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16岁女孩文身后没多久就后悔了

文身   成年   人文   视频   负面  
财经网 2023-12-23财经热点
16岁的她文身后没多久就后悔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文身店仍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本报记者 韩丹东去年年底,广东佛山的肖淼淼成了一位“花腿”女孩——那天是她16岁生日……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纹身店仍在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

记者 韩丹东

去年年底,来自广东佛山的小苗苗变成了“花腿”女孩——那天是她的16岁生日。 朋友说她已经16岁了,应该做一些很酷的事情来纪念她的生日,然后鼓励她去纹身。

她清楚地记得,纹身店隐藏在当地的一条小巷子里,门口挂着发光的LED招牌,上面写着纹身和激光洗纹身。 推开门,墙上贴满了大面积的人体纹身照片。

“店里没有问我的年龄,也没有问我的身份证件,听说我想要纹身,就拿出了一堆纹身图案可供选择。” 小淼淼回忆,这些图案都是大面积的图案,还有一些是彩色的。 的。 她选择了日本歌手的图案,几个小时后,图案就“定格”在她的小腿上,而且颜色依然鲜艳。

事实上,纹身店是不允许给未成年人纹身的。 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纹身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任何企业、组织不得或者个人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不得强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纹身。 专业纹身机构以及提供纹身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含医美机构)、美容美发机构、社会组织等应当明确注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 如果难以确定是否未成年人,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不过,《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像肖淼淼这样的未成年人并非孤例。 《办法》颁布后,这些未成年人仍然在纹身店接受纹身服务。 走访过程中,虽然有的纹身店在显着位置张贴标语,写着“禁止未成年人纹身服务”,但实际上并没有对顾客的身份和年龄进行核查。 有纹身师甚至直言“年龄不是问题”。

纹身店接受未成年人

有些人还没写完就后悔了。

纹身没多久,小淼淼就后悔了。 生活中,她的朋友经常取笑她的纹身。 当她把纹身照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时​​,有人戏称她是“坏女孩”、“女流氓”。 今年夏天,当她穿着裙子出街时,路人都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 晚上她去大排档吃饭时,遭到一些不友善的人搭讪。

“后来我才知道,纹身店是不允许给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那天我们纹身的时候,我们看上去都像学生,但店里根本不关心我们的年龄。” 小淼淼告诉记者,后来她受不了流言蜚语。 之后,她又去纹身店询问纹身是否可以洗掉。 “此时,店门上贴着‘不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牌子,但当我同行的未成年朋友问她也想纹身时,‘店家立即开始推荐各种纹身设计。”

“这家纹身店真是不负责任!” 小淼淼说道。

来自天津的李楠和肖苗苗也有类似的经历。 日前,在一家咖啡厅,记者见到了脸上略显稚嫩的李楠。 这位17岁的年轻人向记者展示了他去年8月纹的纹身——一条雄伟的龙盘绕在他的肩膀上。

李楠表示,他向家人隐瞒了纹身。 去年16岁生日那天,他放学回家路过一家纹身店。 他一时兴起,开门进去,直接对店老板说道:“来一站店吧。”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是一名学生,更何况我当时还背着书包,但纹身店老板并没有拒绝给我纹身。”

还没写完,李楠就后悔了:回家怎么办?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回家第二天,李楠的纹身部位就出现了感染。 “我感染的时候不能洗澡,也不敢让父母知道,我真的很后悔,我这个年纪去纹身太傻了。”

记者采访发现,为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纹身店大多位于巷子里的偏远地区。 直到今天,一些纹身店在遇到看起来像未成年人的人询问纹身服务时,仍然不会主动询问年龄等信息。 。

连日来,记者跟随15岁的高一学生小刘走访了北京和天津的10家隐藏在巷子里的纹身店。 其中有的是小刘独自进入咨询纹身服务的,有的是由记者陪同的。 询问纹身服务。 结果,没有一家纹身店主动询问小刘的年龄。 当记者询问未成年人是否可以纹身时,大多数纹身店老板都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甚至显得不耐烦。 北京一位店主说:“说到纹身,什么时候想纹都可以,年龄不重要。”

记者还通过网络平台电话咨询了十几家纹身店。 对方给出的答复是不能为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但没有提及到店后如何验证身份信息。 很多商店页面都有提醒信息,写着“未成年人不得购买纹身服务”,但用户可以选择关闭提醒。

北京一家纹身店老板告诉记者:“是否拒绝未成年人纹身,取决于店里的职业道德。有的纹身店表面上拒绝为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实际上却视而不见,不问年龄就可以假装对方不是未成年人,问完之后就谎报年龄也可以糊弄对方。有的纹身店不采取查身份证等措施,只要顾客这样做“不大声喊自己是未成年人,纹身店就能糊弄他。能够安心提供纹身服务,其实就是‘钻空子’,这是非常不道德的。”

未成年人纹身很危险

或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

来自天津的纹身师李先生直言:“作为纹身师,不给未成年人纹身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你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你会不会比如纹身店给他提供纹身服务?”

李先生说,现在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大花臂”、“左虎右龙”、“满背花字”等纹身视频。 有的是为了纹身店做宣传,有的纹身师是为了吸引流量,有的视频会被贴上“纹身美女”、“纹身妹子”、“花腿妹子”等标签。 ”。 规模非常大,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好的引导。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视频大多没有‘不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标签,这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利用社交媒体尝试纹身带来隐患。” 李先生担忧的说道。

按照李先生的提示,记者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找到了这些视频。 例如,在多个视频中,一名整个手臂上都有精美纹身的女子面对镜头摆出了各种性感妖娆的姿势。 视频下方评论区有不少“好酷”、“好想入手”等评论。 评论。

《办法》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出版、发布、传播的图书、报纸、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美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不得含有下列内容:诱导未成年人纹身。 内容。

采访中,记者发现,未成年人纹身的原因多种多样。 有的人把纹身视为一种很“酷”的行为,有的人想通过纹身来表达自己的成长和心情,还有的人受到影视剧中纹身形象的影响。 吸引力。

北京一家纹身店老板告诉记者:“有一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乍一看他像个未成年人。孩子说他的母亲去世了,想在自己身上纹上母亲的名字,以纪念他。” “妈妈。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给他纹身。我仔细地给他解释了规则,并告诉他,我妈妈不会同意他年纪轻轻就纹身。”

“来我们店咨询纹身服务的未成年人大多只是为了好玩,想表达朋友之间的友谊,或者想把自己偶像或恋人的名字纹在身上。” 这家纹身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都拒绝了。

许多纹身店老板表示,未成年人纹身存在多种危险。

采访中,不少有纹身的未成年人表示遗憾。 纹身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不便,也受到了很多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 一些纹身时还是未成年人、现在已经成年的受访者表示,由于纹身暴露在皮肤上,就业受到了阻碍,而且想要完全去除纹身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名14岁女孩纹有“花臂”,妈妈伤心欲绝,痛哭“300块钱毁了女儿的未来”。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晓贤表示,纹身是个性化表达的一种符号和方式,但它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多种疾病,因此需要加以规范。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纹身多与非法、犯罪、越轨等形象联系在一起,常常被给予负面评价。 这种负面评价会导致未成年人将纹身可能代表的负面标签(如“古惑仔”等形象)内化为自己的身份。 在这种身份认同的影响下,未成年人往往更容易做出相关的负面行为。

“可见,纹身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化,甚至可能改变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限制他们选择公务员、参​​军等。因此,禁止纹身店提供纹身服务是合法的。”必要性也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对未成年人最有利的原则”。 姜小娴说道。

“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彻底去除纹身,即使去除也会留下疤痕。所有‘去除纹身不留痕迹’的说法都是谎言。” 北京一家纹身店老板表示,去除纹身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条件:洗纹身的师傅一定要技术好; 技术设备一定要好,有些小巷子里的纹身店根本没有这样的设备; 被清洁的皮肤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纹身过程中皮肤不得严重受损或发炎。 和其他症状。 “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会造成大面积疤痕。”

天津一家纹身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洗纹身都是用激光洗,原理是激光进入皮肤,把纹身颜色炸成碎片,比纹身痛苦一倍,而且最多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过了恢复期(因为被激光烧伤就是烧伤),就可以洗第二次了,一般需要洗3次以上才能大致覆盖原来的图案。

江小贤表示,由于未成年人的理性认知和控制能力尚未发育完全,他们往往根据直接或短期的身体或情感需求做出行为选择,无法考虑具体行为选择的长期影响。 。 因此,家长式的法律干预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非常必要。 这也是法律设立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并对法律行为能力和责任作出专门规定的重要原因。

提高立法和执法水平

参照医疗美容严格监管

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纹身店都在显眼处贴有“不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告示。 很多纹身店在提供纹身服务前也会询问顾客是否已成年。 不过,有店主直言,无法百分百确保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纹身师是否私自抢工也很难被察觉。

为防止未成年人伪造年龄纹身,河南郑州一家纹身店店主在店内多处张贴“不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牌子,并检查顾客身份证件以确认他们是否已成年。 店长奇诺向记者解释了店内管理严格的原因:“我在新闻中看到一些纹身店因接待未成年人而受到处罚。我想到了一些未成年人到店里要求纹身的事情。”过去了,所以需要严格管理。”

姜小贤表示,主流观点认为,纹身对未成年人个人和群体造成伤害,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最有利的原则”,在《未成年人预防法》中被视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拖欠。 类别,因此需要进行监管。

为解决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问题,国家层面出台了《办法》,海南、沭阳、江苏等地也颁布了地方性法规,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 责任。 多地积极开展针对非法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的专项整治,不少地方检察院为此提起公益诉讼。

然而,尽管明令禁止,为何纹身店违法违规现象仍频频发生? 又该如何治理呢?

蒋小贤分析,直接原因是一些纹身服务经营者受利益驱动,无视相关监管规定,纵容甚至诱导、教唆未成年人纹身。 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并没有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 一些地方对于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有不同的立法和执行标准; 许多地方由于缺乏相关立法,导致执法机构缺乏警告、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或罚款、罚金等具体行政措施; 纹身机构定位模糊,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纹身人员的资质和执业规则处于监管真空。

北京市君勇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景辉表示:“《办法》明确了治理办法,重点是制定实施细则。家庭和社会都有监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义务,应将“排”与“堵”结合起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姜小贤建议,应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执法部门防止教唆、诱导、胁迫提供纹身服务提供统一依据。在其他地方纹身,从而逃避法律。 制裁的可能性。 同时,推动纹身行业参照医美行业进行监管,对纹身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职业技能资质、产品质量、设备安全等建立规范标准体系。已确立的。 此外,应加强家庭教育,强化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有纹身的未成年人经常佩戴鼻钉、唇钉、各种戒指。 一些受访者表示,纹身会让人上瘾,总喜欢让纹身变得更加独特。 还有人表示,主要是因为有趣,也是因为朋友的推荐。 有些商家还会建议纹身时使用鼻钉。

对此,蒋孝贤表示,从客观行为角度来看,钉唇、钉舌等行为与纹身类似,社会也普遍对其存在负面评价。 属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中的“不良行为”,因此唇舌钉行为和纹身问题应纳入治理范围,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