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台湾文学变迁的一个独特视角简评《联合副刊文学生产与传播研究》
——略评《联合副刊文学生产与传播研究》
作者袁永林是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刊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 台湾《联合报》(以下简称《联合报》)副刊始于1950年代初,继承了华语副刊的文学传统,文学生产延续至今。 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生李光辉着有《联合副刊文学制作与传播研究》一书。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由“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资助,将于2022年4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连珠》四十年的文学创作作为以研究对象为对象,认真梳理副刊四十年来的文学场景和生成机制,为观察台湾文学的变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联副刊文学生产与传播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提供
《连赋》是了解台湾文学变迁的绝佳窗口。 作为台湾最重要的文学副刊之一,《连珠》见证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生产的全过程,培养了众多作家,引领了许多文学潮流和流派发展,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事件,更在不同的领域一个个时期,他们创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景观。 本书试图厘清《连赋》前四十年文学生产所营造的文学景观,厘清更深层次的生成机制。 在我看来,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全面系统梳理文史资料。
《联副刊文学生产与传播研究》一书最大的难度和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对《联副刊》第一手史料的深入挖掘和梳理,以及它对理解《联副刊》的贡献。战后四十年台湾文学生态,尤其是传统报纸。 副刊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作家队伍的结构、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是基于对第一手资料和周边相关史料的深入挖掘,并回到《联兴》文学生产现场考察,作者才能对副刊的文学生产得出独特的见解。 比如,在评价《连副》历任主编时,除了林海音、严宪等知名主编外,笔者对曾主编《连副》的马格也有非常独特的评价。 《联副》两次简述:“马戈两次都是短暂的。担任“联副”难免给人留下过渡人物的印象,但“写作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和实际运作《联合报》文学奖全部由马戈完成,体现了马戈对《联合报》的重视副‘开创性价值’。又如,作者仔细审视了《联合报》的诗歌制作,并做出了历年发表诗歌数量详细统计:《联名》前十年,仅1959年和1960年写的诗歌数量接近三位数,其余年份甚至不足两位数,大多政治意味浓厚,艺术性较低; 到了1963年,《连副》发表诗《故事》,引发了“船长事件”。 在动乱之中,诗歌的出版几乎成了禁忌。 随后的几年里,《连副》每年平均发表的诗歌数量甚至低至个位数。 笔者由此得出结论,《廉明》诗歌创作的成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平庸的。 正是对史料的扎实整理和挖掘,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论证基础,结论才新颖、站得住脚。
二是深入剖析文学现象背后的动力机制。
文学的生产和传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任何文学现象和文学变迁背后都有其深层的生成机制。 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地展示《连读》四十年的文学景观,而是运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探讨文学生产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互动关系。 详细分析和呈现《连赋》的各种文学现象,使《连赋》中的各种真实的文学场景和文学变迁背后抽象的场域运作过程得以揭示。 例如,作者在讨论《连副》通俗文学的流行时,分析了《连副》之后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等几种通俗小说不断涌现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 那时的文学生产与台湾经济领域的互动被带入视野——当时的台湾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普及,公民中产阶级范围迅速扩大,形成了所谓的“中产品味”,造就了庞大的通俗文学阅读群体。 针对上述变化,包括“连赋”在内的文学生产平台纷纷推出大量通俗文学用品,于是各种形式的通俗文学在“连赋”中开始流行。 又如,笔者在解读20世纪80年代中期《联合罪恶》大陆文学的综合呈现时,从文学生产与政治领域的互动入手分析:80年代中期以后,两岸交流,包括文学交流,日益加强。 号称将全世界华人文学创作全部纳入其版图的“联盟副会”,自然会弥补大陆的文学创作。
三是坚持以“中国性”的视角观察台湾文学。
作者始终坚持“中国性”、“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观察文学生产的“合副”。 例如,作者在前几年讨论《连赋》的文学创作时,注意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将其定性为“从继承中国文化开始的《连赋》文学创作”。文化。”
当然,作为台湾研究的新秀,李光辉博士在书中的表现仍有欠缺,在拓宽视野、探究内涵、阐释意义方面仍有广阔的空间。 但该书在台湾文学副刊研究中的开创性价值值得更多关注,因为它为观察台湾文学的变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