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正式稿扩充核心市场参与者范围并放松交易期限
◎记者张欣然
拥有341万亿元资产的中国商业银行面临核心监管要求。 11月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修订后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送审稿”)。 今年2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市场人士表示,《正式草案》进一步完善了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将推动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这一规则对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分层、质押式回购风险权重、债券投资风险权重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其对投资资管产品渗透率计量的要求也将影响未来商业银行与公募基金的关系。 相互作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资金分层问题将得到缓解
新规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规定,质押式回购核心市场参与者可享受免抵押品风险权重的优惠。 《正式草案》扩大了核心市场参与者范围,放宽了交易期限,将极大缓解本季度末经常出现的银行与非银行机构资金分层问题。
国海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金毅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解释,如果不是“核心市场参与者”,且资金交易的对手方是商业银行,我们只能质押1.25倍的资金。政府债券和政府基金的市场价值。 只有这样,交易对手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权重才能达到0%。 否则,跨季考核时可能会消耗对方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从而导致资金交易成本上升或拒绝交易。
“如果你是‘核心市场参与者’,当资金交易的对手方是商业银行时,不需要‘质押1.25倍’。只要1倍的覆盖率(国债、国债质押) ,交易对手商业银行可计提风险资本权重为0%。 锦衣说道。
记者查询发现,《征求意见稿》对“核心市场参与者”的定义相对狭窄。 目前,广泛涉及资金交易的自营证券公司、自营保险公司,以及基金账户、证券公司资管、保险资管等非公法人产品,不予认定为“核心市场参与者”通过《征求意见稿》。 但《正式草案》放宽了相关认定,将自营证券公司、自营保险公司明确纳入“核心市场参与者”。 法人产品账户方面,除了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征求意见稿》中继续规定并认定为“核心市场参与者”的公募产品,无论是基金账户、证券公司资管、保险资管“符合一定资本或杠杆比例要求的受监管资管产品”仍需监管进一步明确。
此外,利率债质押10%风险权重的期限范围从隔夜延长至7天。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确解释,这一规则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资金需求方无法提供1.25倍利率债券质押,且有限抵押品仍为利率债券,且交易品种在规定范围内,期限并能满足统一币种、每日盯市等一系列要求,可适用10%的风险权重。
银行投资债券风险权重增减
银行是债券市场最重要的参与群体,资本新规中信用风险权重方法的修订是债券市场关注的焦点。 市场人士认为,风险权重并不能绝对决定债券品种的定价。 从银行自营直接债券投资来看,后续“正式草案”对整体债券市场的影响相对可控。
据记者查询,总体来看,各类债券资产的风险权重有增有减。 从风险权重变化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投资级企业债券、商业银行债权(含同业存单和商业金融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其中,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同业存单和商业银行金融债券的风险权重上升,投资级企业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风险权重下降。
其中,银行二级资本债券风险权重由100%提高至150%; 商业银行原期限3个月以上债权风险权重普遍由25%提高至40%,原期限3个月以下债权风险权重维持20%不变。 投资级公司债券风险权重由100%降低至75%; 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风险权重由20%降低至10%。
明明表示,从对银行间同业存单的影响来看,新规对期限利差的影响大于信用利差。 与旧规定相比,银行投资期限超过3个月的同业存单的风险资本占用将会增加,这将降低其持仓意愿,促使其更倾向于持有同业存单期限不足3个月,最终将导致银行同业存单丢失。 长期来看,期限利差中心将会上移。 目前,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银行同业存单也更具投资价值。
此外,明明认为,资本新规增加了次级债的风险权重。 理论上,银行可以出于资金成本的考虑来调整次级债头寸。 由于风险权重较高,银行自营永续债投资规模较小。 因此,银行永续债投资规模受新规变化影响可能较小。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权重的降低也有利于维护社会信用和经济复苏。 明明表示,由于需要承担政府宏观财政政策调控的需要,商业银行一直是地方政府债券的配置主体。 预计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风险权重的降低将促进整体资本充足率的提升,有效缓解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 未来引导商业银行更加积极响应财政政策、配置地方政府债券的压力。
基于指数的被动债券基金和债券ETF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正式草案》将对未来商业银行与公募基金的互动产生深远影响。
广发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刘宇表示,商业银行投资的资管产品需要经过计量。 具体来说,银行发起的公募基金或定制产品可以实现渗透法计量,但普通公募基金可能难以获取底层资产信息,需要采用授权基础法进行计量,这可能会导致信用债和银行二级资本的流失。 以债券占比较大的债权基础和大量投资于银行间存单的货币基础资金占用有所增加。
事实上,银行投资公募基金不仅是为了增加资产回报,还有税收因素。 因此,刘宇表示,银行大概率不会大规模减少对此类基金的投资,而是会寻找替代方案,比如更多以定制公募基金的形式。 至于商品基金,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 银行可能会在季末赎回,确保当前监管指标符合标准,季末后再买入。
由于被动债基和债券ETF的投资组合和策略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资产渗透的透明度更高,可能会减少资金占用。 未来银行配置规模或将继续增加。
明明认为,由于指数被动债基和债券ETF一般跟踪特定的债券指数,投资者可以通过债券指数的公开信息了解基金投资组合的具体构成。 即基金投资组合中债券资产的种类和比例非常明确,可以完全渗透,未来可能会采用LTA方法来衡量风险权重,计算结果将明显低于其他方法。
“因此,指数型被动债基和债券ETF的吸引力也可能增强,带动银行自营配置规模加速增长。” 明明说道。
同时,由于定制债务基金的投资组合和策略更加个性化、定制化,资产渗透的透明度更高,未来规模可能会持续扩大。
明明介绍,定制债权基金是根据投资者的具体需求设计投资组合和策略,以满足其风险偏好、收益目标、流动性等需求的基金类型。 与传统债券基金相比,定制债券基金的投资组合和策略更加个性化、定制化。 正因为如此,投资者通常对定制化债权投资组合中的具体债券资产有较高的了解,资产渗透度也高度透明。
“资本新规出台后,定制债基基金在资产渗透方面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出于风险衡量的考虑,机构对定制债务基金的需求可能会增加,定制债务基金的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明明说道。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