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标准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座谈会在南昌举行
12月19日下午,“积极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标准”座谈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吴彭全 摄
江西作为我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省份,生态环境优美,自然禀赋优良。 绿色生态是当地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西农工党省委主席石柯表示,江西正在全力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个重大战略”,坚定不移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放在首位。 一路走来,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果,绿色体系更加完善、绿色技术更加完善、绿色动力更加强劲、绿色金融更加突出。
石克强调,下一步,江西将积极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模式”,努力深化体制改革,在成果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深化创新驱动,实现绿色转型。 新进展; 深化金融支持,金融服务新举措。
“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潮流、时代潮流。新旧能源系统转换是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和关键。” 欧美校友会北欧零碳委员会主任、农工党中央绿色发展工委委员李勇建议,江西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走以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崛起为契机,加快技术迭代,实现技术领先、标准领先;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升级,积极对接融合清洁能源链、数字技术链、绿色农业链、低碳服务链、健康生活链等国际国内产业链。
“后疫情时代,从卫生城市到健康城市的趋势日益明显。” 清华大学智库中心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家、农工党中央绿色发展工委副主任李东认为,江西生态环境优良背景资源。 提升城市健康不是投资成本,而是可以成为新时代加快江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价值“倍增器”。
如何更好地运用绿色金融设计支持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中央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兰红建议设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开发信贷产品,其利率和条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挂钩; 启动绿色储蓄账户等公众参与项目,让个人储户直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本次研讨会由农工党江西省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政协江西省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发展改革委、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由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江西监管局共同主办。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