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达76.4岁网民占比3.8%

财经网 2023-11-28财经热点
在网上学习打卡、进行社交、刷短视频、玩游戏……如今,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让“少年的你”健康成长,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

目前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态度如何? 他们在网上做什么? 家长对孩子的互联网使用有多关心? 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向哪些方向努力? 近日,新京报记者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话题进行调查采访。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刘洋

“网络原住民”喜欢看视频、玩游戏

收集各种动漫游戏的片段,精心挑选背景音乐,添加不同的特效,剪辑成几秒的短视频……河北省一所高中一年级的小宇,每个周末都会回家。 ,你将拿起手机,编辑视频、编辑视频、查看数据,在评论区与网友互动。 因为住在校园里平时用不到手机,小宇一回到家就打开了连发模式,几乎整个周末都在玩手机。

和小宇一样,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真正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对网络的理解和使用并不弱于成年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4%。 其中,10岁以下网民和10-19岁网民分别占比3.8%和13.9%,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

“网络原住民”的网络使用情况如何? 今年11月初,新京报教育新闻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 调查显示,面对网络“花花世界”,未成年人难以自控。 调查显示,75%的儿童平均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超过42%的儿童上网时间为2至4小时。

与此同时,近60%的学生上网首先是为了娱乐,其次是社交。 只有28%的学生表示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是学习。 看短视频成为未成年人最具吸引力的娱乐方式,占比43%; 其次是玩游戏,占比36%。

事实上,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不少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按照法律规定升级了防沉迷系统,推动“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 85%的学生受访者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防止成瘾。

但必须承认,该模型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理想。 有家长反映,“青少年模式下,很多小程序打不开,孩子的一些作业必须通过小程序提交,只能在成人模式下使用。” 家长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为孩子激活游戏,绕过未成年人游戏。 监管,因为“不想把孩子的身份证信息录入网络平台”,或者“孩子周末想多玩,所以只能用成人账号”等等。

针对这一话题,新京报青年记者近日前往北京市东城区幸福街,就“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进行随机采访。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之所以不允许孩子上网,是因为担心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和垃圾短视频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一些家长担心过度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会被陌生人欺骗获取其个人信息,遭受网络欺凌。 对于短视频、游戏平台设置的未成年人模式,超过38%的受访家长认为未成年人模式有效,超过61%的受访家长认为无效。

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不足以让他们健康安全地畅游网络世界。

对于使用互联网的影响,超过60%的学生受访者认为互联网的使用确实给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 与学生相比,家长显然更加“乐观”。 超过80%的家长支持孩子上网,只有49.55%的家长认为使用网络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家长对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信息仍然高度敏感,75%的家长会使用未成年人模式来试图控制未成年人接触到的网络信息。

《条例》还指出了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的重要性,并专门设立章节明确需要加强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的监管。 同时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出版、传播此类信息。 同时,加强对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的监管。 此类信息主要包括可能导致或诱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实施违反社会公德行为、产生极端情绪、养成不良习惯等的信息。同时明确,此类信息不得传播。展示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关键链接。

封锁比开放更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方增全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网络素养家长课堂或学校。 比如,政府牵头开设网络素养教育培训班,帮助家长指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重点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 大、中、小学举办在线网络素养教育讲座和研讨会,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讨论和分享指导。 供儿童使用互联网的在线交流平台; 高校与社会研究机构共同开发家长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和指导手册; 政府与企业深度合作,鼓励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开发推广绿色家庭互联网系统,帮助特定年龄段人群过滤不良信息等。

“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的‘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家庭保护是第一道防线。” 方增全表示,数字时代,父母要学会相互沟通。 孩子们一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 保护网络时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只有汇聚各方力量,才能真正为未成年人筑起网络安全保护伞。

《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条例》各方责任清单

网络未成年人保护备受关注,家庭、学校、社会联合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行业组织等的责任,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儿童网络安全。

父母作为孩子生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为孩子的成长提供重要的家庭环境; 学校是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在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各大网络平台、软硬件企业、网络服务提供商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维护青少年网络安全。

学校

●网络素养提升

为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指导和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

合理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

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管理制度。

规范未成年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管理。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和网络法律意识,增强学生获取和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

●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

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成瘾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

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未成年学生,应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共同教育引导。

家庭

●网络素养提升

加强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

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规范自己的网络使用行为。

加强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教育示范、指导和监督。

合理使用并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防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等。

●个人信息网络保护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个人信息范围,了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

引导未成年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行使访问、复制、更正、补充、删除等权利。

●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

关注未成年人上网情况及相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行为习惯。

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有害或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

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企业

●网络素养提升

未成年人网络防护软件及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

●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便于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商:

●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防护软件

●采用醒目的方式告知用户安装渠道和方法

网络平台服务商:

●定期开展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影响评估

●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未成年人区域等。

●建立独立机构监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以显着方式及时提醒未成年用户可采取的法律补救措施

●网络信息内容规范

网络产品和服务中含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该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在展示该信息前作出显着提示。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进行网络欺凌,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建立健全网络欺凌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理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欺凌信息特征库。

●加强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

针对未成年人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个人信息网络保护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商:

●建立网络直播发布者真实身份信息动态验证机制

●不得向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未成年用户提供网络直播发布服务。

个人信息处理者:

●不得强迫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对个人信息进行不必要的处理。

●严格设置信息访问权限,控制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范围。

●发现未成年人隐私信息时,立即提示,并采取停止传输等必要措施,防止其扩散。

●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建立健全防沉迷体系。

●不向未成年人提供导致其成瘾的产品和服务。

●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

网络游戏、在线直播、在线音视频、在线社交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设置未成年人模式,在使用期限、时长、功能、内容等方面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提供相应服务。

●合理限制不同年龄未成年人使用服务的单次消费金额和单日累计消费金额。

●不向未成年人提供不符合其民事行为能力的有偿服务。

●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募捐支持、投票排名、控制音量、操纵评分等网络活动。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

●通过必要手段核实未成年人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

●建立健全游戏规则,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声音

要引导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注重道德的自律和引导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就是让公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了解并遵守相关规范,更好地处理与媒介的关系。

——广州未成年人互联网生态治理基地主任、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传媒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张海波

网络内容服务平台有责任构筑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包括采取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提供家长管理工具等多种措施。 全面保障青少年上网健康。 每天首次启动抖音App时,都会以弹窗的形式推送青春模式引导页面。 未成年人每次使用超过40分钟需要家长授权。 实名认证的未成年人账户或开启青少年模式的账户无法充值和打赏。 。 青少年内容采用多重审核机制,过滤不同形式的不良信息。 在适龄内容方面,以常识和教育为主,为广大青少年量身定制有信息质量和安全保障的内容。

——抖音相关负责人

如果希望《条例》有更好的实施效果,仅靠平台是不够的,需要家校社团形成合力。 家长的水平不同,学历高的家长不一定都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 在家长缺席的情况下,学校、社区和政府必须及时填补空白。 还应利用社区资源,寒暑假开设相应的课程。 大型公益组织也可以重点提升网络素养。

——中国传媒大学法学系主任 郑宁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这不仅是一个行业问题、一个技术问题、一个家庭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以企业为纽带,网易游戏不断联合各界力量,采取“堵堵结合”的方式,将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渗透到生活多个场景。 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和未成年人违法产品打击方面,我们将加强与家庭、公安等社会力量的协调配合,不断强化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屏障。 通过现实社会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免疫力”,能够去伪存真,对网络空间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养成自我保护意识。

——网易游戏相关负责人

成为父母后,你自然就成为了父母,无需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比你的孩子更了解。 在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家长必须与孩子共同努力。 增长与发展。 希望能够引入第三方力量,发挥社会课堂的作用,让孩子们了解互联网,成为互联网乃至生成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创新者、创业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方增全

加强对网络未成年人的保护,减少网络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社会共识。 平台应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青少年上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内容管控,净化有害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 科大讯飞高度重视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安全,推出儿童隐私保护政策,并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的研究和应用,帮助学生解决轻度心理问题。

——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

新京报记者 刘洋 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