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续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聚焦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空气污染质量得到显着提高。 刘秉江说:“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围绕工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推进煤炭减量、淘汰、车控、污染治理、抑尘等工作。关键在于四个方面。”
首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增加一倍。 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比2013年的近1700亿立方米翻一番。新增天然气主要用于城市居民消费和煤改气。 八年来,全国削减燃煤锅炉、炉窑超过40万台。 2500万农村居民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用能方式,减少煤炭消耗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亿吨。
二是我国落实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措施。 压减钢铁产能、煤炭产能,清理整顿“无序、污染”企业和集群。 此外,长江沿线数千家化工企业完成搬迁、升级改造。 这些措施促进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减少。
三是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科技不断进步。 科技工作者自主研发了大型、高水平的治理设施,显着提高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例如,我国先进的煤电企业已达到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水平; 钢铁企业启动超低排放改造; 全球先进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模型,为长距离、跨区域的空气污染传输和重污染治理过程提供解决方案。 科学依据等
四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和实施。 在督查带动下,地方政府对空气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得到落实,每一项措施都形成了从布局、制定到最终实施的闭环管理。
“我国已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煤源污染已基本解决。” 刘秉江表示,同时,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重污染天气依然频繁发生。 以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交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行动计划》在总结近1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上,继承和延续有效经验做法,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减碳减排、绿色拓展和增长,减少重污染。 围绕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扎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交通,实现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
《行动计划》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进行优化调整,并分别提出改进目标。 PM2.5浓度较高的山东南部、河南中南部等城市将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调整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由“2+26”城市变更为“2+36”城市; 浙南、皖南等PM2.5浓度基本稳定达标、对长三角地区污染贡献较小的一些城市,已动员起来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行动计划》更加注重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需要法律、市场、技术、政策的结合。
10年来,中央财政用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逐年增加,累计达到200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了财政金融的引导作用。 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政策的实施,推动我国清洁燃煤发电规模成为全球最大。 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以来,多排多缴、少排少缴的原则,大大提高了企业治污减排的积极性,推动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
“我们将继续协调各领域资源,与各地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运用法治、市场、技术、政策等手段,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刘秉江说道。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30亿元。 重点之一是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据介绍,为有序开展清洁取暖,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审慎实施新的清洁取暖改造。 转型过程中,必须把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作为首要任务。 不具备安全稳定通风条件,且原燃煤供热设施实际运行满一年未进行检验的,不得拆除原燃煤供热设施。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已进入负重前行、跨越障碍的关键时期。 今年空气质量的波动,反映出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刘秉江表示,我们将坚持精准、科学、法治治污,全面落实《行动方案》各项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寇江泽
寇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