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科技 > 正文

财经科技

京东采销喊话李佳琦“二选一”,美ONE合同细则曝光

财经网 2023-11-02财经科技
小杨哥被曝也有保价协议 直播电商间挟“粉丝”以令品牌?……

10月24日,“京东采购促销李佳琦”登上微博热搜。 京东销售人员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呼吁李佳琦“二选一”。 该工作人员表示,京东收到了海氏品牌的律师函。 被投诉某烤箱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间价格,违反了李佳琦直播间要求品牌方签署的最低价格协议,并要求赔偿巨额违约金。

海氏声称,京东擅自降价,导致全网价格不一致,并要求海氏承担降价造成的损失。 京东回应称,此次涨价是京东自掏腰包,而海某之所以反对,是因为其与李佳琦签订了全网最低价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海氏与李佳琦所在公司美ONE均否认存在“低价协议”。 但“李佳琦美国ONE合约细节曝光”等话题却让该事件持续升温。 事件中的最低限价协议是否存在,相关协议是否构成垄断,成为舆论焦点。

10月31日,为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杭州将编制重点行业系列合规指引。 根据目前准备情况,杭州市司法局现就《直播电商行业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和《生物医药行业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官方在《直播电商行业合规指引》中提到,直播电商从业者不得要求商家签署“最低限价协议”或者采取其他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协调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构成垄断协议除外。

互联网分析师孟义山指出,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低俗营销、虚假宣传等行业乱象逐渐显现。 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直播电商行业合规指引》发布征求意见,有利于规范直播电商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这个意见要求从业者不要要求商家签订‘最低限价协议’,这样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肖央哥被曝有保价协议

“底价协议”是否存在,成为京东、海市、李佳琪罗生门之争的关键。

尽管在本次事件中,“低价协议”的真实性尚未得到确认。 不过,从媒体报道来看,直播行业的“低价协议”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有电商从业者透露,“底价协议”很常见,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规定不同。

24日,“疯狂小杨哥”直播间主持人批评李佳琪签订底价协议垄断价格。 另一位主播大洋哥则表示,在开播之前,自己没有任何单品。 “他(李佳琪)怎么买到最便宜的? 因为只有他能卖,所以别人就认为他是最便宜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佳琦声称直播间有底价协议的同时,杨哥本人也被指责直播间有底价协议。 从《深圳网》的报道来看,一位参观过肖央直播间的商家表示:“肖央的直播间有保底价合同,而且还有违约后的赔偿金额——100万。” 报道称,一些头部主播甚至要求双十一前后这段时间为价格保护区,在此范围内,任何其他消费渠道的销售价格不得低于直播间价格。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低价协议实际上已经成为直播行业的常态,也是品牌与各大主播合作的前提。 头部主播向来非常重视“最低价”。 2021年双11期间,消费者在李佳琦、薇娅的直播间购买欧莱雅产品“太贵”。 当时,两位主播甚至暂停了与巴黎欧莱雅官方旗舰店的合作。

海豚智库电商策略分析师、创始人李成东向媒体表示,目前无论是专家卖货还是平台促销,都在使用“最低价”的口号,这反映出当前国内电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商务平台和专家。 但这种现象并不健康,如果品牌难以盈利,也不利于品牌的成长。

低价不应损害消费者利益

在大促常态化、直播带头效应愈加凸显的当下,各渠道争夺定价权的现象屡见不鲜。 定价权的博弈是一个平台竞争的过程。 虽然平台争夺定价权,但它们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声音。

早在2017年,电商平台就围绕“选一”问题展开了一场口水战。 在有关部门明确禁止平台强行“二选一”后,这一策略开始以“最低价”的形式回归江湖。

为消费者争取“更低的价格”固然是好事,但为了争取更低的价格而干预其他平台的销售行为,可能涉嫌违法价格管制、市场垄断等行为。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婷指出,京东与美一之间的纠纷核心主要在于“底价协议”是否实际存在。 如果底价协议属实,美国一号将面临反垄断诉讼的风险。

10月30日,上海反垄断办公室对李佳琦涉嫌价格管制作出回应:已关注此事,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7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制定并发布了《上海市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 根据规定,直播间经营者、主播与平台内经营者签订协议时,不得要求平台内经营者签署“最低价协议”等不合理、排他性强制性条款。

事实上,高性价比已经成为今年双十一的主旋律,各品牌、平台、直播间等为了实现低价,纷纷拿出各种杀手锏。

上海金融法律研究所研究员刘元举认为,一般来说,“全网最低”是头部主播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也经常签署这样的协议。 为了执行这样的协议,品牌必须与其众多经销商签订价格协议。 因此,一份“全网最低价协议”的背后,其实是无数“不能低于这个价格”的“涨价协议”,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人民网直言,直播方兴未艾,龙头直播享受红利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们不能破坏直播生态,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如果我们一味地玩利用“粉丝”来获取品牌的危险游戏,沉迷于无序实现话语权,甚至全盘夺取——无论是品牌的理念还是“粉丝”的理念​​​​最终只会失去“粉丝”的信任,也会被品牌抛弃,这样的直播必然走不远。

综合第一财经、正观新闻、深圳网、21世纪经济报道、蓝鲸财经等信息