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布努瑶传统文化传承故事
小伟就读于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中心小学”)六年级。 从三年级开始,她每周都会去少年宫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陀螺、铜鼓,到刺绣、竹枪,少年宫提供的课程,小伟几乎都想尝试一下。 “少年宫每年都会展出五六年级孩子的作品,非常漂亮。” 卫骁说,女儿看到这些作品就想参与。
中心小学建于1955年,现有学生801人,其中瑶族学生775人。 2012年4月起,巴马瑶族自治县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在中心小学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陀螺、弓弩、竹枪等布努瑶体育运动及相关课程如棋艺、歌舞、手工艺等。 ,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学生自主报名课程,教师为中心小学兼职教师。 每周三和周四孩子们一起上课。
此外,中心小学还设有瑶族传承班,主要教授一些具有布努瑶特色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如《瑶山鼓韵》、《飞歌曼》、《弩舞》、《每逢元旦、“六一”等节日,学校都会举办民族舞蹈、歌曲等表演比赛。
玩陀螺不仅要学会如何系绳子,还要注意击打的方向。 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小伟终于和高层达成了默契,心里很高兴。 课堂上,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分组比赛,看谁转陀螺的时间最长。 有时,小薇会跟随老师去外县比赛或参加活动,对此她感到非常自豪。
“打陀螺是我小时候玩的游戏。” 每当看到孩子们学习非遗知识,魏晓就感到非常高兴。 她认为,这些课程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瑶族的传统文化。 “希望他们今后努力学习,勇敢、自信地把家乡的文化介绍到外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布努瑶。”
在中心小学工作了6年的数学老师孟春瑶,入职以来一直从事瑶族文化相关知识的教学。 回顾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她说,一些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让她感动。 孟春耀告诉记者,有的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坚持学习,积极参加皮鼓、铜鼓、歌唱课程。
对于同样在中心小学工作的语文老师谭素菊来说,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谭素菊虽然是瑶族人,但她并不属于布努瑶支系。 在接受教学任务之前,她对布努瑶文化了解不多。 今年她负责教授《瑶山鼓韵》,涉及到一些步法和击鼓技巧,难度相当大。 有些学生已经在其他老师的课上学过,会耐心地教谭素菊。 “与学生互相学习非常有趣,”她说。
如今,中心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已有10多年。 项目得到多方认可,师生经常受邀参加大型活动演出、比赛。 不过,兰桂文副校长坦言,由于参与教学的大部分都是学校的老师,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布努瑶传统文化。 他希望与有亲身经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士进行更多的交流,促进布努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孟玲今年68岁,是瑶族节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曾3次到中心小学与孩子们交流互动。 他认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 然而,“学生在学校应该重点学习科学和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深刻内容还需要在民间扎根,通过更多方式得到保护和传承。
今年7月开始,孟玲作为老师之一,参加了巴马有关部门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向东山乡民间艺人和归国大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目前,巴马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2项。 其中,瑶族的节日庆祝活动和壮族的补食敬老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目前,巴马县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 县长于浩学说,由于部分传承人已经年老,巴马县每年都会举行传承仪式。 培训课程,发掘更多年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今年,发掘了11名年轻传承人,包括孟选、蓝海欣、孟友忠、黄成英、黄成龙。
除培训班外,巴马还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演艺活动; 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 注重基地建设,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组织全县“春节”、瑶族“竹竹节”、“盘王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等活动,着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位于巴马新民社区的非遗工坊将瑶族非遗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发展文创手工艺,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培养新瑶族工匠,带动群众灵活多点就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车间采用“培训+订单+新工匠”的运营模式。 2022年9月以来,已带动周边约50名居民就业。 “很多人要照顾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学。” 在车间工作的杨云华表示,车间离家近,工作时间灵活,能很好解决大家的“家庭关怀”需求。
中青报·中青报见习记者李丹萍记者郑齐来源:中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