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志愿者陈儒政:用最快的速度传回
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陈汝政和学校志愿者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但他们很享受。 “活动服务经验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据了解,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志愿者有1.2万人。 其中,像陈汝政这样的亚运志愿者约9300人。 培训期间,“小绿莲花”还通过“理论+实操”掌握了场馆赛事运营领域残疾人救助的细节和服务技巧,确保两项赛事的服务水平同样专业。
作为赛场志愿者,胡锐的工作与运动员有着更直接的联系。 “在适应性训练和比赛中,我需要密切关注排球,并在它滚出球场时尽快将其传回。” 胡锐的工作地点在杭州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这里是坐式排球比赛的举办地。 握住。 “坐式排球比赛中,我们要传‘滚地球’,以方便运动员更好地接球。” 胡锐说道。
胡锐的志愿服务培训从今年6月开始。 作为一名“挑球手”,她每次传球时都需要保持上身直立,下身小弓步,将球直线滚出。 “把这样的小事做好,服务就会更好。” 胡锐说,“我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激情和志愿服务的温暖,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开闭幕式期间,数万名观众有序观看了盛典。 观众服务志愿者魏坤说:“与现场的节目相比,我更关心观众需要什么。” 魏坤也是一名残疾人,非常热爱运动。 “作为志愿者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面对观众的询问,魏坤总是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 “亚残运志愿者工作不仅要本着‘平等、参与、共享’的原则对待残疾人,还要注重细节,每一个行动都是志愿服务工作的考量。” 魏坤说,“开幕式上,一位观众告诉我,他曾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当过志愿者,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志愿服务精神是代代相传的。”
接力所传承的志愿服务精神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您好!我是西湖志愿者,请您从右侧通行,这里是无障碍坡道。” 在西子湖畔的“西子艺·柳莺莺”志愿服务摊位,70多岁的戴春年正在为一群志愿者服务。 为坐轮椅的中年游客提供服务。 每天早上,戴春年还为来这里服务的学生志愿者进行外语培训。 “这里的年轻志愿者外语可能没有我说得那么流利。”戴春年说。
从保障竞赛场馆运行,到非竞赛场馆细心周到的服务,再到星罗棋布的亚运青少年“V”站,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志愿者用专业和热情为城市保驾护航他们的梦想。
(本报见习记者刘曦、本报记者周世祥、杨童童)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9日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