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打诈沦为口号”裁定未料被法官驳回

诈骗   民众   虚拟   法官   台湾  
财经网 2023-12-17财经热点
台湾台南地检署近日追查一起投资购买虚拟货币遭遇诈骗案,向台南地方法院声请羁押禁见11名被告,未料被法官悉数驳回,引发台湾舆论对“打诈沦为口号”“愈打愈诈”的议论与担忧。……

《教战守则》正常吗?

台湾媒体报道,台南地检署调查了一起涉及虚拟货币投资的诈骗案,并逮捕了台北和台中一个诈骗团伙的11名成员。 同时发现10余名受害人被骗数百万元(新台币,下同)。 检察官经再审后,向台南地方法院申请禁止羁押。 但法院裁定全部案件驳回,他不得保释,引发了纵容诈骗集团的争议。

检方认为,被告在回应检方询问时,将通讯软件中的《教学与作战守则》发送给小组成员,并提醒涉事成员“如果你们中的任何人在笔录中出现错误,你们所有人将被送往地方检察官办公室。” 经认定,存在串通证据的风险。 但法官认定,该守则只是“公司内部规则”,要求会员谨慎发表言论以避免影响公司运营是常识。 检方提出抗诉后,台南高院裁定有“商量点”,撤销案件,发回台南地方法院重判。

虽然台南地方法院发表声明解释驳回理由,但舆论并未平息。 一位曾处理过多起诈骗案件调解的学者给《联合报》写信表示,对于社会而言,一个正直合法经营的公司如何教会员工如何回答检警的质询? 从一般社会经验来看,《教战典》的作用就是为相互勾结提供证据。 这更有可能涉及群体犯罪,其目的是串通、毁灭证据。

有舆论指出,近年来台湾诈骗案件在“你抓,我放”的循环中不断恶化,本案就是典型写照。 检警们费尽心思布设线路、快速抓人,但最终敌不过法庭的温柔纵容,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至于民众的经济损失和猖獗的诈骗行为,法官似乎并不在意。 有网友直言,“谁知道现在很多贪污、黑钱、诈骗……都是打着‘公司管理’的名义进行的!官员认为是小事,对老百姓来说可能是大事,所以别大意了!”

公共投资诈骗案件创历史新高

台湾“金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今年欺诈广告通报数量达15511起,仅11月份就激增4491起; 前11个月公共投资诈骗投诉上升至710起,超过去年全年的636起,也创近五年来新高。 可见,欺诈状况不但没有明显好转,反而更加猖獗。

据台湾媒体报道,不法商家惯用的投资诈骗手法往往是利用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或财务咨询公司的名义,通过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通讯工具发送虚假投资信息,并标榜“高价股票”、“高回报”、“保证利润”等手段,诱骗人们加入投资团体或成为会员,甚至声称可以代为操作,然后集资。

台湾证券交易所近日发现一个诈骗团伙以投资公司名义邀请人们加入社交媒体投资团体。 为了进一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他们不惜冒充“金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并伪造文件,声称公司已向证券交易所交纳了保证金,可以用来保证平台用户资金安全、偿还资金损失,企图解除公众警惕,骗取群众汇款。

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开设实体店降低了人们的警惕性。 台媒报道称,据警方调查,一名27岁的天道盟太阳俱乐部会员孙姓以销售虚拟货币为幌子,在台北市开设虚拟货币商店。 事实上,他涉嫌从事虚假投资和真实欺诈行为。 警方初步调查发现,受骗人员受伤100余人,财产损失金额超2亿元。

公众的不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近日公布了2020年以来台湾十大公共投诉事件,其中包括“东南亚诈骗案”、“开放莱猪进口”、“鸡蛋缺乏与进口鸡蛋争议”等。 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台湾代表词评选结果中,“诈骗”一词排名第三。 诈骗显然已经成为困扰台湾民众的顽疾之一。

中国国民党舆论代表赖世宝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台湾的诈骗团伙猖獗已经有一两年多了。 在各行各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诈骗行业”却蓬勃发展。 去年,通过诈骗手段骗取的资金近70亿元。 五年来,241亿元人民的血汗钱被诈骗团伙洗劫一空。

据台湾媒体统计,近五年来台湾诈骗案件的破案率和起诉率仅为21.9%。 其中大多数人因犯罪证据不足而未被起诉。 60%被起诉的人只是负责下游提款的底层人员,而不是其背后的犯罪组织。 和高级管理人员。 即使判刑,高达85.5%的诈骗犯刑期不足三年,造成犯罪利润高、成本低的现实。

《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指出,台湾最常见的诈骗类型包括发短信拉客加入社交媒体群组劝说购买股票、要求下载虚假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应用程序、并承诺虚拟交易平台诈骗等,都是通过电信或者网络堵住上游的,无论下游如何拦截,都难免有漏网之鱼。

审查称,即使最终抓获诈骗集团,也将要么从轻处罚,要么从轻处罚。 有关部门只会编制预算给“台湾反诈骗队”打钱,不会监督钱花在哪里。 诈骗“风险极低,利润极高”,难怪诈骗者乐此不疲。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作者 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