洛京□泰里之私第”,后句的「□泰里」有点重要,我们便去查证,结果真的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但我们并不伤心难过,因为她们的卒处只是证据之一,还有其他证据足以支持论点。总之,如对论点影响不大,我们不执着于辨字或考据。
同理,我们不会为形式而形式,例如生卒时间不一定放在人物首次出现之时,而会置于最能发挥作用之处;书目格式亦以方便和统一为原则,如括号不会一时半形一时全形,外国作者亦如中国作者,一律先姓后名,注释与书目一致。诸如此类根本不会影响研究内容的微枝末节,不值得浪费气力。这与严谨无关,但能反映一个人能否识别本末与轻重,和是否与时俱进或固步自封。以今日信息网路之发达,研究人员制作书目有如图书馆编目人员,令人心悲。
二,找出问题:篇幅最多之处便是主题之所在
分段之后,便数其字数,我戏称之为数馒头。我们不能乱点鸳鸯,把差别门类的事情数在一起,这也是必须先行了解文章结构分段分行的原因。一般而言,正如今人的写作,篇幅最多和关键字屡见之处,便是重点所在,所以要抓到一篇碑志的主题其实并不太难。微言大义或一字批驳都必须建立在详细的论据和推论,例如骂人乱臣贼子之前,必须提供跟乱和贼“相关的”和“富足的”证据。证据不相关,自然推不出乱与贼,陷入飞跃的逻辑﹙missing links﹚或难以理解的推论;证据不富足,论点就不敷坚强,只有盲从的读者才会信之不疑奉若大家。唸法律和唸历史都讲究证据和逻辑推理,两者的入学分数却相差甚远,值得反省。
历史的创造者是人不是物,墓志的主角既然是人,自然饱含各种议题。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第七章“碑刻文献研究的展望”列出十二个研究领域:一历史、二经学、三书法、四文化史、五宗教、六文学、七民族、八语言文字、九利用碑刻整理古籍、十科学技术史、十一艺术、十二军事。每个领域之下再列出巨细议题,总计七十八个,如历史研究有九大议题:(一)补旧史之阙、(二)纠旧史之误、(三)历史地理、(四)经济史、(五)政治史、(六)边疆地区史、(七)少数民族历史、(八)中外关系史、(九)教育史、(十)人口迁移。其实,除了这些通论性的议题外,一代有一代的特殊问题,也应反映于墓志。(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唐研究》第十七卷(2011)便是“中古碑志与社会文化”研究专号,共十三篇论文)
五代墓志可供研究的议题着实不少,我们只能就个人兴趣和能力所及,拟定九个议题,多数针对五代的特色和墓志的特点。一是社会流动;二是文武交流;三是乱世中的武人业绩,特别留意其民政,也注意文武之共孽;四是武德或武士之道,如忠和孝等价值观念和行为,亦与文人比力;五是家庭或家族型态,探讨唐型和宋型之间,有无五代型或过渡型;六是婚姻,尤其留意婚姻对仕宦和家庭的作用,比对郝-韩模式﹙Hartwellian-Hymesian models﹚中的人际网络说;七是丧葬,观察文人、武人和平民的礼法和风俗有何差别,探讨儒术对武人的同化和对平民的渗透;八是妇女角色;九是墓志笔法和史学方法。这些都是利用墓志进行研究可以胜过官修和私修史传的议题。后来因为个人退休在即,余日无多,乃以一、二、八、九为主,其余为次。有时一篇墓志可用来探讨数个议题,必须分别主次,如利用某篇女性墓志(即墓主是女性)来探讨文武通婚可能胜于用来探讨妇女角色,我们便多写前者。当轻重难分时,便两者都写。有时读到较罕见的内容,如官制、宗教、司法,实在难以割爱,也会写上一笔。别的,墓志介乎史学和文学之间,我们既要研究“事”,也要体会“情”,后者本是墓志的重要目的;利用“设身处地”的研究法(historical empathy),有时颇能领会。
三,回答问题:史学六问与五鬼搬运
有了九个主要议题,便能带着一些“问题意识”到碑志里寻找答案。首先需要切入点,可粗分一般和专门两种。
先说一般或制式。曾有教授公开和坦诚地在报章形容现在的大学生是人形墓碑,我以小人之心推测谜底是“不死、非活、亥木”,总之就是既不问也不答。念历史的同学如头脑空洞手足无措,不妨乞灵于源自政治学的“5 W 1 H”,可称为史学六问,实时(when)、地(where)、人(who/whom)、事(what/which)、原因/是否(why/whether)、经过(how)。谷歌只花了0.77秒便找出约6,800,000,000项结果,未曾因为各种新史学和新议题的窜起而褪色丝毫。
六问有助于思考周延,六答有助于齐备资料,建立架构,但不一定要六者俱陈。现有两事,一是个案的重点是文与武,二是一位武人被供奉在名宦祠,两者如何连接?把名宦祠放入六问,结果如下:
加以组织,发为文字,便是“任汉权在两《五代史》无传,在《旧五代史》和《册府元龟》同留一事,却是败绩,不外在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出现三次。首先在名宦祠,虽是外人(蜀人)和武人,仍因武功和吏治被奉为名臣,在官祠里根据儒家典礼,接受文人、武人和搢绅等人的祭祀,但不知他是穿着文臣还是武将的服饰?……“(见第二册《武人在地之光》),读者不妨推想接着说什么。
专门的切入点因问题而异,兹举一例,也是教训。有一《后晋振威将军杨光远(?-937)之碑》,在寻找其他版本时,以志文的若干字句如“弱冠称仁”全文检索,竟在“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数据库里,发现它是抄自东晋(317-420)的《建宁太守爨宝子碑》,是一件伪作。原来藉此训练同学从多方面切入,辨证它不是五代之物,如1.五代能否看到《爨宝子碑》的原石、录文或释文来伪造;2.与另一方《爨龙颜碑》相比,《爨宝子碑》的格套是否五代墓志之主流;3.《杨光远碑》的文本,如其中的人物、官职、地名、典故和内容等,是否适用于后晋,其实也不脱史学六问;4.书法;5.做假的痕迹,如裂纹的真伪等。写了又写,最后剩下从书法切入,请教史语所和故宫的艺术史师友,咸谓这是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假东西。我蓦然醒觉,辨伪的切入点亦有轻重先后之别,此案自应以书法为主,其他为次,主的辨不了才需要次的上场。我们研究历史的,这次真的是先后不分了。还有同学认为它是清代伪造来打击某个学派的;但要证明某事或对付某人,都要基于可信的证据,假如证据一看就知为假,它还有利用价值吗,利用者恐怕会自招羞辱而已。
有了切入点,便去找证据,也是先列一个表,左栏是各个大中小的切入点,作用是分门别类,不要把差别的问题混在一起;右栏是史料,作用是集中资料,并随时与左栏对照,检查是否对得起来。接着有两个手续:一是勾出碑志每个段落的关键词,亦即重点,清楚明白它们应归入哪一个或数个切入点;二是我戏称的五鬼搬运,把关键词以至文句搬空至右栏为止,分文不剩。搬不空的,表现它们超出我们的设想,应搬入其他或新的议题。近来兴起研究“过程”,我们也选择一二个案明白出现撰写的经过,亦即六问中的how,作为研究的SOP,在此不赘。
我曾取笑一位年轻的法史学人内化不敷,没有把法学院的训练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我则把罪与罚的比例原则恒放心头,对同学们的小过与中过千般容忍。那么史学训练如何内化,如何有助于日后找工作或主持中馈?我想倒过来说。其实做研究和做家务一样,都应分别轻重先后,有一定的条理。宋代法史鼻祖徐道邻先生“对自己所用的东西,都是井井有秩,各有存放的地方。从来没有为眼镜、手杖、钥匙之类,东找西寻。他说治家系统化,既可节省时间,又可免伤脑筋。……书桌之整齐,象是一件部署”[徐道邻遗著,《中国法制史论集》(台北:志文出书社,1975),页435]。我家男有内事,妻烹夫涤,哪个碗用来盛洗洁精,哪个碟用来放筷子刀叉,哪些放在滤水糟的哪一边,哪些叠在哪些的上面,都先行心里盘算,决定清洗序次(order)。我害怕的是积习难改,变不出新花样,而现代的同学女无内事,很少入得厨房,连有利于研究的习惯都未养成。
特别感谢山口、宗翰和祥光。他们风雨无阻,牺牲周六的休息,从早到晚轮番上阵。最长的一次,似乎是早上九时半到晚上九时半,后来硬性规定六时前收摊,但几乎每次都违规。对同学之寸进与墓碑化,我一再计划弃船,他们都曲加劝阻,包罗引用最近流行的功德论说。当我怒不可遏,痛骂学生三无之时,他们如老僧入定,从未提油救火。无奈目力日衰,盛筵将散,深恩厚情,谨志于斯。
《文汇报·文汇学人》
柳立言
本文系作者为《五代在碑志》所撰前言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wenhui_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